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酸:
3、用稀盐酸和酚酞的混合液浸过的滤纸,晾干后再浸入下列溶液中,不能使滤纸变红的是 ( )
A.石灰水 B.食盐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石蕊试液
4.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的是 ( )
A.盐酸 B.硝酸 C.醋酸 D.稀硫酸
5.如果人体内的CO2 不能顺利排除体外,人体血液的pH会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只有一种试剂区别AgNO3 、BaCl2 、Na2CO3 三种溶液,可选用( )
A.氯化钙溶液 B.盐酸 C.稀硝酸 D.硝酸钾溶液
7区别盐酸和硫酸最好选用 ( ).
A.氯化钡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稀硝酸 D.酸碱指示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铁锈能被稀硫酸或盐酸除去,因为铁锈能与这两种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
D.浓硫酸可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9.下列物质,与Fe2O3 、BaCl2 、Na2CO3 、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稀硫酸 D.硫酸钠溶液
10.对下列实验评价,正确的是 (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验证烧碱中使否有Cl― ,先加盐酸除去OH― ,再加入AgNO3 ,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11.以下有单、双选答案。若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镁溶液中和至纯净的氯化镁溶液,再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加入的试剂可以是 ( )
A.氧化镁 B.氢氧化镁 C.硫酸镁 D.氢氧化钠
12.在Cu(NO3)2 和AgNO3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中一定会有 ( )
A.Cu B.Ag C.Cu、Ag D.Zn Ag
13.将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再加入足量的酸,最终有沉淀生成是 ( )
A.碳酸钾和碳酸钙再加稀硝酸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再加盐酸
C.硝酸银和氯化钠再加稀硝酸 D.硝酸钠再加硫酸
14.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Ag+ 、Na+ 、Cu2+ 、NO3― B.Na+ 、K+ 、OH― 、SO42―
C.K+ 、Na+ 、CO32― 、Cl― D.Ba2+ 、Mg2+ 、NO3― 、Cl―
( )15.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 +2HCl == CuCl2 +H2↑ B.Fe+MgCl2 == FeCl2 + Mg
C.H2SO4 +2 KNO3 == K2SO4 + 2 HNO3
D.2 HNO3 +Ca(OH)2 == Ca(NO3)2 +2 H2O
04-43、-16将3.1g红磷分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充分反应,其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给定氧气的质量g | 2 | 8 | 14 |
生成五氧化二磷质量g | 3.55 | 7.1 | 7.1 |
通过计算回答:(1)第三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2)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5.1g P2O5 ?
(3)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11.1g P2O5 ?
43、-18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都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和Mg(OH)2 。某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3 的含量;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内生成CO2 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分钟 | 1 | 2 | 3 | 4 | 5 |
质量/g | 30 | 50 | 60 | 66 | 66 |
试回答下列问题:(1)4分钟,水垢中CaCO3 是否反应完全?
