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一)

2014-5-11 0:29:57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一)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 (  ) → d

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3)据化学方程式算出理论上2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0.203g。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77mL,换算成质量为0.253g,超过理论量为:0.253g一0.203g=0.05g。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                 。(写出所有可能,空气、水因素忽略不计)

2、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写出用该装置制取另外2种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_____。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6)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3、某同学使用下图所示装置,试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生成;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说明有____生成.

(3)由上述实验可知,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性.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物质中,具有这种性质的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此,它们在工业上常用来______________.

(4)在C处放置燃着的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用该装置进行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工业上运用该原理炼铁时,100吨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在理论上可制得__________吨含杂质4%的生铁.(计算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A中的反应为2H2022H2O2+O2↑)。

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     ,b中盛放的物质是    

(2)若去掉B装置会对什么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3)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g,E装置增重3.52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5、某同学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装置如下图。

请回答:(1)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2)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不连接E装置,得出的实验结论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将__________(填“>”“<”或“=”)理论值。

6、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一氧化碳测定。CuO的还原率。实验开始时,对参与实验的气体未作任何处理就直接使用,结果测得的CuO的还原率超过了l00%。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并改进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表。

混合气体的量(g)

7

CuO的量(g)

20

沉淀的量(g)

20

试回答: (1)指出图中所标示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改进前测得的CuO的还原率超过了100%,其可能的原因是通入的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  气体。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生成的气体在D装置中被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uO的还原率为         

(5)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           

7、下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   

8、将黄色有毒的一氧化铅(PbO)与炭粉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装置如下图所示)。具支试管中盛放澄清石灰水。

(1)通入干燥氮气的作用是将PbO和C反应生成的气体驱赶到仪器Ⅲ中。若改通空气则无法达到目的,原因是空气的    等成为氧的来源。

(2)若该学生实验时在Ⅲ处未见浑浊出现过,则在Ⅱ处发生的反应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3)若要确保验证一氧化铅中一定存在氧元素的实验成功,请你对上述实验加以改进。具体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