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测试卷

2014-5-11 0:29:58下载本试卷

云形标注: 沉着、冷静、考出水平!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写在下面的答案卡上)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① 冰雪融化;② 汽油燃烧;③ 水蒸发;④ 用米酿酒;⑤ 蜡烛融化;⑥ 铁生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      D.③④⑤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                 B.用氢气填充气球

C.用稀有气体作霓虹灯的填充气         D.用氧气急救病人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不用或少用含磷洗涤剂

C.垃圾分类回收         D.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水     C.新鲜的空气   D.液氧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B.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6.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Al2O3  B.CaO  C.Fe2O3   D.SiO

7.运送汽油的输油车必须悬挂的标志是(       )

 

8.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火焰也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 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③ 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 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⑤ 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6

10.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在花园里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再分的

11.下列各组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水        C.高锰酸钾           D.空气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uOCu+H2O              B.C+2CuO2Cu+CO2

C.CO+CuOCu+CO2                          D.2Al+3CuO3Cu+Al2O3

13.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A.NO       B.NO2       C.N2O3        D.NH3

14.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  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Cr)的化合价为:                

A.+3       B.+5       C.+6        D.+7

15.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爆炸形 2: 看清楚再填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钙原子       (2)3个氧分子     (3)硝酸根离子      

  (4)+2价的镁元素     (5)硫酸铝       (6)氯化亚铁       

18.填写下表(注:类别指化合物、氧化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名称

化学式

Hg

P

NaCl

类别

化合物

构成粒子

磷原子

19.某元素A的+3价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则M    ,元素B的原子与A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多4个,则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      

三.简答题(共2小题,13分)

20.(4分)右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⑵ 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______用来检验。

⑶ 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    的方法。

21.(9分)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________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_____________ 

云形标注: 仔细想想!(3)在研究燃烧条件时白磷发生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共4小题,27分)

文本框: 石灰水文本框: 石灰水22.(6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下图)。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

(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    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     作用。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        中   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    作用。

(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看法。

                                        

23.(9分)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 明确实验目的;② 收集有关资料;③ 设计合理方案;④ 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提供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双氧水(H2O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_______;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氧气的密度___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___溶于水。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24.(1)(2分)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     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    而变质。

(2)(5分)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验证】可能是N2,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       ;②        ……

25.(5分)某小组为了验证蜡烛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完成以下填空:

(1)探究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需仪器和试剂: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点燃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会儿,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1. 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结论:                               

五.计算题(共2小题,12分)

26.(5分)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 /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

(3)100乙醇中含有       克碳元素。

(4)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_________mg,____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27.(7分)将 15.8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请回答:

①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高锰酸钾的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推断的依据是                    。

②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

云形标注: 哈哈,终于做完了…我还要检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