(2)该水垢中Ca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03-42-2 将KClO3 与MnO2 混合物10g加热完全分解,t℃时,向试管中加入4g水振荡仍有4.24g固体不溶于解,再加入2g水,振荡后仍有3.28g固体未溶解,计算原混合物中KClO3 的质量分数。
(2)碱:
( )3.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能同时生成的是
A.NaOH 、FeCl3 B.BaSO4 、Cu(OH)2
C.Mg(OH)2 、Na2SO4 D.CaCO3 、NaOH
( )4.为了使硫酸溶液的导电性几乎降到零,应加入适当的
A.NaOH B.Na2CO3 C.Ba(OH)2 D.HCl
( )5.制作松花蛋所用配料主要是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6.有盐酸、硫酸铜、氯化镁、无色酚酞四种溶液,如果仅有一种试剂可以区别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
A.AgNO3 B.BaCl2 C.NaOH D.稀H2SO4
(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滴几滴酚酞试剂,液体呈红色的是
A.CaO B.CuO C.H3PO4 D.Cu(OH)2
( )8.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X | Y | |
A | CO | Ca(OH)2 |
B | CO2 | NaOH |
C | HCl | Ba(OH)2 |
D | SO2 | NaOH |
( )9.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H2SO4 ②FeCl3 ③Ba(OH)2 ④KCl ⑤BaCl2 被鉴别出物质的顺序是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⑤②③
( )10.将水加入下列各种物质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 、KOH 、NaCl B.K2SO4 、BaCl2 、HCl
C.CuSO4 、HCl 、KCl D.Na2CO3 、Na2SO4 、KCl
( )1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A.H2SO4 B.HNO3 C.CO2 D.K2CO3
( )12.下列变化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CaCO3 Ca(OH)2 B.Cu Cu(OH)2
C.NaCl NaNO3 D.BaSO4 BaCl2
( )14.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CO2 和水,最好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 通入澄清石灰水,再通过浓硫酸 B.通入浓硫酸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通入浓硫酸,再通过浓硫酸
( )15.下列各反应中,M、R、W各代表一种物质,已知M是一种碱且有以下的化学反应:M+HCl == R+H2O , M+CuCl2 == W+KCl 由此可知M、R、W三种物质应该是
A.KOH 、KCl 、Cu(OH)2 B.NaOH 、NaCl 、Cu(OH)2
C.Na2CO3 、NaCl 、CuCO3 D.Cu(OH)2 、CuCl2 、AgCl
04-49-33、我省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水,某中学初三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2.0g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20.0g盐酸平均分成4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盐酸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质量/g | 0.2 | 0.2 | 0.6 | 1.3 |
试求:(1)2.0g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03-48-1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不发生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20g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g | 1.5g |
第二次加入5g | 1.0g |
第三次加入5g | 0.5g |
第四次加入5g | 0.3g |
计算:(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 ;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g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3)盐:
( ) 3.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A.Na2SO4 、CuSO4 B.H2SO4 、CuSO4
C.HCl 、H2SO4 D、CuCl2 、Cu(NO3)2
( )4.为了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b>a>c B. a>b>c C.b>c>a D.c>a> b
( )5.要除去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铜,需用的药品是
A. 氯化钡 B. 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钡 D.硝酸银
(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稀硫酸、镁条 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C.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 )7.下列物质的变化,必须是通过加入盐的溶液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uO →CuCl2 B.K2CO3 →Al2(CO3)3
C. CaCO3 →CaCl2 D.Mg(OH)2 →MgCl2
( )8.下列做法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
A.大量出汗后,饮用淡食盐水 B.用二氧化硫气体漂白馒头
C.用纯碱制作发酵粉 D.用食醋熏蒸,进行室内消毒
( )9.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AgNO3 、Na2CO3 、MgCl2 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是
A.NaNO3 溶液 B.NaCl 溶液 C.Na2SO4 溶液 D.稀盐酸
( )10.按下列添加试剂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A.石蕊溶液、AgNO3 溶液、稀稀硝酸
B.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AgNO3 溶液
C.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
D.酚酞试液、氯化钡溶液、AgNO3 溶液
04-54-16、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 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2.3g的NaOH 样品(杂质为Na2CO3
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 的质量测定Na2CO3
的质量测定Na2CO3 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 的变质程度。【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
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碳酸钠的质量/g | |
变质NaOH 的质量/g | |
NaOH 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
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 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61-19、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得到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有机物的质量 | 实 验 方 法 | 装 置 质 量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甲组 | 1.6g | A | (1)200g (2)200g | (1)202.3g (2)201.7g |
乙组 | 1.6g | B | (3)200g (4)200g | (3)201.8g (4)202.2g |
(1)请你在不计算的情况下判断该有机物中
一定含有哪几种元素?
(2)A、B两种方法那种正确?为什么?
