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初三绪言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2014-5-11 0:30:03下载本试卷

初三绪言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例题精选】:

    例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冰融化成水               D.电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分析: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物质发生变化以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见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有难溶于水的新物质碳酸钙生成。蜡烛燃烧时,如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会现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则可以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以上现象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冰融化成水和电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A、B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D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本题正确答案是A、B。

    注意:伴随化学变化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有无化学变化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现象并不是判断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

    例2(1)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哪些方面?

    (2)如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A.镁和氧化镁               B.水和白醋

    C.金刚石和玻璃                D.碳酸钙白色粉末和食盐

    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总之不需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仅由人的感管或某些仪器可以测定的性质就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2)以下各组物质均可根据它们的某些物理性质来鉴别。

    A组可根据物质的颜色来鉴别。镁是银白色的,而氧化镁是白色的。

    B组可根据物质的气味来鉴别。水无气味,而白醋具有特殊的气味。

    C组可根据物质的硬度来鉴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物质,可以切割玻璃。

    D组可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鉴别。碳酸钙不能溶解于水,而食盐可以溶解于水。


    例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发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有氧化镁生成

    分析: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是伴随化学变化会产生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一般可以凭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至于放出的气体或产生的沉淀是何种物质,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推理、确证,这属于实验得出的结论。本题中的A、B、C选项均属于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所产生的现象,而D则属于实验得出的结论。

    本题正确答案是D。

    例4某学生分两步进行实验:①将硫和铁在研钵中研磨;②研磨后的混合物在加热时产生剧烈的发光现象。证明实验①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方法是             ;证明实验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分析: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证明实验①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磁铁吸附铁和硫的混合物,原有的铁粉将被吸附,剩下的淡黄色粉末都是混合前的硫。说明这个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再用磁铁吸附加热后的固体,没有或只有少量反应完的铁粉被吸附,说明铁已跟硫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说明:铁+硫硫化亚铁,其中铁粉是灰黑色的,硫粉是淡黄色的,硫化亚铁是黑色的。

    例5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              ;②熔点             ;③密度             ;④颜色             

    分析:用小刀就可以将某种金属切下一小块,说明该金属的硬度小。该金属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它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说明该金属的熔点较低,同时也说明它是白色的。金属小球浮于水面上,则说明该金属的密度比水小。

    通过分析题中所给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某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有能力,能否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体质。

    本题正确答案:①小;②低;③小(或比水小);④银白色。

    例6某学生使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上,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这样称得的食盐质量为15.5克(1克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操作,这些食盐的质量为:
    A.15.5克     B.15.0克     C.14.5克     D.14.0克

    分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调零后,应当“左物右码”,而该学生误将样品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此时读数为15.5克,则砝码质量=食盐质量+游码质量,故食盐的质量应为15克-0.5克=14.5克。

    本题正确答案是C。

【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但物质的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变化时只要有发生放热等现象产生,这个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2、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其中制造青铜器的最早历史年代是:

    A.春秋战国      B.商代           C.原始社会      D.解放后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    B.氮气难溶于水

    C.水在4℃时密度最大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4、下列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水和冰                   B.镁带和氧化镁

    C.木材和木炭               D.铁矿石和铁锈


    5、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6、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的灯焰上,待1秒~2秒钟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7、用托盘天平称量5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是:
    A.减少砝码                    B.添加粗盐

    C.减少粗盐                    D.调节平衡螺母


    8、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9、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制造业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

    A.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      B.制井盐、烧碱、盐酸

    C.造纸、制黑火药、烧瓷器      D.制硫酸、氮肥、磷肥


    10、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A.倒回原瓶                    B.倒入废水池子里

    C.原地抛弃                    D.放入指定容器里


二、填空题:
    1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所究物质的                    等。学习化学,既可提炼出自然界里              的物质,还可制造出自然界里             的物质。

    12、化学变化又叫         ,其特征是        ,常伴随的现象有                                     等,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       

    13、加热      色有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渐渐变为          色,试管口有         生成,产生的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        ,证明是         

    14、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时,瓶盖应          放在实验台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         。若实验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毫升液体。

三、简答题:

    15、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糖和食盐:                

    (2)白酒和食醋:              

    (3)面粉和洗衣粉:                

    (4)铁片和铝片:              

四、竞赛和趣味题:

    16、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商代就会                    就会冶铁炼钢;而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中与化学知识联系密节的两项是                  

    1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的是        

    A.电灯发亮                    B.镁条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受热变成炭;

    E.白糖熔化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H.卫生球消失


    18、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风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气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19、用托盘天平称量一药匙食盐的质量。有下列操作:①将游码移到零刻度;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④称量食盐和烧杯的质量总和;⑤记录。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序号可以重复)           

    20、动手做一个小实验,看谁观察得仔细。填空:

    (1)蜡烛上的蜡是             态,中心有条         

    (2)点燃蜡烛,顶端熔化成       态,烛芯口吸有熔化的     ,进一步变成      态,最后燃烧产生明亮的        

    (3)在燃烧过程中,蜡烛的长度逐渐      ,同时有          泪流下,流下的    泪又       起来。

    (4)在烛火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或水杯),烧杯内壁会有一层薄       生成。

 

【答案】:

    1、B       2、B       3、A      4、A      5、B

    6、A      7、C      8、C      9、C      10、D

    11、实验;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原本存在;原来并不存在。

    12、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放热;发光;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物理变

       化。

    13、绿;黑;无色液滴;变浑浊;二氧化碳。

    14、细口瓶;倒;紧挨着;1~2毫升。

    15、(1)味道;(2)气味;(3)水溶性;(4)密度(或硬度)

    16、制造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造纸;制火药。

    17、A、E、F、H、B、C、D、G

    18、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能溶解碘、酚酞;易燃烧;气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9、①②③⑤②④⑤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