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总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 计算 B. 实验 C. 测量 D. 推理
3.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地被烧黑 B.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 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 D.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4.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 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 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 D. 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5. 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树“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 绝热 B. 隔水透气 C. 导电 D. 透水
6.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
A. 0. 5mL B. 1mL~2mL C. 3mL~4mL D. 5mL~6mL
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 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D. 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8.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 用水冲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9. 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面偏右时,用以称量物质,天平达到平衡时,所得数据与实际质量相比( )
A. 相等 B. 偏小 C. 偏大 D.无法判断
10.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
11. 要用托盘天平称量5. 6克的食盐,其操作是:
(1)称量前先把 放在标尺的 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指针偏向右边,可旋转左边平衡螺母,让其向 移动,旋转右边平衡螺母,让其向 移动,使天平平衡。
(2)称量时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取 克砝码放在 盘,再将移动到标尺的 克处,然后向 盘逐渐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3)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 中,游码移回 处。
12. 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该选择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通过 刻度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13.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 ,也 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14. 请把下列实验操作正确选项的题号填在横线上。
①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②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④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⑤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要朝着有人的方向。
15. 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
三、简答题
16. 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
(1)怎样得到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2)探究过程: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
比较项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得到结论 |
含氧气多少 | |||
含二氧化碳多少 | |||
含水蒸气多少 |
17. 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已破裂,请分析造成破裂的可能原因。
18. 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各举出具体两例。
19. 当空气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以致死亡。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容易积存二氧化碳气体,为保证人身安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人是否能直接进去。
20.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2)环境问题
(3)能源问题 (4)粮食问题
21. 通过本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学习,您知道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用?学习化学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
四、实验题
|
22.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 (同上)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第一单元总测试参考答案
一、1. C 2. B 3. B 4. D 5. B 6. B 7. A 8. D 9. B 10. C
二、11. (1)游码, 0, 左, 右 (2)5 , 右, 游码, 0. 6, 左
(3)砝码盒, 0
12. 20mL, 平视 , 凹液面最低处
13. 聚成水滴,不成股 14. ②④⑤
15. (1)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2)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试管底破裂
(4)污染药品
三、16. (1)用玻璃片盖上空集气瓶即可得空气;分别向两个盛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的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把水全部排出,盖好玻璃片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就得到两瓶呼出的气体。
(2)
比较项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得到结论 |
含氧气多少 |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空气中;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 | 木条燃烧不变 木条熄灭 |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多 |
含二氧化碳多少 |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 只有向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 |
含水蒸气多少 | 取两块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另一空气中的玻璃片对比。 | 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 | 呼出的气体含含水蒸气多 |
17. 可能没有预热试管或试管外壁有水。
18. 空气污染、水污染、酸雨等。
19. 点燃的蜡烛放进去若能继续燃烧,表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若蜡烛不能继续燃烧,表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人不能进去。
20. (1)②⑤
(2)④⑥⑧
(3)③⑦
(4)①
21. 略 22. (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