(3)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该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66-23、表面部分被氧化的锌片14.6g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溶液的质量为214.4g求①反应前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此锌片在被氧化前的质量。
03-61-20、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不溶于水,也不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
烧杯+稀硫酸 | 200g | 150g | 150g |
加入的铁样品 | 9g | 9g | 14g |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208.7g | 158.7g | 163.7g |
请确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4)溶液的pH
( )5 .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pH大于7的是
A. 干冰 B.生石灰 C.食盐 D.氨水
( )6.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
关系与右图相符的是
A.稀硫酸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NaOH 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C.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 )7.对于①稀硫酸②澄清石灰水③自来水,它们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 )8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pH.)
![]() |
|
( )10.某环境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值,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测定时间分钟 | 0 | 1 | 2 | 3 | 4 | 5 |
pH | 4.73 | 4.62 | 4.56 | 4.55 | 4.54 | 4.54 |
A.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B.开始时,雨水酸性逐渐增强
C.雨水呈碱性 D.一段时间后雨水酸性逐渐趋稳定
04-73-19、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g | 4 | 12 | 16 | 24 | 28 |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 1.02 | 1.08 | 1.11 | 1.17 | 1.20 |
氨水的密度/g/ml | 0.98 | 0.95 | 0.94 | 0.91 | 0.90 |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 (增大、减小、不变);氨水的密度逐渐
(增大、减小、不变)。(2)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12%d 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 100g(大于、小于、等于)(3)向100g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溶液的体积是 ml(0.1g)
20、今有含杂质20%的大理石12.5g(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与50g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CO2 质量 (2)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3)生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金属活动性顺序
( )1.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Cu+2HCl == CuCl2 +H2↑ B.Zn+2 AgCl == ZnCl2 + Ag
C.Fe +ZnSO4 ==FeSO4 + Zn D.Cu +Hg(NO3)2== Cu(NO3)2 +Hg
( ) 3.向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反应完毕后,铁粉有剩余,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
A.CuSO4 和FeSO4 B.Fe2(SO4)3
C.CuSO4 和H2SO4 D.FeSO4
( ) 4.在铜片上滴几滴某盐溶液,片刻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发现铜片留有银白色斑点,则该盐溶液可能是
A.铝盐 B.镁盐 C.钠盐 D.汞盐
( )5.将锌片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减轻的是
A.盐酸 B.CuSO4 溶液 C.AgNO3 溶液 D.稀硫酸
( )7.在CuCl2 和MgCl2 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 B.Cu和Zn C.Cu和Mg D.Zn、Mg和Cu
( ) 8.已知,X、Y、Z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A.X +YCl2 == XCl2 + Y B.Z + XCl2 == ZCl2 + X
C.X + HCl == XCl2 + H2 D.Y + HCl == 不反应
( )10.有X、Y、Z三种金属,把X投入YCl2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得到的XCl2溶液的质量比YCl2溶液质量增加;把Y投入Z(NO3)2 溶液中,Y的表面析出Z,得到 的Y(NO3)2 溶液质量比Z(NO3)2溶液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是:X>Y>Z B.相对原子质量:X>Y>Z
C.XYZ可能依次是铜、锌、汞 D.XYZ可能依次是汞、锌、铜
( )11.分别用以下三种物质测定锌和铜的活动顺序:
①Zn、Cu、H2SO4 溶液; ②Zn、Cu、MgSO4溶液;
③Zn、Cu、AgNO3 溶液; ④Zn、Cu、ZnSO4 溶液
仅用组内物质就能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 )12.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FeSO4 溶液、Cu、AlCl3 溶液 B.CuSO4 溶液、Fe、AlCl3 溶液
C.CuSO4 溶液、Fe、Al D.AlCl3 溶液、Fe、Cu
( )13.在CuSO4 和Zn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Cu2+ 、 Zn B.Zn
、 Fe
C.Cu2+ 、Fe3+ D.Cu2+ 、 Fe
( )14.下列各组物质,加水混合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两种金属单质的是
