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初三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

2014-5-11 0:29:55下载本试卷

初三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P—3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写在题目右边的括号内)

1.向一瓶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蓝,说明该溶液是(  )

A、酸的水溶液   B、碱的水溶液   C、碱性溶液    D、酸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可以用PH表示,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

A、PH=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0的溶液  D、PH=14的溶液

3.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   )。

A、氢分子   B、氢离子   C、水分子   D、酸根离子

4.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

A、氮气和氧气      B、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二氧化碳和氧气

5.下列物质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碳酸钙  C、氢氧化钠溶液  D、铁

6.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硫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B、氯化铁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7.分别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两瓶(   )

  A、质量都变小       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C、体积都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8.下列性质中不是酸的通性的是(    )

A、 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B、 酸能与多种活波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 酸与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D、酸在常温下都为液态,都易挥发

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不能使所得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氧化钙固体  C、氢氧化钙固体  D、浓硫酸

10.下列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PH变小的是(  )

A、浓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浓硝酸   D、浓硫酸

11.欲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杂质,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盐酸     B、硫酸溶液   C、AgNO3溶液  D、CuSO4溶液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氯化铁  B、氢氧化钠  C、盐酸   D、二氧化碳

13.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 :①在铁钉表面有汽泡产生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4.某同学设计的制备氯化铁的方案中,分别采用下列物品,其中能实现的是(  )

   A、氢氧化铁和盐酸   B、铁和盐酸  C、氧化亚铁和盐酸  D、氢氧化亚铁和盐酸

15.现有Zn、HNO3、H2SO4、HCl、NaOH、CaO,能与Zn保存在同一柜中的是(  )

A、HNO3、H2SO4、HCl    B、NaOH、CaO

C、HNO3、HCl、CaO     D、HNO3、H2SO4、HCl、NaOH、CaO

16.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下列有关铁的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C.铁制容器不能盛装硫酸铜溶液

D.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与血液中

17.某同学测定某NaOH 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将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溶液的PH,他测得的PH 比溶液实际PH(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无法判断

二、       我会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分)

18.某工厂排放的无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值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9.日常生活中,下列作法不科学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B、“禽流感”暴发期间用熟石灰在养禽埸消毒

C、用含熟石灰的石灰浆粉刷墙壁       D、用含有氢氧化钠的碱性溶液洗涤衣物

20.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        B、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

C、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u       D、固体物质中一定没有Fe

三.我会填空(每空1,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本大题共26分)

21.填写下表:

化学名称或俗名

生石灰

硝酸银

烧碱

化学符号

Mg(NO3)2

FeCl2

22.在所有能导电的溶液里,一定存在      ________________;在酸的溶液里,一定存在    ;在碱的溶液里,一定存在       

23.氢氧化钠是一种       色的固体,能吸收空气的    。所以易      。同时它还能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所以必须      保存。

2. 24.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含酸或含碱的废水中常通过中和反应来调节废水的         ,以达到排放标准;在农业生产中,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测得某地区土壤的近似pH为3.7,由此可知该地区土壤呈     性,要使该地区土壤适宜作物生长,可加入适量的         改进土壤结构。

25.工业和生活中常利用酸与        的反应进行金属表面的除锈;利用        可与油污发生反应的性质来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

26.、云吞面是我们常吃的一种小吃,有些地方称作“碱水面”,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一种碱性溶液而略带涩味,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在吃云吞面的时候加入厨房中的     作为调味剂可以除去这种涩味。

27.小江同学在配制100克20%的稀硫酸时,先用量筒准确地量取所需的浓硫酸,然后小心地向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请你指出小江同学在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错误1:                                 

错误2:                                 

28.检验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29.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盐溶液有的显中性,如NaCl;有的显碱性,如Na2CO3;有的显酸性,如(NH42SO4

(1)张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的验证方案是:从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取出一些溶液,往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李华同学认为张明的方案不能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他另外设计的正确方案是                                   

四、我会说明(本大题共16分)

30.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下列问题:

(1)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内服含Al(OH)3的药物(如胃舒平)

                                     

(2)我区某些冶炼厂向空气中排放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为避免空气污染,可用熟石灰来吸收:

                                   

(3)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____                         ___

                                  

31.(2分)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取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后,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为22℃。

  (1)该同学所得结论的依据不充分,请说明原因。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

(1)    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同学很快拟定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 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B、 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   步骤B中如何判断已充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步骤B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___________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0分)

