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化学 |
教学内容: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
【基础知识精讲】
1.燃烧通常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爆炸:指发生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燃烧,由于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重点难点解析】
本节重点是燃烧的条件;难点是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及联系.
例1 下列情况下,白磷能发生燃烧的是( )
A.白磷放入80℃的水中
B.白磷放入30℃的水中,通入氧气
C.白磷放入80℃的水中,通入氧气
D.白磷置于空气中,温度高于40℃
分析 白磷燃烧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白磷要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40℃.(A)缺少氧气,(B)温度低于40℃,(C)、(D)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解答(C)(D)
例2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A.都属于氧化反应
B.都发光
C.都需达到着火点
D.都放热
分析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这三个过程,本质上都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所以都属于氧化反应,(A)正确;缓慢氧化通常不发光,(B)错误;缓慢氧化不一定达到着火点,(C)错误;燃烧、自燃放出热量很明显,而缓慢氧化虽然也产生热量,但产生的热量不断地、随时地向周围环境散失,人们不易觉察,(D)正确.
解答:(A)、(D) .
【课本难题解答】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分析 本题应联系燃烧的条件思考.
解答:物质燃烧需满足两个条件,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用扇子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冷空气虽然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命题趋势分析】
本节的重点:“燃烧的条件”是通常考查到的知识点,多为选择、简答、填空等题型.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炎热的夏日,某化学药品仓库突然起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调查,发现仓库存放的白磷包装严重破损.试分析失火的原因.
分析 本题是广西省2000年中考题.以简答题形式考查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等知识点.
解答 由于白磷的着火点较低,又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自发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通常所说的燃烧一定( )
A.属于化合反应 B.属于分解反应 C.属于氧化反应 D.发光发热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A.只要与氧气接触 B.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C.只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下列关于激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也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产生
4.白磷的着火点为( )
A40℃ B60℃ C.100℃ D.200℃
5.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燃烧起来,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
A.立即向烧着油的锅里撒沙子并将锅离开火源.
B.马上向烧着的油泼水
C.迅速盖上锅盖,关闭火源或将锅离开火源
D.赶快把燃着油的锅离开火源
6.下列没有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败 C.酒的酿造 D.蜡烛燃烧
7.下列有关燃烧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不是
C.前者反应缓慢,后者反应剧烈
D.前者剧烈且发光发热,后者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察觉
8.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之处是( )
A.都会发光 B.都会放热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
9.下列不属于易燃物的是( )
A.硫酸 B.酒精 C.食盐 D.液化石油气
10.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B.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C.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D.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和明火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4分)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80℃的热水,并投入少量红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上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上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分的白磷.
(1)实验进行不久该同学观察到 ,而 .
(2)该同学从上述现象得出燃烧的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 ,二是要使可燃物一.
(3)该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来验证燃烧的两个条件,其实验 (填“是”或 “不”)严密,若不严密,该如何作最简单的改进? (若严密,则不填)
12.可燃物燃烧时的不同现象除了与可燃物的 有关以外,还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 和氧气的 .
13.煤矿在堆积贮存大量煤时,一定要把煤压紧并在底部装上通风设备,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驱散 .
三、简答题
14.(8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吹灭蜡烛这两种熄灭火焰的方法的原理是否相同?请加以说明.
15.(8分)水为什么可以灭火?
【素质优化训练】
1.火柴杆竖直燃烧有什么现象发生?试解释之.
2.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用细铁丝,而用较粗铁丝时,则不能燃烧,为什么?
【生活实际运用】
新买的白炽灯泡里常涂有少量暗红色的物质,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问该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知识验证实验】
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温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001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知识探究学习】
活动与探究:请到实验室里看一看,少量白磷是如何保存的?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CD 2.D 3.BC 4.A 5.C 6.D 7.AD 8.BC 9.C 10.D
二、11.(1)铜片上白磷着火,水中及铜片的红磷都未燃烧,(2)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3)不;将水中红磷换成白磷 12.性质,接触面积、浓度 13.与氧气的接触,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
三、14.不相同.前者是隔绝空气;后者是风吹带走了热量,使火焰温度降至其着火点以下. 15.因水与已燃物质接触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已燃物的温度降低,同时一部分水汽化笼罩在可燃物周围,使已燃物与氧气隔开,故可灭火.
【素质优化训练】
1.答:当火焰在下方时,火柴很快烧成灰烬,因此时燃烧的同时加热即将燃烧的火柴杆,使其温度很快达到着火点,当火焰在上方时,火焰慢慢熄灭,因此时火焰内焰温度低,火焰下方的火柴杆难以达到着火点,故火焰熄灭.
2.答:因为粗铁丝反应时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会覆盖在其表面,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并隔绝氧气,故看不到燃烧现象.
【生活实际运用】
该物质为红磷,可以与少量氧气反应,减少钨丝的氧化.
【知识验证实验】
不需要.因为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更快,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或容易造成火势蔓延).
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入体内.
【知识探究学习】
解答:在实验室里,少量白磷是保存在水中的.
因为白磷为易燃物,其着火点仅为40℃,如果白磷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它会缓慢氧化产生热量易使白磷自燃,将白磷保存在水中可使白磷与空气不能接触,从而避免了白磷的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