A.CuSO4 (过量)、Al、Na2SO4 B.Fe(过量)、Cu(NO3)2、AgNO3 C.Zn(过量)、FeSO4 、H2SO4 D.Cu(过量)、FeSO4 、H2SO4
( ) 1 5.在AgNO3 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新的金属析出;在过滤后的溶液中加盐酸有白色沉淀,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Fe B.Cu C.Ag D.Cu和Ag
04-88-32、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模拟氢气探空气球(装置中气球固定在矿泉水瓶上)。将气球中的镁条加入到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1)计算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2)计算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3)假设反应后装置内外压强相等,通过估算后回答:该装置在空气中能否上浮,并说明理由。
(不必写出具体估算过程)估算时参考的数据有:①空气的密度可按1.3g/L计算;②氢气的密度可按0.09g/L计算;③矿泉水瓶和气球皮的质量约为20g。
92-28、某同学去我市的的道场山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4.0 | m | 0.6 | 0.6 |
(1)6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 g
(2)m= g
(3)样品中CaCO3 %= 。
(4)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03-68-20、在我国青海湖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 ,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的Na2CO3 会含有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 的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渐滴加入足量的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 CO2 气体。
(1)计算原固体中Na2CO3 质量分数和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2)下表为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所配制的混合液中分三次逐滴加盐酸后,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经查阅资料知:Na2CO3+HCl == NaCl +NaHCO3
(1)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
已知:反应(1)完全后,反应(2)才开始。
①请完成表格中未填的部分。
实验次序 | 每次产生的CO2 的质量(g) |
第一次先逐滴加盐酸100g | |
第二次再逐滴加100g | 8.8 |
第三次再逐滴加100g | 0 |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CO2 质量(纵坐标)与所加入盐酸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
(6)物质的检验
( )3.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是
A.K2SO4 溶液 B.Ba(OH)2 溶液
C.Ca(NO3)2 溶液 D.稀硫酸
( )4.能将稀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是
A.酚酞试剂 B.石蕊试剂 C.碳酸钠溶液 D.稀硫酸
( )5.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AgNO3 、Na2CO3 、MgCl2 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就可以鉴别开的是
A.NaNO3 溶液 B.NaCl 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 )6.下列试剂只用一次就可以鉴别氯化钡、硝酸钾、碳酸钠三种溶液的是
A.稀硫酸 B.酚酞试剂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 )7.要鉴别氯化钠、氯化镁、酚酞这三瓶无色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硝酸银溶液 B.盐酸 C.石蕊试剂 D.氢氧化钠溶液
( )8.只需用水就能直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Na2SO4 、CuSO4 、CaSO4 B.AgCl 、BaSO4 、CuSO4
C.NaCl 、CaCl2、BaCl2 D.BaCl2 、AgCl 、CaCO3
( )9.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无色酚酞试液及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A.NaOH 、HCl 、H2SO4 B.NaOH 、HCl 、NaCl
C.Na2CO3 、HCl 、NaCl D.NaOH 、Ca(OH)2 、Ba(OH)2
( )10.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H2SO4 ②FeCl3 ③Ba(OH)2
④KCl ⑤BaCl2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⑤②③
( )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试剂,能够鉴别的是
A.Na2SO4 、BaCl2 、KNO3 、NaCl B.Na2SO4 、Na2CO3 、BaCl2 、HCl
C.NaOH 、Na2SO4 、FeCl3 、MgCl2 D.NaCl 、AgNO3 、NaNO3 、KCl
( )12.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有下列鉴别方法:①观察颜色②测定密度③滴加AgNO3 溶液④滴加BaCl2 溶液⑤浸泡新鲜青菜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 )13.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 )14.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和适量的稀硫酸,只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硫酸或硫酸盐 B.可能含有硫酸或硫酸盐
C.可能含有碳酸盐 D.可能含有可溶性 的银盐
95-26、将30g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227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向溶液中加入10.6g碳酸钠粉末,碳酸钠溶解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精确到0.1)
(1)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是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克?
