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1、分子和原子
项目 | 分子 | 原子 |
定义 |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本质区别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
相似点 |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各异: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原子性质各异 | |
联系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
2、元素和原子
项目 | 元素 | 原子 |
定义 |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涵义 | 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 微观概念,即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
适用范围 |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如: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 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
联系 |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二、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项目 | 混合物 | 纯净物 |
概念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 | 由一种物质组成 |
区别 | 1、多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 1、一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3、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
联系 |
两种以上简单混合 | |
实例 | 空气 |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
2、单质和化合物
项目 | 单质 | 化合物 |
概念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相同点 | 都为纯净物 | |
不同点 | 同种元素组成 | 不同种元素组成 |
联系 |
单质 化合物
| |
实例 | 氢气、氧气 | 水、二氧化碳 |
三、化学用语
1、化合价和离子符号
项目 | 价标符号 | 离子符号 |
意义 | 表示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写法 | 化合价的正、负在前,数字在后: 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 |
举例 | +2 –1 +1-2 MgCl2 H2O | Mg2+ Cl- H+ O2- |
四、溶液
1、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项目 | 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概念 |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
意义 | 是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定量表示,在饱和溶液里,表示了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关系 | 是溶液浓、稀程度的一种表示,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
条件 | 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饱和状态 | 不受温度、溶剂量、是否饱和的限制 |
单位 | 克 | 是比值,无单位 |
计算公式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