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考前训练01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铜器表面生成铜绿 B. 汽油挥发
C. 水遇强冷变成冰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硫酸锌 C. 新鲜的空气 D. 汽油
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 2H B. 2H+ C. 2H2 D. H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
A. 硫粉 B. 氢气 C. 镁带 D. 细铁丝.
5.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相同的一组是( )
A. 冰 干冰 B. 乙醇 酒精 C. 煤气 天然气 D. 生石灰 石灰石
6.下列污染因素中:①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④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A. ③ B. ①②③ C. 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7价元素的是( )
A. KClO3 B. KMnO4 C. K2MnO4 D. K2Cr2O4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与碳元素的区别决定于质子数的不同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
C.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白磷与红磷的性质相同
10.
A. 元素的种类 B. 各元素的化合价 C. 物质的质量总和 D. 各种原子的数目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12.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燃烧木炭制取二氧化碳 B. 加热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稀硫酸跟铜反应制取氢气 D. 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3.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实验步骤是①停止加热 ②停止通入氢气 ③给氧化铜加热 ④向试管里通氢气。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①②
14.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 B. 反应的实验装置相同
C. 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D. 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
15.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试管 C. 蒸发皿 D. 量筒
16.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B. 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应取用1-2ml
C. 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
17. 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混合气点燃 B. 把混合气通过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C. 把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把混合气通过装水的洗气瓶
18.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 加入石灰水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C. 滴入少量石蕊试液 D. 将燃着的木条移至集气瓶口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用足量的CO还原32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
A. FeO B. Fe2O3 C. CuO D. Cu2O
21.在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的晶体,则( )
A. 晶体质量减少 B.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 晶体质量不变 D. 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22.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用x轴表示反应的时间,用y轴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投入锌与铁的质量比为( )
A. 1∶1 B. 2∶3 C. 56∶65 D. 65∶56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23.在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中,可用于作火箭的高能燃料的是__________,可用于炼钢的是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24.(1)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
个电子。
(2)用符号表示2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1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
25.(1)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状象足球的大分子,又叫足球烯。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了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碳纳米管。足球烯、碳钠米管和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北京大街上行驶的“清洁燃料车”是以CNG或LPG为燃料的。“CNG”是压缩天然气的缩写,成分以甲烷为主;“LPG”是液化石油气的缩写,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化合物,其中丙烷(用A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丙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6.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的两条曲线,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有二种是单质,另三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未注明反应条件,x在常温下不是气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
(2)在五种气体中,不含组成A气体元素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28. 阿佛加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此可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请应用上述结论解答下述问题。
(1)若1L某化合物气体完全燃烧时消耗3L氧气,生成2L二氧化碳和3L水蒸气(上述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测得),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2分,每空1分)
29.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装置用序号表示):
(1)写出编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
(3)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有挥发性。它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气体由_____________(填导管口代号)导入集气瓶。收集气体后,30. (1)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药匙,②漏斗,③托盘天平,④烧杯,⑤量筒,⑥酒精灯,⑦玻璃棒,⑧铁架台八种仪器中,选出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时,必备的五种仪器(写仪器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除掉这种固体的试剂是(写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做细铁丝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瓶底发生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