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化学下第12单元单元测评

2014-5-11 0:29:53下载本试卷

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2006北京中考,9)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解析: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元素。

答案:D

2.(2006山东滨州中考,13)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随意丢弃不可降解的废旧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C.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它不属于人体的营养元素

D.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解析:合金不属于有机物,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并不是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例如碘过多会引起甲亢。

答案:B

3.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明矾净水  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 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 ⑦易拉罐 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⑥⑦⑧       B.③⑤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解析:铝既然为食品污染物,预防或限制时应该与食品相关的含铝包装或添加剂有关。如明矾净水、铝制的餐具、炊具或包装等。

答案:D

4.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

A.塑料凉鞋                 B.自行车内胎

C.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            D.电视机外壳

解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固性。在上述合成材料中,具有热固性的是D项,属于防绝缘材料。

答案:D

5.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发挥作用

D.高温及紫外线照射会降低酶的活性

解析:酶属于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并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在紫外线照射下酶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答案:C

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

A.煤气(一氧化碳)              B.假酒(甲醇)

C.霉米(黄曲霉毒素)             D.假盐(亚硝酸钠)

解析: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应该是气体物质,故应选择A项。

答案:A

7.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给,易患(  )

A.甲状腺机能亢进              B.佝偻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糖尿病

解析:因碘缺乏引起的疾病属于地方性甲状腺肿。

答案:C

8.下列材料中,能使海水淡化的高分子材料是(  )

A.生物高分子材料              B.高分子分离膜

C.液晶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解析:能够淡化海水的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分离膜。

答案:B

9.时装店里琳琅满目的服装布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羊绒         B.棉布        C.涤纶        D.真丝绸

解析:羊绒、棉布和真丝绸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唯有涤纶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C

10.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产生“白色污染”的是(  )

A.工业上的“三废”              B.白色废弃物

C.空气污染物                D.塑料

解析:白色污染是指塑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答案:D

1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毛皮                   B.毛料西服

C.尼龙绳                  D.天然橡胶

解析:尼龙是人工合成材料,其他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答案:C

12.下列塑料产品中有热固性的是(  )

A.防水手套                 B.插座外壳

C.雨衣                   D.浴帽

解析:插座外壳属于酚醛树脂材料,属于网状结构合成材料,具有热固性。

答案:B

13.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1 000。已知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4%,则平均每个分子中含铜原子的个数为(  )

A.3          B.6          C.8          D.5

解析:根据铜的含量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得铜原子的个数为:151 000×0.34%÷64=8。

答案:C

14.(2006山东枣庄模拟,13) 某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解析:急性盲肠炎容易使人缺水,因此补充生理盐水主要是维持体内水分代谢平衡。

答案:C

15.在体育锻炼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脂肪         B.维生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解析:体育锻炼主要是将人体内的脂肪代谢释放能量。因此可以有效控制脂肪的量,起到减肥效果。

答案:A

16.下列有机物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乙醇         B.蛋白质        C.葡萄糖        D.蔗糖

解析: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17.在空气中,+2价铁能够被氧气氧化成+3价。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解析:空气能够把+2价铁氧化成+3价;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被氧化的是维生素C而不再是+2价铁,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答案:B

18.(2006江苏徐州中考,6) 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能用这种洗衣粉清洗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加酶洗衣粉能分解蛋白质,凡由蛋白质组成的衣料皆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羊毛织品和蚕丝织品属于蛋白质。

答案:C

二、填空题(共40分)

19.(3分)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针对记忆性知识考查。三大合成材料为塑料、橡胶和纤维。

答案:塑料 橡胶 纤维

20.(6分)蔗糖(C12H22O11)在隔绝空气加热时,能生成碳和水,请根据这一事实写出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据此推断若将蔗糖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则生成物有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蔗糖在空气中能够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即蔗糖能够燃烧。在隔绝空气时能够炭化。