98-27、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来粗略测定黄铜(铜和锌两种金属的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黄铜已加工成粉末)供选用的药品:足量的浓硫酸、足量的稀硫酸和氧化铜。
供选用的实验装置:
[设计方案]请你在
下表中,完成三个实验小组设计的三个不同方案和计算式
选用 药品 的名 称 | 选用的实验装置及组装时接口的连接顺序 | 需测得的实验数据(下述可测得数据中选用) | 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 ||
选用的 实验装 置序号 | 组装时接口编号的连接顺序(如不需要组装,则不填) | ||||
方案一 | 稀硫酸 | AFE | |||
方案二 | |||||
方案三 |
『搜集数据』在实验中可测得数据:
黄铜的质量为ag,
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bL(在此实验条件下,2.0g氢气的体积是22.4L)
反应前仪器和药品的质量为c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dg
充分反应后仪器和药品的质量eg[ 反思评价]你认为上述三个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
(7)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1.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
A. 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 )2.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
A.锌粉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 D. 硫酸
( )3.要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Na2SO4 杂质,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Ba(NO3)2 溶液 B.AgNO3 溶液 C.BaCl2 溶液 D.稀盐酸
( )4.只有一种试剂除去NaNO3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杂质,应加入适量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钡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碳酸钠溶液
( )5.下列括号中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Na2SO4 溶液中混有NaCl (盐酸)
B.NaNO3 溶液中混有NaCl (AgNO3 )
C.NaCl 溶液中混有Na2SO4 (BaCl2 )
D.KC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2CO3 (盐酸)
( )6.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NaOH 溶液中混有Na2CO3 ( Ca(OH)2 )
B.CaO 中混有少量(CaCO3 )(加盐酸)
C.CO中混有少量CO2 (烧碱溶液)
D.H2混有少量水蒸气 (浓硫酸)
( )7.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aOH 溶液除去CO2 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
B.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BaCl2 溶液除去KNO3 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
D.Fe粉中混有少量Cu粉(盐酸)
( )8.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 与NaNO3 的混合物
B.向某无色为止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证明存在SO42―
C.将H2、O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
D.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和铝粉
( )9.将氯化钾、氯化铁和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溶液、
C.水、氢氧化钾溶液、盐酸 D.水、氢氧化钾溶液
( )10.现用Na2SO4 、NaCl 、NaOH 三种试剂,将NaNO3 溶液中含有的AgNO3 、Ba(NO3)2 、Cu(NO3)2 依次除去,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
A.NaCl 、NaOH 、Na2SO4 B.NaOH 、Na2SO4 、NaCl
C.Na2SO4 、NaCl 、NaOH D.NaCl 、Na2SO4 、NaOH
( )11.粗盐中常含有CaCl2 、MgSO4 等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BaCl2 、Na2CO3 溶液和适量的稀盐酸,除掉杂质制得精盐,则所加这四种物质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 、BaCl2 、HCl 、NaOH
B.NaOH 、BaCl2 、Na2CO3、 HCl
C.BaCl2 、Na2CO3 、NaOH 、HCl
D.NaOH 、Na2CO3 、HCl 、BaCl2
( )12.某溶液中有Ba2+ 、Ag+ 、Cu2+ 三种离子,现用①NaOH 溶液②K2SO4 溶液③盐酸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04-123-31、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 ),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03-75-31、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1)杂质不溶于水)。取1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止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0.1%)
03-84-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用NaOH 溶液吸收SO2 ,反应方程式如下:2 NaOH + SO2 == Na2SO3 +H2O 用NaOH 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 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求:(1)被吸收的SO2 的质量。(2)发生反应的NaOH 的质量。(3)空气中SO2 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8)物质的制取
( )1.下列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与铜反应制取氢气 B.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C.用氯化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D.用稀硝酸石灰石反应制CO2
( )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制取硫酸锌的是
A.氢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 B.氧化锌和稀硫酸
C.氯化锌和硫酸钠 D.碳酸锌和稀盐酸
