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2014-5-11 0:29:58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

 1. 果汁的成分有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橙汁等物质,则果汁属于    (  )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D. 纯净物

 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4. 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

  

 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6.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 白磷燃烧产生黑烟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7. 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8. 下列现象中,没有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能量的是           (  )

  A. 人用食物维持体能           B. 家庭用煤气做饭

  C. 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D. 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9. 对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 它们都带电荷             B.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完全相同     D. 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

  A.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 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11.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 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 水体污染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2.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  )

  ①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13. 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

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该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14. 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物,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就能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于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15.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  )

  A. N2H6       B. N2H4       C. NH2         D. N2H4O2

 16.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t时表示反应已完全)        (  )

二.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

17、 下图表示海水盐分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

  (2)海水盐分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质量分数为3.69%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

 18、. 请从红磷、氧气、水、稀盐酸、石灰石中选取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军事上用作烟幕弹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两种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四种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例如:碳: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其他三种物质是气体。请根据示例,填空:

  (1)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1%;C元素的一种单质是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晶体;D元素以化合态广泛存在于石灰石等矿物中,它的阳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回答:

  (1)A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D元素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B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B2转化为DCB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9题3分,第30题2分,第31题3分,共8分)

 21、 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请你参与下列有关问题的讨论:

  (1)下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在实验室中要除去天然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22、 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二氯甲烷(CH2Cl2)的化学式体现出哪些信息?(回答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也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对实验加以改进,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 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第32题5分,第33题5分,第34题4分,共14分)

24、.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

(3)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某合作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他们取一张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试纸,放到已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观察到试纸变成红色。由此部分同学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请你围绕该问题进行探究:

  (1)你认为这些同学的判断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的结论。(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用语言或图示均可)

                                        

                                      

                                    

 25、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固态物质可能是哪几种?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写出两种推测)

  

五、 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35题3分,第36题6分,共9分)

 26、 化肥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__________;500k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7、某补钙剂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有如下说明: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1.5g(相当于钙600mg)。某同学要探究该钙片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准确,他取出10片钙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6.6g二氧化碳(假定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

(1)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3)通过计算,你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D    6. A    7. C    8. C9. A     10. D   11. D   12. B    13. C   14. C   15. B    16. B

二、17 (1)钠   (2)1.15%     (3)MgCl2

18 (1)

   (2)

   (3)

 19 (1)有剧毒,其他三种物质无毒;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他三种物质不能;

   (3)能供呼吸,其他三种物质不能。

 20 (1);急救病人,支持燃烧,登山潜水

   (2)

三. 简答题。

 21. (1)吸附   (2)过滤    (3)煮沸

 22. (1)表示二氯甲烷这种物质;

  (2)表示二氯甲烷是由二氯甲烷分子构成的。

  或:表示二氯甲烷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组成的。

    表示一个二氯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构成的。

    表示二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5。

 23 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没与氧气接触;用导管向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

四、实验题。

24 (1)①长颈漏斗;②酒精灯

   (2)A;D;B;D、E

   (3)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5 (1)不正确。

  (2)①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②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水中,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由此证明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五、计算题。

 26、 7:1:12;175

27、

六. 计算题。

 35. 7:1: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