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考前训练05—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1
一、选择题
(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葡萄酿成酒 C. 牛奶变酸 D. 天然气燃烧
(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蔗糖 C. 植物油 D. 木炭
(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4.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 H B. H+ C. H2 D. H2O
( )5.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6.某粒子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该粒子是。
A.原子 B.分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 )7.下列物质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都可以分解,其中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氧化物的是
A.碱式碳酸铜 B.高锰酸钾 C.氯酸钾 D.碳酸钙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一定是氧化物 D。溶液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 )9.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A. H2 B. H2O C. O2 D. H2O2
( )10.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 D、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 )11.将一定质量的CaO加到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减少,然后逐渐增大到原来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到原来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分数
( )1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 干冰、铜、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 )13.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
14.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氢气 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
(4)具有相同___________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5)Na与Na+属于同—种 ,
(6)铁原子核内含有26个质子和30个 ,
(7)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为1个的原子得失 ,
(8)酸在水中电离时能产生相同的氢 。
(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
1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以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葡萄糖中含有 种元素。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有 _个原子。
16.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各写一个化学式)
物质类别 |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化学式 |
1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12时,则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个电子层
18.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分别举一例说明下述科学观点。
(1)粒子之间是不断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便。找出O2,CH4、CO2、NH3、 C2H4(乙稀)五种气体之间的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规律 | 排列顺序 |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小到大 | CH4、NH3、C2H4、O2、CO2 |
20.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2%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