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基础练习2

2014-5-11 0:29:54下载本试卷

课时2 燃烧与灭火(2)

 

自学导航

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爆炸的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爆炸是在    的空间内,    的燃烧,短时间要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    ,就会爆炸。

3.写出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tubao11.jpg (8709 字节) yubao4.jpg (9993 字节) tubao7.jpg (10178 字节) tubao3.jpg (9981 字节)

tubao9.jpg (8476 字节) tubao5.jpg (10012 字节) tubao8.jpg (10404 字节) 001.jpg (6762 字节)


­4.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各举2例。

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  ___ 隔离,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     _隔离,如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大量的冷却剂去冷却燃烧物,使燃烧物的温度___      __________.

   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它方法:如                           

5.请你以“当火灾发生时……”自编自演一片段。(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

6.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范雨同学放在操场上的自行车车胎突然爆炸了,请你分析原因?你还能举出这种变化的爆炸例子吗?

指点迷津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①家用电器线路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                

②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着火。    ­­  ­­       

④档案室、图书室失火。__________

⑤大片森林发生火灾。   _____

思路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在灭火的原理与生活中灭火的方法之间建立联系,注意方法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实际损失等。"家用电器线路老化发生火灾"要关掉电源再用湿布盖灭;"炒菜锅中食油起火"要盖上锅盖端离火焰;"在实验室酒精在桌上着火"要用黄沙或湿抹布盖灭;"档案室图书室失火"要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森林发生火灾时"要设置隔离带将可燃物与燃烧区隔离.

基础评价

1.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  )

①酒精 ②白磷 ③氢气 ④石灰 ⑤食盐

⑥液化石油气 ⑦硫 ⑧镁带

A.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⑥⑧

C.只有①②③⑥⑦⑧ D.全部都是

2.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       (  )

A.降低白磷的温度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物质

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

3.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4.下列气体分别和氧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         (   )

A.CH4 B.H2  C.CO  D.CO2

5.装汽油的油罐车,最适宜贴的图标是      (  )

tubao9.jpg (8476 字节) 004.jpg (6751 字节) 017.jpg (7664 字节) tubao5.jpg (10012 字节)


   A       B       C        D

6.常见的灭火器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种。

7.杰克用铜丝编织成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__________ _

8.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 ,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  )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  )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  )

④封闭房门         (  )

⑤迅速转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

⑥跳楼           (  )

9.南极科考队去南极考察,在路上遇到了暴风雪,把火柴弄丢了.在南极冰天雪地的世界里,没有火柴怎样生火呀?于是,有一位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火呢?

拓展探究

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住房室内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上网查找一些火灾时的安全逃生知识。

化苑漫步

可以玩的"爆炸"

在硬封面的精装书籍中,夹几颗小粒、干燥的碘化氮,当用力将书合起来时就可发出“卟”“卟”的响声。这是因为碘化氮不稳定,稍受压力立即分解而发生爆炸,发出声响。因为用量很小,火柴头大小的一粒碘化氮可分割成五六个小粒来做表演,所以尽管是爆炸,但仍然是一种没有危险的小爆炸。 碘化氮可按下述方法制取:在一个带塞的瓶中盛一些浓氨水,放一些碘的晶体进去,放置一小时左右,碘片和浓氨水就会慢慢发生反应。产生的碘化氮是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晶体,安详地躺在浓氨水下面。因为浓氨水有强烈的挥发性,所以放置时要将瓶塞塞好。 使用碘化氮之前,用角匙把它从浓氨水中取出,放在疏松的纸上吸干,乘潮湿的时候将大粒分割成小粒,放在纸上干燥。要注意的是,这种物质一经干燥,就会一反“温和”的脾气,表现出火爆性格的本性:当有硬物接触或轻轻敲打时,就会有小小的爆炸产生,同时放出碘蒸气。如果夹在书本里,就可作精彩的表演:如果洒几粒在地上,人踩着是也会“卟、卟”作响,没有思想准备时,还真会吓一跳。 虽然这个实验没有什么危险,然而仍要注意安全。干燥时,小粒碘化氮之间相隔远一些;表演结束后,要把未用完的干燥的碘化氮全部炸完,不能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