答案:C12H22O1112C+11H2O 二氧化碳水  C12H22O11+12O212CO2+11H2O

21.(8分)下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

(40 mg—50 mg)/ 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由食用方法、贮藏指南中,可以推测到碘酸钾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

(2)用单质碘(I2)与氯酸钾(KCl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制得碘酸钾(K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在集贸市场某商店抽样检测该品牌500 g袋装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碘酸钾30 mg,即含碘17.8 mg,则质量检测结论是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如果你是质量检测部门或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下一步将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加碘食盐不能长时间炖炒,说明含碘物质加热易于分解。根据题目信息可以得出该方程式为:2KClO3+I2====2KIO3+Cl2↑。含碘应该在40 mg·kg-1—50 mg·kg-1才属于合格。该碘盐的含碘量=17.8 mg×2=35.6 mg<40 mg。因此该碘盐不合格。

答案:(1)受热易于分解 (2)2KClO3+I2====2KIO3+Cl2↑ (3)不合格 强制该生产厂家回收产品,含碘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市场。否则责令其停产

22.(4分)如何鉴别某衣服是毛制品,棉制品、还是化纤制品?

解析:根据毛制品和棉制品或化纤制品的性质进行鉴别。通常根据它们燃烧时现象的差异来判断。毛制品属于蛋白质,灼烧时能够产生特殊的烧焦的羽毛气味;棉制品燃烧时没有特别气味,燃烧后呈灰状物质;化纤材料燃烧后成球状,不能捏成粉末。

答案:从衣服中抽取一点衣料,点燃它,燃烧时产生有毛发烧焦的气味,且得到的固体用手能捏成粉末的是毛制品;没有特别的气味,得到的是粉末状固体的是棉制品;得到固体呈黑色小球状,用手不能捏成粉末的是化纤制品

23.(3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____________比较大,简称有机高分子。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____________性,而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____________性。

解析:本题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 热塑性 热固性

24.(8分)曾有两则新闻引起全国人民广泛关注:

①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造成重大伤亡。②2003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安徽等省市将用到质优价廉的天然气。

(1)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

(2)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甲烷的性质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如果混有空气,点燃时都可能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也就是甲烷燃烧的结果。题(3)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可以是多种。如管道煤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一旦泄漏,易造成火灾、人员伤亡等事故。

答案:(1)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其爆炸极限并且遇到了明火

(2)CH4+2O2CO2+2H2O

(3)一次性的塑料袋,使用方便,但会造成环境污染

25.(4分)有外观非常相似的三种白色粉末状物:面粉、食盐、白糖。现规定①不能用嘴尝,②不能用手直接接触,③要求在家中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请写出你探究的实验程序。

解析:根据三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鉴别。(1)根据三者的溶解性;(2)根据三者的化学性质,如氯化钠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答案:取三种粉末,加水溶解,能够完全溶解的是白糖和食盐,部分溶解形成白色浑浊液的是面粉;然后向溶解得到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食盐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白糖

26.(2006山东济宁模拟,23) (4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请完成下列问题:

(1)鱼骨中被烧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胃酸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解析:鱼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和碳酸钙,如果把鱼骨放入稀酸中,碳酸钙被稀酸反应掉,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钙。骨质疏松者属于钙质缺乏,补钙是关键,酸性环境有利于钙质吸收。

答案:(1)有机物 (2)碳酸钙 (3)C

三、计算题(6分)27.(6分)已知蛋白质含氮量为15%左右,若一个成年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过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CO(NH2)2排出体外,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约25 g,则成年人每天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质量最少为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析: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25 g尿素中氮的质量m=25 g×2N/CO(NH2)2=25 g×28/(28+32)=11.7 g。

故蛋白质的质量m=11.7 g÷15%=78 g。

自我盘点

我认为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这几个方面: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在学习本章后,我记住并能应用的知识是:

我将这样来弥补自己在本章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