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科:化学 |
| 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 |
【基础知识精讲】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能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冷却时可变为雪花状固体,这种固体通常称为“干冰”.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来灭火.
3.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CO2+ H2O=H2CO3,H2CO3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H2CO3
CO2↑十 H2O
4.二氧化碳可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此反应灵敏,常用来检验或鉴定CO2,但吸收CO2最好用强碱(如:NaOH)溶液.
【重点难点解析】
例1 为区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种无色气体,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 加入水 C.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燃着木条实验
分析 本题实际上是要求用一种方法区别四种气体.(A)无法区别;(B)(C)只能找出CO2;只有(D)才能将四种气体都区别开来,一因为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在二氧化碳中熄灭,而氢气则可被点燃.
解答 选(D)
例2 某纯净气体依次通过图5- 4装置时,可看到如下现象: A瓶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管中黑色炭粉逐渐减少,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该气体的名称,写出A、B、C各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5-4
分析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有多种,如HCl、CO2、SO2等,但又能与碳反应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就只有CO2.
解答 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各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O2+
H2O
H2CO3
B. CO2+
C
2CO
C.CO2
十 Ca(OH)2
CaCO3↓+ H2O
例3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连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的质量(n)的关系如图5-5所示.试回答:A点表示的意义是 ,B点表示的意义是 .

图5-5
分析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开始发生的反应是CO2十Ca(OH)2
CaCO3↓+H2O,当Ca(OH)2反应完毕后,发生的反应为CaCO3+CO2十H2O
Ca(HCO3)2直到CaCO3全部反应完才停止反应.
解答 A点表示Ca(OH)2全部反应完,生成的CaCO3最多;B点表示CaCO3刚好溶解完毕.
例4 某固体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体X,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产生白色沉淀B,B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气体X,气体X能与炽热的A反应生成气体Y.判断A、B、X、Y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本题是一道物质的推断题.首先找突破口,先断定一种物质,再推断其它物质.根据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B,断定X为CO2,B为CaCO3,于是A为C,Y为CO.
解答 A为C,B为CaCO3,X为CO2,Y为CO,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O2
CO2
CO2 + Ca(OH)2
CaCO3↓+ H2O
CaCO3
CaO + CO2↑
C+CO2
2CO
【难题巧解点拨】
例1 已知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该混合气体5g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完全反应后,再把导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求所得沉淀的质量?(提示:
CO+ CuO
Cu+CO2)
分析 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CO2的质量为y,列方程组求出x、y,再求CO2的总质量(生成的CO2十原来的CO2),最后求生成的CAco3质量.
解 根据最后生成的CaCO3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建立关系.
设生成的CaCO3质量为x
C - CaCO3
12 100
5g ×64% x
这样求解要简单得多
例2 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炭完全氧化,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测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 这是一道无数据计算题,设炭的质量为x,CaCO3的质量为y,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求出CO2的质量(含x、y的代数式)。也就得到了CO2的总质量
由题意列方程
解方程求出x、y的比;
再计算
=?
解 设同上
C + O2
CO2
CaCO3
CaO+CO2↑
从上述方程式和题意可知,单质C结合的氧元素质量与CaCO3中CaO的质量相等
所以有x×
=y×![]()
所以
=
=![]()
即炭的质量分数为17.4%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牙膏的配料中加入了纯度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用石灰石为原料经分解、化合等反应精制而成(提示: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本题为联系生产实际问题,依题意可设计三步反应:锻烧石灰石生成石灰;生石灰溶于水得熟石灰;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得高纯度的轻质碳酸钙粉末.
解答
CaCO3
CaO + CO2↑ CaO
+ H2O
Ca(OH)2
CO2 + Ca(OH)2
CaCO3↓ + H2O
例2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后加热到800℃左右,得到一种外现似金子的药金,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解答本题可借用“相似类推”,ZnCO3与CaCO3类似,Cu2O与CuO类似,以旧知识迁移应用于新知识.
解 ZnCO3
ZnO + CO2↑
2ZnO + C
2Zn + CO2↑
2Cu2O + C
4Cu + CO2↑
例3 要制得7吨生石灰,需要燃烧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石灰石多少吨?(杂质不参加反应)
分析 此反应属含有杂质的计算题,可先求出需要CaCO3的质量,再折算成石灰石的质量.
解 设需要的CaCO3质量为x
CaCO3
CaO + CO2↑
100 56
x 7吨
=
x=12.5吨
所以需石灰石的质量为12.5吨÷(1-5%)= 13.2吨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铜器生锈 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空气液化制氧气 D.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变成“干冰”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 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星熄灭,则集气瓶中一定不是( )
A. CO2 B. H2 C.O2 D.N2
4.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毫升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CO2气体,然后一支加热,另一支撒入少量活性炭,其颜色变化为①红一紫一无;②紫一红一紫;③紫一红一无;④无一红一无;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鉴定CO2气体常用( )
A.燃着的木条 B.澄清石灰水 C.水 D.紫色石蕊试液。
6. 下列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有可燃性
B.能溶于水,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C.溶于水、水溶液有酸性,有毒
D.难溶于水,无毒,有可燃性
7. 在下列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的是( )
A. 氯酸钾受热分解 B.碳还原氧化铜
C.水通电分解 D.碳酸钙高温分解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汽水是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在水里制成的
D.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属于氧化物
9. 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
A.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 D.毒害农作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瓶里,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
B.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必须密闭放置, 否则石灰水会变质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该物质一定是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
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二、填空题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其中CO3-2部分是 ,叫做 根.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 剂,遇酸变___________色.
12.如图5-6是CO2性质的实验,看图回答:(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哪些现象?(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证明CO2具有什么性质?

