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14分)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牛奶变酸 D.食物腐败
2. 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冰川按现在的消融速度,至2035年将全部融化殆尽。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气体是( )
A.SO2 B.CO2 C.NO D.NO2
3. 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酸碱性不定
4.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
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 )
A. 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 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用来做保险丝 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 B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C.NaCl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冰投入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6. 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时,参与反应的铜粉的质量和产物
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则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
比约为( )
A.8:1
B.4:1
C.2:1
D.1:1
7. 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分解海水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H2↑+O2↑,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8.你是否注意过:靠近自来水管的瓷砖上常有一些棕黄色斑迹,其主要成分和除去方法均正确的是( )
A.FeO、稀盐酸 B.Fe2O3、稀盐酸 C.Fe(OH)3、稀硫酸 D.FeCO3、稀硫酸
9.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它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废水处理方案是加入适量的( )
A.食盐和盐酸 B.硫酸钠和氯化镁 C.生石灰和铁粉 D.石灰石和银
10.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NaOH(Na2CO3):Ca(OH)2溶液 B.ZnCl2(盐酸、CuCl2):Fe片
C.NaNO3(Na2SO4):Ba(OH)2溶液 D.CO2(HCl):NaOH溶液
11.四位同学上网学习,用连线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小静同学对“物质与粒子的关系”连线如下:
水 离子构成
氧气 原子构成
氯化钠 分子构成
B.小于同学对“人体必需营养素通过食品摄入”连线如下:
蛋白质
菜油、猪油
糖类 牛肉、鸡蛋
油脂 大米、面粉
C.小军同学对“世纪工程与工程作用”连线如下:
西气东输 能源的合理利用
南水北调 水资源合理利用
退耕还林 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小芳对“污染源一污染物质—解决策略”连线如下:
新装修房屋——甲醛、苯等——通风或使用无毒、无污染原料
肯德鸡——苏丹红——不食用
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不食用
12.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食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油菜 B.面粉
C.海带 D.食醋
13、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0 | 160 | 20 | 50 |
反应后质量/g | 22 | 160 | 42 | 6 |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18分)
15.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索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科技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途中宇航员所需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人提出在飞船中供给氧气的两方案: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②通过下列反应产生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从减轻飞船的发射重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点缺点(各写一个):
方 案 | 优 点 | 缺 点 |
方案① | ||
方案② |
16.青少年健康发育需要合理摄入多种营养,不宜偏食.
(1)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除了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外,还有 、 。
(2)现有以下食物:①米饭、②牛奶、瘦肉、③蔬菜、水果、④动物油、⑤大豆。如要有目的地摄取某些营养元素,请从上述食物中选择(填序号):
维生素 , 糖类 。
食物中的糖类给人体提供热量,某糖X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X+6O2=6CO2+6H2O.则糖X的化学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17.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人体血液缺铁,就会“贫血”;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等。
(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编号) 。
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市售AD营养布丁的配料为:①蔗糖②奶粉③乳酸钙④柠檬酸⑤维生素A⑥维生素D⑦食用色素 ⑧食用香料⑨防腐剂其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号) 。
18.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的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是由碳 、氢 、氧 、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请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用作还原剂和气体燃料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中,将要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三、简答题(11分)
19.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代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揭穿他的谬论。
20.变色镜片中含有溴化银(AgBr), 溴化银见光分解银单质和单质溴(Br2),镜片自动变暗。光线减弱时,银单质和单质溴又化合成溴化银,镜片变亮。试写出上述两种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见光: ;避光: 。
21.小强、小明、小红三位同学一起对铜绿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称取5.0g铜绿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量黑色固体产物的质量为3.6g.
他们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了以下猜测:①可能是氧化铜;②可能是炭粉;③可能是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他们做出以上猜测的依据是: 。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猜想③正确,现象是 。
(2)小强进一步思考后,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 。
(3)小红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排除了猜想②。她的理由是 。
(4)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若证明某黑色粉末确由氧化铜和炭粉组成,你还有何方法: 。
四、综合应用(7分)
22、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乾旺领导的研究组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做原料,成功合成了金刚石,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金刚石的逆转变。该反应可表示为:CO2+4Na=Na2O+C(金刚石)反应条件为800atm,4000C。对“用22g二氧化碳最多可合成多少克金刚石”一题,明明和茜茜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明明的解题方法 | 茜茜的解题方法 |
解: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12/(12+16X2)X100%=27.3% 最多可合成金刚石的质量为22gX27.3%=6g 答:最多可合成金刚石6g。 | 解:设最多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CO2+4Na=Na2O+ C(金刚石) 44 12 22g x 44:12=22g :x x=6g 答:最多可合成金刚石6g。
|
(1)模仿上述两种解法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已知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分解制备氧气,某双氧水样品中含双氧水34g,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分解制备氧气多少克?此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解法解答吗?请通过计算来证明你的想法。
(2)通过以上两例,你认为在何种条件下,明明和茜茜的解法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