( ) 3.下列物质的变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CO3 →Ca(OH)2 B.Mg → Mg(OH)2
C.NaCl → NaNO3 D.BaSO4 → BaCl2
( ) 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BaCl2 → BaSO4 B.CuO → Cu(OH)2
C.NaOH → Na2CO3 D.MgSO4 → Mg(OH)2
( ) 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能同时生成的是
A.H2 、O2 B.BaSO4 、Cu(OH)2
C.Cu、Zn(OH)2 D.FeCl3 、H2
( ) 6、在CaCO3 → Ca(OH)2 → NaOH 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7.用Mg、MgO 、MgCO3 、Mg(OH)2 盐酸、CuCl2 溶液来制取MgCl2 的方法一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 ) 8.能满足下列变化的物质甲是
甲乙
丙
甲
A.Mg B.Ca C.Fe2O3 D. CuO
( )9.向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 )10.在制取下列物质的实验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的是
A.Cu Cu(NO3)2 溶液
Cu(OH)2
B.CaCO3 CaO
Ca(OH)2
NaOH
C.Fe Fe2O3
Fe2(SO4)3
D.CuO Cu(OH)2
CuSO4
( )11.用Zn、CuO 、稀H2SO4 为原料制取Cu.有下列两种途径
①ZnH2
Cu
②CuO CuSO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可能不同
( )12.下列制备CuCl2 溶液的方法可行的是
A.铜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B.氧化铜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C.铜放入稀硫酸中搅拌后在加盐酸 D.氢氧化铜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03-92- 实验室用下列实验测定一种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样品的纯度。
实验:a、称取5.06g经干燥的烧碱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显红色。
b、在a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呈中性)时,消耗H2SO4溶液24.0g, 收集到0.44g 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碱样品中NAOH D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H2SO4溶液中H2SO4 质量分数为多少?
03-103-35、在一定温度下,将200g硫酸钠溶液与100g氯化钡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276.7g,往滤液中加入83.7g该滤液的溶质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求:
(1)原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滤液中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
03-102-34、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成人每日铝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g以下。炸油条时1000g面粉需加500g水,4g明矾KAl (SO4)212H2O 以及10g辅料(纯碱和盐)。已知在烹炸过程中质量减少20%,请通过计算说明如果成人每人食用100g油条,摄入的铝元素是超过安全摄入量(精确到0.0001g)
(9) 物质的推断
( )1.在下列两个反应中,A、B、C、各代表一种物质,且A是碱,①A +H2SO4 →B + H2O ②A+CuSO4 → C + Na2SO4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B、C都是盐 B.反应①是中和反应
C.A是NaOH ,C是Cu(OH)2 D.A是Fe(OH)3 ,B是FeSO4
( )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B+A→ C + H2O ② C + KOH → D↓+KNO3 E中加入Ba(NO3)2 溶液,无明显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不一定是碱 B.F一定是氯化银
C.B可能是碱性氧化物 D.B与A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 )3.甲、乙、丙、丁分别为下列选项中四种无色溶液中
的一种,右图中连线表示它们相互能发生反应,则甲可能是
A.BaCl2 溶液 B.Na2CO3
溶液
C.AgNO3 溶液 D.CaCl2 溶液 (3题)
( )4.把一包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发现有难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仅有部分沉淀消失。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固体混合物是
A.Na2SO4、BaCl2 、KNO3 B.K2CO3 、Ba(NO3)2 、Na2SO4
C.BaCl2 、Mg(NO3)2 、NaOH D.AgNO3 、Cu(OH)2 、ZnCl2
(
) 5.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受热分解后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现有下列情况转化:固体AB
C
固体A ,则A可能是
A. CuO B.CO2 C.MgO D.Na2O
( )6.甲为无色溶液,取少量甲溶液做如下实验:根据以下实验,则可推断甲为
甲溶液
A.NaOH B.AgNO3 C.BaCl2 D.Ba(OH)2 03-106-30//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较长的氢氧化钠,其中的一部分已转化成了碳酸钠。现要用该药品配置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取50.6g该药品,溶于200ml水,然后慢慢地滴入17.1%的氢氧化钠溶液,当用去100g氢氧化钡溶液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Na2CO3+Ba(OH)2== BaCO3↓+2NaOH .。
求:(1)50.6g该药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3)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多少毫升才能配置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
03-122-31 、称取硝酸银和硝酸钠固体混合物40g,放入烧杯中,加入188.7g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200g。
(1)根据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沉淀质量是多少克?(精确0.1)
(2)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银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十、物质间的相互反应
