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分,其中1~16每题1分,17~28每题2分,并将每题的答案填入对应的表格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1.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若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
A. B.
C.
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档案材料要用碳黑墨水笔填写
B.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得到l00mL酒精溶液
D.没有密封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
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5、通电使水分解,若得到10毫升氧气,则得到氢气的体积是 ( )
A.5毫升 B.10毫升 C.15毫升 D.20毫升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
7、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8、今年,我市已开始使用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
9、以“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科技活动周拉开了帷幕。这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也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一商贩在街上出售自称可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 ( )
B、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
C、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而死
D、以水为原料来制取燃料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11、最近发布的《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及计分标准(试行)》规定,醉酒骑车将被罚款50元。各种饮用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
( )
A. CH4 B. CO2 C. H2CO3 D. C2H5OH
1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
A. 面粉 B. 蔗糖 C. 植物油 D. 木炭
13、在以下方法中,既能证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又能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方法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内,火焰熄灭
B.将CO2气体倒入装有阶梯式蜡烛的烧杯,位置最低的蜡烛火焰先熄灭
C.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CO2
D.将CO2气体倒入天平左盘的烧杯内,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
14、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1 B.2 C.3 D.6
1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 动物呼吸 B 铁生锈 C 橡胶老化 D 火药爆炸
16、据新华日报报道:2004年3月22日山西的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2名矿工遇难,10人生死不明。为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
A、闻井下气体的气味
B、保持矿井通风并杜绝一切明火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答案 |
C、井下不能有任何光亮
D、进矿井带着火把,若火焰熄灭,人应立即退出
17、将过量的铁粉投入装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里,反应完毕后过滤,在滤液里含有的溶质是 ( )
A.Fe2(SO4)3 B.CuSO4 C.FeSO4 D.H2SO4
18、在由C0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02和02的质量比为
A.2∶1 B.1∶2 C.11∶4 D.11∶7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之间的转变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同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同
D.不同的原子可相互组合成复杂的原子
20、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 ( )
A. 3:1 B. 2:1 C. 3:4 D. 2:3
21、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 )
A. H2 B. H2O C. O2 D. H2O2
2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 )
A.Na2CO3 B.K2CO3 C.KNO3 D.KOH
23、下表列出了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H2 | CO2 | O2 | Cl2 | |
气体的沸点(℃) | -252 | -78 | -183 | -34 |
相对分子质量 | 2 | 44 | 32 | 71 |
被吸附的体积mL | 4.5 | 97 | 35 | 494 |
A、气体分子中原子个数越多,气体越易被吸附
B、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C、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气体越易被吸附
D、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24、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C.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D.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25、早在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曾经忧虑地球上的氧气将会逐步耗完。后来,瑞士科学家谢尼泊通过实验试图证明凯尔文的忧虑是多余的。你估计谢尼泊所做的实验是 ( )
A. 植物蒸腾作用实验 B.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C. 生物呼吸作用实验 D. KMnO4受热分解实验
26、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鲜蛋会呼出CO2。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固体保护膜,因而可以作为鲜蛋保鲜剂的是 ( )
A.稀盐酸 B.水 C.石灰水 D.食盐
27、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氯化钠,经降温冷却析出晶体,余下的液体 ( )
A.只溶有氯化钠
B.只溶有硝酸钾
C.可以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但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可以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但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8、已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了2g甲物质,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了10g乙物质,则30℃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比是 ( )
A.甲>乙 B.乙>甲
C.甲=乙 D.无法比较
初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l-35.5 K-39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分,其中1~16每题1分,17~28每题2分,并将每题的答案填入对应的表格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答案 |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计36分。)
29、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铁原子 ; (2)n个氢氧根离子 ;
(3)+2价的镁元素 ; (4)2个水分子 .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6)乙酸__________。
30、(4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 B.氧气; C.熟石灰(氢氧化钙);D.活性炭; E.二氧化碳;F.水; G.甲醇; H.锌;(每空只填一种,不重复)
(1) 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5)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2) 可用于制造炊具; (6)____能导致人失明
(3) 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7) 可用作干电池负极材料;
(4)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8) 是最常用的溶剂;
31、.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冶炼生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2、今年初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
(1)次氯酸钠(NaClO)属于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
(2)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A.用NaOH溶液浸泡 B.用水冲洗即可 C.用NaClO溶液浸泡
33、初中化学教材“绪言”中,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会生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34、(1)经测定某生石灰(CaO)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质量的______%。
(2)某碳酸钙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假设杂质不含碳元素),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5、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变化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②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⑷要将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夜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过滤、蒸发或结晶)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15分)
37、(1) (1)有下列仪器: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蒸发皿、
E.托盘天平,请用仪器标号回答:
a.可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 b.称量固体药品时可用____ 。
c.可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____。 d.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
e.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各步操作均要用到的是________
(2) 下列是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请填写适当数字
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_ _
②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38、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二个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1)与甲装置比较,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装置和药品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的氢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填序号)。
A.导管口一有气泡就马上收集
B.锌粒加得太多
C,收集气体的试管内未装满水
(3)若将上述装置的收集方法改为__________________后,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用水和右图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分+6=9分)
39、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冶炼生铁。若要炼出1120吨含铁95%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40、由干燥的KClO3和MnO2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6.25g,把该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将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再向烧杯中依次加入水,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所剩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水的总质量的关系如下表(假定温度恒定在20℃,氯化钾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水的总质量/g | 5 | 10 | 20 | 25 |
剩于固体的质量/g | 9.55 | 7.65 | 4 | 4 |
⑴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 g
⑵实验③中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⑶求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