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总复习练习卷一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手拿固体氢氧化钠 B.用手拿着试管给试管加热
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用滴管加液体,滴管下端应伸入试管内
2、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4、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E.蒸发皿 F. 石棉网
5、量取55ml硫酸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10ml量筒 D.托盘天平
6、固体药品一般盛放在( )
A.细口瓶中 B.广口瓶中 C.滴瓶中 D.蒸发皿中
7、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2.5g氯化钠固体,他在右盘上加10g砝码,游码移至2.5g的位置,当加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偏向右边,这时他应该( )
A.减少砝码 B.移动游码 C.增加药品 D.减少药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化学变化中不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D.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9、下列操作:①取块状固体 ②取食盐 ③夹持试管 ④夹持镁带燃烧 ⑤取砝码或游码,不需用镊子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③⑤
10、下列有关实验中药品用量都未加说明,正确取用的是( )
A.固体取1-2克 B.液体取1-2克
C.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D.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11、实验时,用剩的药品应该( )
A.放回原瓶 B.带出实验室 C.倒入废液缸 D.交还实验室
1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俯视刻度读数使液体体积(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13、使用托盘天平,若在未调零时(空载时指针偏左)进行称量,则称量结果比实际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14、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的药品时,药品应放在( )
A.天平的托盘里 B.垫纸的左盘里
C.垫纸的右盘里 D.左盘的烧杯或表面皿里
15、实验过程中,不慎发生意外时,以下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当有酸液溅入眼睛时,迅速用手揉搓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
C.少量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马上用嘴吹灭
D.酸液流到实验台上,先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
二、填空题
16、化学是一门 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也是以 为基础的科学。
17、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现象,是对物质在 和 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18、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的方法是
。
19、下列各题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有无错误,如果有,说明如何改正。
①答 ;
②答 ;
③答 ;
④答 ;
⑤答 ;
20、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的白糖,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这时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
21、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通常状况下为气体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能与水反应 ⑥能与氢气反应,用序号回答: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2、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的测量方法:
23、绿色化学又称 化学,它的特点有 个,下列反应,一定是绿色反应的是
A.2H2 + O2 = 2H2O B.2CO + O2 = 2CO2
C.Fe + CuSO4 = Cu + FeSO4 D.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第 二 单 元
一、选择题:
1、100L空气中约含氧气( )
A.100L B.21L C.78L D.25L
2、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1% B.23% C.25% D.27%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说,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B.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少,但有重要用途
C.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因为它们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各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火焰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硫粉 D.铁丝
5、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烟,说明该物质燃烧的生成物状态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都有可能
6、加热下列各组物质产生氧气最多的的一组的是( )
A.15克氯酸钾
B.15克高锰酸钾
C.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 D.15克氯酸钾和5克高锰酸钾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铁锅生锈这两种变化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氧化反应 B.都产生热量 C.都发光 D.都需要点燃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只有一种物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10、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往A中加适量的MnO2,然后分别将其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 )
11、实验室常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的是( )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包含缓慢氧化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时,一定会燃烧
C.物质在缓慢氧化时会产生热量 D.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填空题
1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N2占 ,O2占 , 占0.94%。
14、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中气体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4).工业上可利用空气为原料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 。
15、工业上制取大量的氧气的原料是 ,原料是利用液态的氮与液态的氧的 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的到氧气。在蒸馏过程中,先收集到的气体是 。由于氧气 ,可用 法收集,又由于氧气 ,还可以用 法收集。
16、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 ,
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 。
17、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若错把木炭粉当成MnO2粉末,则加热时可能发生 现象,其理由是 。
18、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③
19、灭火时,常采用的方法有:A.隔热法,B.隔绝空气(或氧气)法,C.降温法,
将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的方法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2).草原失火,常在其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3).将沙土铺在着火的化学药品上 ,
(4).柴草剁着火,用冷水浇灭 。
20、 叫化合反应,
叫分解反应
叫氧化反应
21、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2).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
(3).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4).有两种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5).有一种气体,一种液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6).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三、实验题
22、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 ;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
(填"A"或"B",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
气体从 端通入;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通入
23、右图是用双氧水制取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图,
分液漏斗内盛的是30%的过氧化氢。
(1).装置A中的固体是 ,
作用是 ;
(2).装置B中的药品是 ,作用是 ;
(3).装置C可用来检验氧气是否干燥,则其中的药品是 ,证明氧气已干燥的现象是 ,装置D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检验
方法是 。
(4).若改变装置A中的药品,此装置还可以制取 气体。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放养鱼类、改善水循环
C.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D.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2、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C.水资源的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D.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均世界之首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无机盐 B.水 C.蛋白质 D.淀粉
4、下列预防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排放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5、水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而造成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量死亡,鱼类死亡是因为( )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鱼类的营养 B.水中缺氧,使鱼类窒息而死
C.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 D.水中氧气过多
6、下列饮用水中,哪一种最好( )
A.自来水 B.纯净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元素
8、在水和过氧化氢中相同的是( )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B.元素种类 C.化学性质 D.氢原子个数
9、下列水性质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B.冰的密度比水小