( )1.下列试液分别滴入KOH 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硫酸、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CuCl2 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碳酸钠溶液
( )2.下列物质,与Fe2O3 、BaCl2 、Na2CO3 均能反应的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稀硫酸 D.硫酸钠溶液
( )3.将水加入下列各组物质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 、KOH 、NaCl B.K2SO4 、BaCl2 、HCl
C.CuSO4 、HCl 、KCl D.Na2CO3 、Na2SO4 、KCl
( )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不反应的是
A.FeCl3 、FeSO4 、KOH B.HCl 、HNO3 、AgNO3
C.CuSO4 、HCl 、KCl D.CaCl2、BaCl2 、Na2SO4
( )5.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只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Fe(OH)3 B.Fe C.Zn D.AgNO3
( )6.下列溶液中能分别跟稀盐酸、二氧化碳、氯化铜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H2SO4 B.NaOH C.KOH D.Ba(OH)2
(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
A.Na2SO4 、Ba(OH)2 、HCl B.CuSO4 、H2SO4 、HNO3
C.FeCl3 、NaOH 、Ca(OH)2 D.K2SO4 、NaOH 、NaCl
( )8.下列物质中,分别与AgNO3 、CuSO4 、K2CO3 三种溶液混合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盐酸 B.硝酸钙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 ) 9.下列物质的变化,必须是通过加入盐的溶液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O →CuCl2 B.K2CO3 →ZnCO3
C.CaCO3 →CaCl2 D.Mg(OH)2 →MgCl2
( )10.下列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CaCO3 →CO2
C.Ba(NO3)2 →BaSO4 D.CuO →CuCl2
(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Cl 和Ca(OH)2 B.Na2CO3 和H2SO4
C.AgNO3 和 BaCl2 D.KCl 和CuSO4
(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HCl 、Na2CO3 、BaCl2 、H2SO4 B.Na2SO4 、BaCl2 、K2CO3 、KNO3 C.CuSO4 、BaCl2 、NaOH 、NaCl D.NaCl 、AgNO3 、CaCL2 、NaNO3
( )13.在pH=O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的一组是
A.FeCl3 、NaCl 、Ca(NO3)2 B.NaNO3 、K2CO3 、CuCl2
C.FeCl3 、Ca(NO3)2 、Na2CO3 D.NaOH 、KNO3 、CaCL2
(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去锈 Fe2O3 +6HCl ==2 FeCl2 +3H2O
B.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Cu+2AgCl == CuCl2 +2Ag
C.检验CO2 气体 CO2 + Ca(OH)2 == CaCO3 ↓+ H2O
D.制取少量硫酸镁 MgCl2 + Na2SO4 == MgSO4 + 2NaCl
( )15.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03-119-36、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该样品中 氧化铜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盐酸的体积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第二次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40 | 16 |
2 | 40 | 12 |
3 | 40 | 8 |
4 | 40 | 8 |
求:(1)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2)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单元复习 57页
第一章 空气 氧
一选择题:
(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胆矾加热后由篮变白
C、打开浓盐酸瓶盖出现了白雾 D、粗盐暴露在空气中潮解
( )3.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形成酸雨 C.发生沙暴天气
D.二氧化碳等物质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
( )6.雷雨过后的空气十分新鲜,这是因为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转化了臭氧,这是因为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3O2== 2O3)的缘故,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是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O2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的单质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物质
( )9.在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搜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 )2.馒头遇到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 )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干冰、水煤气 B.石墨、硫酸铜晶体
C.硫粉、铁粉 D.洁净空气、石灰石
( )8.在我们身边,下列各类物质存在最多的是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 )11.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来表示原子的质子数,用左上角的数字来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如果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
和
表示
A.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C.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同 D.属于同种元素
( )12.意大利科学家最新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单质 B.O4是一种化合物
C.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D.一个O4分子是由2个O2分子构成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