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总复习专题测试题
专题一 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测试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学校 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C : 12 H : 1 P : 31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1、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将石油进行分馏 B、用海水晒盐
C、开采天然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D、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B、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C、小孩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D、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4、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 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 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④属于金属元素
5、“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 + 4O2 == 2X + 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6、以二氧化锡(SnO2)为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的Sn的化合价为:
A、-4 B、+4 C、+3 D、+2
7、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 D、纯碱、酒精、水银
8、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达菲属于氧化物 B、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C、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D、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电解水:2H2O == 2H2↑ + O2↑
B、铁和稀盐酸反应:2Fe + 6HCl == 2FeCl3 + 3H2↑
C、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HCl == CaCl2 + H2O +CO2
10、2005年9月19日20时许,位于江西丰城市洛市镇的昌丰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同学得知这一消息,开始讨论瓦斯的主要成分CH4的意义,下列四位同学中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是:
A
B
C
D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所示。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90 | 10 | 8 | 2 |
反应后质量/g | 11 | 59.25 | 29.75 | 10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13、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张学颖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纯碱;②生石灰;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铜;⑦石墨;⑧氧化铁;⑨蔗糖。
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⑨ B、属于单质的有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⑧
14、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15、某反应A + B == C + D,若25 gA与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那么生成6gD时参加反应的A是:
A、5 g B、10g C、15g D、20g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原子核外有 个
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 。
17、世界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请在氧、硫、氢、钠这4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每空只要求写一个):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金属氧化物 |
化学式 |
分解反应: ;
复分解反应: 。
|
A、Fe3+ B、SO3 C、NaAlO2 D、3NO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
19、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的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要求每种分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水、碳。
分类标准一: ,包括物质 ;
分类标准二: ,包括物质 。
20、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①CaO,Na2O,CO2,CuO ②S,C,P,Cu③O2,MgCl2,Na2SO4,KNO3 ④HCl,H2O,H2SO4,HNO3
(1)这四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 ② ③ ④
21.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1)璀璨夺目的钻石 ;(2)具有还原性的气态氧化物 ;
(3)汽水中含有的酸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5)可用作补钙剂的盐 。
2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指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反应;
(2)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 )反应;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反应;
(4)二氧化氮和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氮气: 。
23、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两辆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中的液氯(Cl2)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三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天空中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和碱液,以此消除Cl2的污染和伤害。 (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Cl2)的物理性质:
(2)抢险中,可喷洒Ca(OH)2溶液来吸收氯气。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 X +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3)请你告诉当时在现场周围的村民一条保护自己的措施。
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总复习专题测试题
专题一 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D | C | B | D | B | C | B | C | D | B | A | C | D | A |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每空各1分,共4分)20,4,金属,+2
17、(每空各2分,共12分)H2SO4(或H2SO3、H2S);NaOH;
Na2SO4(或Na2SO3、Na2S、NaHSO4);Na2O;
|
2H2O === 2H2↑+ O2↑ ;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18、(每空各1分,共4分)(1)D;(2)A;(3)C;(4)B
19、(每空各2分,共8分)(1)具有还原性(或可燃性);CO、H2、C
(2)具有毒性;CO、SO2、NO2其他合理分类也可。
20、(每空各1分,共4分)①CO2 ②Cu ③O2 ④H2O
21、(每空各1分,共5分)(1)C (2)CO (3)H2CO3 (4)Ca(OH)2 (5)CaCO3
22、(方程式各2分,其余各1分,共11分)
|
(1)2Mg + O2 === 2MgO 化合
(2)Ba(OH)2 +H2SO4 = BaSO4↓+ 2H2O 复分解
|
(3)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
(4)2NO2 + 3Fe ==== Fe3O4 + N2
23、(1)(3分)黄绿色、气体、有刺鼻性气味、易溶于水
(2)(2分)CaCl2
(3)(2分)用湿毛巾堵住鼻子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