33.(4分)如右图所示,小婧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

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婧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一支烧杯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

到酚酞试验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的结论。

(1)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34.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锥形瓶和滴管中分别盛不同物质)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你推测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为(写出一种 即可 ,下同)          ,滴管中的物质可能为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 发现气球也会鼓起来。你推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8分)

35.35.禁止使用含磷酸钠(化学式为Na3PO4)的洗衣粉是解决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钠、磷、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磷酸钠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SO2 =Na2 SO3 + H2O 。现用NaOH溶液充分吸收1000 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的SO2,溶液质量增重了0.64克,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 g/L,求:

(1)被吸收的SO2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

(3)空气中的SO2的质量分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6分)

30、工人师傅有一堆和了锈的铁 钉,他找了个瓷盘,把铁钉放进去,倒入一些盐酸没过铁钉,大约两个小时后,这些钉子脱去了红棕色“外衣”,倒去盘中废液,再用清水洗 净擦干,铁钉变成“亮闪闪”的了。不林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回到家后,小林把自己生锈的小刀片照工人师傅的做法泡在盐酸中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清晨,小林看到瓷盘中的小刀溶解得都快没有了。小林真不明白: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呢?他跑去问工人师傅,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1)请你想想:小林与工人师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工人师傅是怎样对小林解释的?(2分)

(2)如果将瓷盘换成铝盘又会是什么结果?将该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3分)

(3)请你说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分)

2、某溶液PH值为1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   )

A、变蓝色   B、变红色  C、变无色   D、不变色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4  苹果2.9-3.3 牛奶6.3-6.6 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番茄汁属酸性食品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的强

5、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值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右表所示,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图在探究在线P17-4

 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C、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D、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6、根据你所做的家庭小实验,在①食盐溶液②碳酸钠液③酒精溶液④糖水中,能够导电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下列叙述不属于烧碱物理性质的是(    )

A、 纯净的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热

B、 纯净的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

C、 纯净的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成粉末状

D、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

11、某工厂排放的无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值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下列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PH变小的是(  )

A、浓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浓硝酸   D、浓硫酸

13、欲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杂质,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盐酸     B、硫酸溶液   C、AgNO3溶液  D、CuSO4溶液

7.渤海特有的黄花鱼、鲈鱼、比目鱼、鱿鱼等,能给人们带来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A、维生素    B、蛋白质    C、淀粉    D、葡萄糖

14、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硫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B、氯化铁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15、分别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两瓶(   )

  A、质量都变小      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C、体积都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1

18、铁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把这种铁粉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发现容器底部尚有铁粉剩余,则存在于溶液里的金属阳离子(   )

A、 肯定有Cu2+和Fe2+

B、 肯定有Cu2+,可能有Fe2+

C、 肯定有Fe2+,可能有Cu2+

D、肯定有Fe2+,没有Cu2+

19、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加水量与溶液的PH变化的是(  ) 

A、 图在轻巧夺冠P49-4

20、某工厂排出的污水PH〈7,并含有较多的Hg2+ Cu2+,对农作物和人畜有害,从回收利用、环境保护考虑,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在废水中加入(    )

A、 Na2SO4和MgCl2

B、 NaCl和HCl

C、 NaOH和Ag

D、生石灰和铁粉

22、欲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石灰石粉末   B、生石灰粉末   C、熟石灰粉末  D、金属钙

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24、下列物质的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的铁是黑色的    B、硫酸铜溶液的是蓝色的

C、氧化铁是黑色的      D、硫酸铁是浅绿色的

25、在自然界中除金银等不活波的金属能以单质的形式在外,其他金属,尤其是活波金属的存在形式是(   )

A、化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无法确定

26、炼铁的主要原料包括(   )

①铁矿石    ②焦碳    ③一氧化碳    ④石灰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抗氧化剂能吸收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含氧量,阻止氧气与食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小明发现新买来的高级月饼的包装盒内有一个印有 “抗氧化剂”的小包,内装灰黑色粉末,其成分可能是(    )

A、铁粉    B、氢氧化剂   C、二氧化锰    D、生石灰

  

33、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行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下列方法中,不能够检验真假金元宝的是(    )

A、放入盐酸中   B、检测其密度   C、加热   D、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34、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铁沙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元素]

40、下列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PH值变小的是(    )

A、浓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浓硝酸    D、浓硫酸

三、我会填空

41、炼铁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设备是___________.