图5-6
13.向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不断通入CO2,烧杯中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大量的 ,由于它不能供给 ,所以在进入菜窖前,必须先用灯火试验.
15.高温般烧物质A,可得到一无色气体B,B溶于水生成C,将B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红色,加热该溶液,又得到B,将B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A,试推断:
A ,B ,C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素质优化训练】
16.将一定质量的CaCO3和Cu粉置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灼烧使其完全反应.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的质量不变,则容器中的Cu和CaCO3的质量比是( )
A.11∶4 B.20∶14 C.16∶25 D.44∶25
17.把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按图5-7装置起来.过一段时间,打开夹子,往瓶子里注入清水,使气体排入试管.观察到试管里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里释放出来的 。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缘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图5-7
【生活实际运用】
18.以下是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出的测定某地窑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2)(3)中若还需其它实验物品可任选]
(1)从下列器具中选择最合适的器具采集地窑中气体样品,应选用( )
A.250毫升普通烧杯 B.250毫升普通集气瓶
C.250毫升塑料袋 D.250毫升有刻度的集气瓶
(2)试简述用(1)中所选择的最合适器具去采集地窑中气体样品的实验操作.
(3)试简述测量该气体样品中CO2体积分数的操作方法.
19.把鲜蛋浸在石灰水之中,可保存半年不变质.为什么?
【知识验证实验】
点燃如图所示的两支蜡烛,然后用一只大烧坏罩上,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解释这一现象.

【知识探究学习】
无数据计算:化学计算中经常碰到无数据的计算题,看似无从下手,实际上在题中已给予了某些等量或守恒关系,只要挖掘出这些隐含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取若干克木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使碳酸钙完全分解,木炭完全氧化.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求原混合物中木炭和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A 2.D 3.C 4.C 5.B 6.B 7.C 8.B 9.B 10.B
二、11.H2CO3 原子团 碳酸 指示 红 12.(1)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逐渐熄灭;(2)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13.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14. CO2 呼吸 15.CaCO3 CO2 H2CO3 CaCO3
CaO+CO2↑ CO2+H2O=H2CO3
Ca(OH)2+CO2=CaCO3↓+H2O
【素质优化训练】
16.D 17.CO2 Ca(OH)2+CO2=CaCO3↓+H2O
【生活实际运用】
18.(1)D;(2)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在地窖里倒掉,然后盖上玻璃片;(3)将集气瓶倒立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瓶口与液面相平,溶液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就是二氧化碳的体积
19.鲜蛋是有生命的,和动物一样在不停的呼吸.蛋壳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小孔,若把鲜蛋浸入石灰水中,鲜蛋呼出的CO2从小孔中逸出,立即与石灰水中的Ca(OH)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封闭了小孔,阻止细菌进入蛋里,故可使鲜蛋不易变质
【知识验证实验】
现象:高处的蜡烛先熄灭,低处的蜡烛后熄灭.解释:尽管反应生成了CO2,但是热的CO2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而在烧杯中上升,使得高处的蜡烛缺氧而先熄灭.
【知识探究学习】
解答:分析:①生成CO2的质量来源于两个方面,木炭氧化成CO2和碳酸钙分解的CO2;②等量关系.设混合物中C和CaCO3的质量分别为x和y,则
C + O2
CO2 CaCO3
CaO+CO2↑
12 44 100 44
x
y
![]()
∴x+y=
+
∴x∶y=2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