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秋季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命题:陈洪义 审题:徐万林)
说明:1.本试题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其答案必须填在第Ⅱ卷指定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其答案字迹必须工整、清淅。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是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材做成椅子 B.爆炸 C.食品酸败 D.冰雪融化
2.影响空气质量和主要气体污染物是( )
A.一氧化碳、氧气、氮气 B.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氨气、氮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可以燃烧 B.氢气有还原性
C.铜丝可以导电 D.水能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4.可用作战争题材影片中烟幕弹的物质是( )
A.镁 B.硫磺 C.木炭 D.磷
5.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
A.昆虫 B.液氧 C.人体 D.蔬菜
6.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管理要求的是( )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是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7.氢气可作为新型燃料的主要原因是( )
A.目前还没有大量使用,是一种新燃料 B.燃烧安全,价廉,质轻
C.燃烧放热量高、无污染、资源丰富 D.燃烧时无气味、价廉、有还原性
8.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 D.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矿泉水 C.碘酒 D.冰水
10.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D.冰块、雪花和露水的分子几乎都是水分子
11.在原子结构中不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1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3.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0:14:2
B.尼古丁中,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
C.一个尼古丁中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D.尼古丁的式量为162
1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5. 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作用有①搅拌,②转移固体,③搅拌,加速热量散失, ④引流,其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16.下列物质中均含有M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MH3 ②M2 ③MO ④X ⑤HMO3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
A.M2O B.MO2 C.M2O5 D.NaMO3
17.自来水厂拟用一种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在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5 D.+6
18.已知X和Y两元素可形成X3Y2型化合物,且X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能是( )
A.2 8 6 B.2 8 5 C.2 4 D.2 8
1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制氧气,下图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质量分数隨瓜时间变化的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20.有下列物质:①CaSO4 ②KMnO4 ③NH4NO3 ④K2MnO4 ⑤CaS ⑥NH4HCO3 ⑦Mg(NO3)2 ⑧CaSO3其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
A.①和⑧、③和⑦ B.⑤和⑧、②和④ C.③和⑥、③和⑦ D.⑤和⑧、③和⑥
第Ⅱ卷(共60分)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二、填空题(21-24题,每空1分;25-27题,每空2分,共26分)
21.有一诗人赞美贵州茅台酒曰: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尽管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道出了分子的一种特性,即 。
22.从宏观角度分析,水是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是 构成。
23.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故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 火焰。
24. 烹调时,不小心食用油在锅里着了火,熄灭它,最简单的方法是
,这种灭火原理是 。
25. 比较下列三种粒子的结构:
相同点:① ;② 。
不同点:① ;② 。
26.解释中相关阿拉伯数字的意义:“3”: ;“6”: ;“2”: ;“4”: 。
27.常用水银、酒精作温度计的填充剂,而不用水作填充剂是因为
。
三、实验题(共10分)
28.有下列装置仪器:
请回答问题:
(1)(3分)请写出仪器名称:B ;E ;H
(2)(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填字母,下同)。
(3)(5分)用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可能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用这些仪器组装的简易装置能象启普发生器那样隨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吗?若不能,请你在现有仪器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可添加或改进个别仪器)。答:
。
四、推断题(共15分)
29.将紫色固体A加热得到固体B和C,同时得到无色气体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能使木条重新燃烧,把C加入另一种白色固体E中,混合加热,又能得到D,并得到白色固体F。
(1)(4分)请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 ;C ;D ;F ;
(2)(2分)写出A→B+C+D的文字表达式: ,
此反应属于 反应。
(3)(1分)C在E→F过程中的作用是 。
30.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的原子易形成与A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B+,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相等,且最外层电子与K层电子数之和占C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1/3,D元素的核电荷数比B元素的核电荷数多6。试回答下列问题:
(1)(4分)请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2)(2分)A元素与C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合价分别为 、
(3)(2分)B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五、简答题(共3分)
31.现有三瓶无色透明的气体分别是氮气、氧气、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体积比为2:1),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辨别这三瓶无色气体。
六、计算题(共6分)
32.硝酸铵[NH4NO3]和尿素[CO(NH2)2]是常见的两种化学肥料,它们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某农厂主拟在其农田每公顷施用10 Kg硝酸铵补充氮元素,若改用尿素每公顷需施用多少千克?
初中三年级秋季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C | D | B | D | C | B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D | D | D | A | B | D | B | C | C |
二、填空题
2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2.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原子和氧原子
23.21%、剧烈、蓝紫色
24.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25.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相同
不同点:核内质子数不同、带电荷情况不同
26.3个硫酸根离子、+6价的硫元素、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一个硫酸根离子含有4个氧原子
27.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28.(1)A、B、E、F、G、H (2)A、B、C、E、F、G (3)略
|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3)催化剂
30.(1)O、Na、Mg、Cl (2)-2、+2 (3)NaCl
31.将带火星的分别木条伸入三个集气瓶,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体积比为2:1)
32.解:在NH4NO3中:N%==
=35%
在CO(NH2)2中:N%==
=46.7%
设用尿素每公顷需施用x,则有:
10 Kg×35%=46.7%x 解得x=7.49 Kg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