常见的铁矿石有: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有机合成材料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灰石、水、空气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_________反应而制得的。常见的合成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会造成“白色污染”的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________是使用最大量的建筑材料,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主要材料,经过加工而成。

44、食物的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油脂、水等六大类。某品牌脱脂奶粉包装袋上标出的配料如下:①脱脂乳 ②白砂糖 ③乳酸亚铁 ④维生素A ⑤维生素D等,请你写出:

(1)    该产品配料中属于营养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    配料中能产生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该奶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可以补充铁元素。

(3)    蛋白质是重要营养物质,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量很大,除奶制品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食物中能够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内服含Al(OH)3的药物(如胃舒平),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PH______7,再向其中滴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________色,PH________7,继续滴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呈_______色,PH______7,写出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装入10MLH+浓度为3G/L和稀盐酸和稀硫酸,向两烧杯中各加入大小为0.1*10*25MM纯度≥99.5%的铝片。实验现象记录如下:(3分)

反应时间(分钟)

1

2

5

15

20

反应现象

稀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提出问题:溪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在水溶液里均能电离出H+大小、纯度完全相同的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两种稀酸反应,理论上反应速率应该相等。而实际上铝片稀盐酸反应剧烈,与稀硫酸几乎不反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根据小表要求,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1

Cl-能促进铝片与H+反应

2

49、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的真菌产生的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干癌,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黄曲霉素AFTB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    黄曲霉素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

(3)    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4)    黄曲霉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5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石灰浆吸收烧煤的烟囱产生的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盐酸滴入含有少量石灰石的生石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盐酸、熟石灰、烧碱、石灰石四种物质,其中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__________,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

51、写出用石灰石作为原料制取熟石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类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要使PH=5的溶液的PH值升高,可在此溶液中加入_________,要使PH=9的溶液的PH值降低,可在此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在酸、碱、氧化物这三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_____,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酸、碱中含有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5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饮料瓶(质软)和注射器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分析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用__________气体代替时,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用_________溶液代替,也可观察到相似的现象.

图在轻巧夺冠P48-2

54、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

(3)    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同学很快拟定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 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硫酸;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   步骤B中如何判断已充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步骤B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___________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右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

(1)    图中A、B两处的实验现象是: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_性。

(3)    该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在探究在线P 39-11

1 P—31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4分)

1.下列性质中不是酸的通性的是(    )

A.                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B.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 酸与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D.酸在常温下都为液态,都易挥发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分)

三.我会填空(每空1分       )

1.氢氧化钠是一种       色的固体,能吸收空气的    。所以易      。同时它还能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所以必须    

保存。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含酸或含碱的废水中常通过中和反应来调节废水的         ,以达到排放标准;在土壤中加入

                         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工业和生活中常利用酸与        的反应进行金属表面的除锈;根据         可与油污发生反应的性质来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

4.炼铁的主要原料有                     

主要反应是                         。主要设备是       

四、我会说明

1.  铝的传热性能好,可以用来做各种炊具、餐具或家庭用品,但在清理其表面污迹时,不宜用砂纸或炉灰来擦拭。为什么?(课本P49)

32、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取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后,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为22℃。

     (1)该同学所得结论的依据不充分,请说明原因。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

                                          

29、甲、乙两个同学,取同一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mL,分别滴加同一瓶中的稀盐酸,甲同学滴加了12mL稀盐酸,乙同学滴加了15mL稀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干,均得到白色固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经检验分析,甲同学所得到的白色固体含有杂质,杂质是    ,其原因是

                          

  (3)为了粗略判断上述实验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采取的办法是         

         

33.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34.一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一天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过程中如图所示:他在装有蒸馏水的A烧杯中放入了某种试剂W。一会就看到A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针对这个现象,这位同学有以下两种猜测:

①是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W变红

②是B烧杯中的浓盐酸挥发出一种气体溶解到A杯的溶液中,使溶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同学加入的W试剂是紫色石蕊试剂 

(2)你认为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猜测,请给出你的猜测。

(4)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2)中你的猜测。提供的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滤纸,蒸馏水,石蕊试液,浓盐酸,氯化氢气体等。

29.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盐溶液有的显中性,如NaCl;有的显碱性,如Na2CO3;有的显酸性,如(NH42SO4

(1)张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的验证方案是:从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取出一些溶液,往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李华同学认为张明的方案不能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他另外设计的正确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