C.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产生氧气和氢气 D.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10、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特征是( )
A.密度最小 B.难溶于水 C.易燃烧 D.能还原氧化铜
11、在的 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
A.铁 B.水 C.3Fe D.氢气
12、实验室用简易装置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将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②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稀硫酸注入试管中,④将锌粒放入试管中,⑤试管口有连续的气泡放出时收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
13、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
A.更多一些 B.更纯一些 C.密度更大一些 D.难溶一些
14、下列几种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是( )
15、下列物质中存在氢分子的是( )
A.H2O B.硫酸 C.水煤气 D.过氧化氢
16、关于H2O、H2O2、H2SO4、H2S四种物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两个氢原子
C.都含有氢分子 D.氢元素的化合价都相等
二、填空题
17、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清水 纯净物。(填“是”或“不是”)。
18、 叫硬水; 叫软水。区别的方法是 ,
可以通过 操作降低水的硬度。
19、对于①净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过滤,④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综合运用 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
20、电解水时,正极产生 ,负极产生 ,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分子数比为 。
21、实验时出现以下情况,试从供选择的可能原因中,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内,供选择的原因: A.气体不纯 B.温度过底 C.气体发生装置没有形成液封 D.先加热后通气 E.未在保护气中冷却 G.试管内气体还在燃烧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破裂是因为 ;
(2)、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导管末端无气体产生是因为 ;
(3)、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做验纯实验时,发现有尖锐的爆鸣声是因为 ;立即用该试管再收集氢气准备重新验纯时,结果气体发生装置发生了爆炸是因为 。 (4)、加热装有氧化铜的试管时,发生爆炸是因为 。
24、写出能产生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四个)
(1)、 (2)、
(3)、 (4)、
25、写出能产生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三个)
(1)、 (2)、
(3)、 (4)、
三、计算题
26、某金属元素在其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70%,又知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试确定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27、某化学药品含C:71.58%,H:6.67%,N:4.91%,其余为氧,又知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1)、该化学药品的相对分子质量。(2)、该药品的化学式。
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
1、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闻到桂花香,这个事实说明( )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具有质量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加热氧化汞有汞生成 B.加热水变成水蒸气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D.石油液化气加压贮入钢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
4、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D.它们是不同种物质
5、下列关于原子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一切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D.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7、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质子、中子、电子)为( )
A.18 B.40 C.58 D.62
8、元素X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2倍,则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
A.18倍 B.16倍 C.9倍 D.8倍
9、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洁净的食盐水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1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N B.H2 C.Na D.CO
12、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O4
13、要使Fe2O3 和Fe3O4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Fe2O3 和Fe3O4的质量比为( )
A.3:2 B.1:1 C.30:29 D.29:42
14、同一种元素的离子变为原子,这种离子发生的变化是:B
A.一定失电子 B.可能失电子也可能得电子
C.一定得电子 D.不发生电子的得失
15、等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
A.3:2 B.1:1 C.2:3 D.4:5
16、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XY2 B.X2Y3 C.X3Y4 D.X2Y
17、CO和X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
A.CO2 B.NO C.N2O D.SO2
二、填空题
18、气体受热体积变大是因为 ;品红放入水中,水很快变红是因为 。
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20、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写
(1)三个水分子 (2)盐酸 (3)碳酸钠
(4)氢氧化镁 (4)硝酸铵 (6)2个亚铁离子
(7)氧化铝 (8)硫酸铁 (9)硫化亚铁
(10)+3价的铝元素 (11) (12)氖气
21、写出下列符号中加点数字的意义
(1)2N (2)2N2
(3)2N2O4 (4)
22、某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若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该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23、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 、 。
24、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X、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5、在核电荷数小于18的原子中,X原子核内有a个质子,它的阳离子 与Y元素的阴离子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6、 结构示意图为 ,则X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该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7、有核电荷数均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能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O,其中O的质量分数为40%,且A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元素核内无中子,C原子和D—都比B原子多17个电子,请回答:
(1)各元素的符号:A ,B ,C ,D ,
(2)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8、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计算:
(1)硫酸亚铁(FeSO4)中铁、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贫血患者共需补充1.4g铁元素, 服用的药物中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
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A.Cu、O B.Cu、O、H C.O、H D.Cu、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Y2 B.X2Y2 C.X2Y4 D.X2Y
4.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
A.(b+c-a) g B.(a-c+b) g C.(a+c-b) g D.(c-a+b) g
5.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9 g B.10 g C.8 g D.3 g
6.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7.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8.将A、B、C各1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
A.1:5 B.l:4 C.4:l D.5:l
9.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m-n) g B.(m+2-n) g C.(m+2+n) D.(n-2) g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表示:①氯酸钾等于氯化钾加氧气;②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氯酸钾,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钾和氧气;③在二氧比猛的催化作用下,经过加热,每122.5 g的氯酸钾分解后可以生成74.5 g氯化钾和48 g氧气。④2个体积氯酸钾加热分解后可以得到2个体积氯化钾和3个体积氧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对于氢气、木炭和一氧化碳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B.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都作氧化剂
12、钠、镁、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时,则参加反应的钠、镁、铝原子个数比为( )
A.l∶2∶3 B.3∶2∶l C.4∶2∶1 D.6∶3∶2
13、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托盘上,天平平衡后,将铝粉放入左杯,镁粉放入右杯,充分反应后酸仍足量,如果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铝镁两种金属的质量比是:
A.24∶27 B.27∶24 C.33∶32 D.35∶36
二、填空题
14、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1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17.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18.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计算题
20、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样品12 g,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入过量的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15 g,试计算原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1、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