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属生锈 B、冰融化成水 C、石蜡受热熔化 D、酒精挥发
2、用化学变化的方法不能生成的是一种新的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单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水能、风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三种矿石燃料是永不枯竭的能源
C、地下水资源不能无限量地开采利用
D、大量排放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
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胶头滴管接触试管内壁缓缓滴入液体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D、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5、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硬水和软水且最简便的是
|
6、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Al + 3O2 === 2Al2O3 B、CH4 + 2O2 === CO2 + 2H2O
|

7、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了,应采取的最适宜的灭火措施是下列的
A、向油锅里倒水 B、向油锅里撒沙子
C、把油锅端下来 D、盖上锅盖并把油锅远离火源
8、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粉尘)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氮气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
⑧氮氧化物(二氧化氮)
A、①⑥⑧ B、②④⑦ C、③④⑥ D、③⑥⑧
9、用右图装置来制取的气体,满足了下列条件中的
①反应物是固体 ②反应需要加热 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x k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是y kg,则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
11、(4分)请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
|
(3)2H2 ;(4)Ca 。
12、(2分)“工业的血液”指的是 ,“工业的粮食”指的是 。
13、(5分)有下列消防安全标志:
![]() |
|
(1)禁止烟火的标志适合使用的场所是 ;
(2)禁止燃放鞭炮的目的是 ;
(3)必须当心爆炸的化学实验是 ;
(4)发生火灾时,灭火依据的原理是使可燃物
或使可燃物 。
13、(3分)涂改液有毒,常使用会影响健康,某些涂改液背面的文字说明中常有一个 标志,说明这些涂改液还是一种
物质。其中,有一种涂改液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CH2Cl2),则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二氯甲烷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14、(8分)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北京 | 92 | TSP | Ⅱ |
天津 | 82 | TSP | Ⅱ |
上海 | 74 | TSP | Ⅱ |
重庆 | 98 | SOx | Ⅱ |
注:TSP---空气中的漂尘;Sox---硫的氧化物 |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 ③开发新能源
(2)汽车尾气(含有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
①开发氢能源 ②使用电动车 ③植树造林 ④戴呼吸面具
15、(2分)根据 3Cu + 8HNO3 == 3Cu(NO3)2 + 2X + 4H2O可知X的化学式为 。
三、问答题(5分)
16、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有人说炉子上只要放一壶水就能防止煤气中毒。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
四、实验题(本题共有2小题,17题19分,18题14分,共33分)
|
|
(1)(5分)A、B、C、D、E的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各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18、(14分)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后混合加热。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1)本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 。(填“A”或“B”)
(2)装药品时选用 仪器装。
(3)在装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4)甲烷可用 法收集,是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小;还可用
法收集,是因为 。若用后一种方法收集,在停止加热时,要 。
五、计算题(8分)
|
|
求:(1)根据 定律可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