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初三化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试卷

2014-5-11 0:30:04下载本试卷

初三化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试卷

(自然科中的化学)

1.甲试管装有1 0mL的水,加入3g硫酸铁并充分搅拌后,发现试管下端有部分沉淀。若将上层溶液倒4 mL到乙试管,则下列何者为甲、乙两试管中硫酸铁的浓度比?  (  )

 (A)3:4  (B)2:3 (C)1:1  (D)3:2

2.聚乙烯(PE)材质的保鲜膜与聚氯乙烯(PVC)材质的雨衣,都含有下列哪一种元素?  (  )

 (A)碳  (B)硫 (C)氧  (D)氮

3.下列有关等重的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比较,何者正确?  (  )

 (A)密度:冰>水>水蒸气

 (B)分子数目:水>冰>水蒸气

 (C)分子本身的体积:冰>水>水蒸气

 (D)分子的自由移动程度:水蒸气>水>冰

4.有一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只放出α射线(α一)。下列何者为原子核衰变后之Z原子核?( 之左上角数字为该X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左下角数字为该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  )

 (A) (B)  (C) (D)

 5.小瑜将绿豆放入空量筒中,轻敲量筒后,绿豆堆积到量筒刻度约为65mL处。之后,小瑜把40mL的水,倒入盛绿豆的量筒中,而水面的刻度到达87mL处。若绿豆皆沉在水面下,则此堆绿豆的体积大约为多少mL?  (  )

 (A)22(B)4 7 (C)65(D)87

 6.公寓突然发生火灾,由五楼厨房起火燃烧,六楼冒出浓烟。下列何者为四楼住户最佳的逃生方式?  (  )

 (A)以湿布掩住口鼻,在原地等待救援

 (B)以工具打破窗户,直接跳楼逃生

 (C)由楼梯迅速往一楼的方向逃生

 (D)采低姿势往顶楼的方向逃生

7.小柏取一锥形瓶装置及溶液如图(一),将瓶口用软木塞塞紧使溶液不会漏出,再将锥形瓶倒转使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如图(二)。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叙述何者正确?  (  )

 (A)混合后会产生沉淀

(B)混合后会产生气泡

(C)混合后溶液变为红色

(D)混合后总质量大于混合前

8.有关空气的主要组成及其特性或用途如图(三)。下列有关其化学式的表示,何者正确?  (  )

 (A)甲的化学式是N2

 (B)乙的化学式是CO2

 (C)丙的化学式是Kr

 (D)丁的化学式是He

 9.某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四)所示。下列有关此分子的叙述何者错误?  (  )

 (A)此分子称为甲烷

 (B)此分子的分子式是CH4

 (C)此分子在常温下点火易燃烧

 (D)此分子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1 0.物质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何者带正电?  (  )

11.电解水的装置如图(五)所示,甲、乙两试管分别收集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有关两试管所收集到的气体,下列叙述何者完全正确?  (  )

 (A)甲试管可收集到氢,其体积约为乙试管气体的一半

  (B)甲试管可收集到氧,其体积约为乙试管气体的一半

 (C)甲试管可收集到氢,其体积约为乙试管气体的两倍

  (D)甲试管可收集到氧,其体积约为乙试管气体的两倍

12.浩文测试一种无色水溶液。当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水溶液呈无色,放入大理石则产生气泡。下列何者最可能为此水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氯化氢  (D)氯化钠

13.下列各物质中,何者所含的氧原子数为一莫耳?

  (原子量:H-1,C-1 2,0—1 6)   (  )

  (A)180克的C6H1206

  (B)44克的CO2

  (C)3 6克的H2O

   (D)1 6克的O2

根据下列的资料,回答1 4~1 5题

小宁在讲台上放了一个玻璃瓶,瓶中装了半瓶的液体,又从口袋掏出两粒灰色的小颗粒和一个尚未吹开的气球,他把灰色的小颗粒投入瓶中,立即将气球的开口端套住瓶口,再用橡皮筋拉紧,如图(六)所示。不久,大家就看到气球膨胀起来了,如图(七)。

14.根据选文的资料。如果小宁口袋中掏出的灰色小颗粒是锌粒,则下列何者最可能为玻璃瓶内所装的液体?  (  )

 (A)氨水  (B)双氧水 (C)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

l5.下列何者为图(七)气球会膨胀起来的主要原因?  (  )

  (A)反应使瓶内的水变成水蒸气

  (B)反应使气球的材质改变而膨胀

  (C)反应产生的热量使瓶内的空气膨胀

  (D)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的压力增加

根据下列的资料,回答1 6~1 7题

  久旱不雨,地面严重缺水时,人们常用人造雨的技术增加降雨量。当有锋面过境,低压笼罩或台风接近时,是实施人造雨作业的良好时机。造雨的方法随云的性质而不同:在O℃以上的暖云内可撒播盐粒,盐粒会吸收水分,使其周围的小水滴向它靠拢,迅速变成大水滴,最后成为雨滴掉下来;在0℃以下的冷云中可撒播干冰,干冰会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以致云中的水气或水滴迅速冻结成冰晶,并使附近的水气以它为核心而凝结,如此不断增大其体积,最后形成雨滴降落地面。此外也可使用碘化银,将它撒播在云层或在高楼上焚烧,碘化银的蒸气在0℃以下的云层中会形成微粒,产生类似前述冰晶的效果。根据专家评估,经由以上技术最多只能增加1 O%~1 5%的降雨量。

1 6.根据选文中的资料。在人造雨的作业中,不适合使用下列哪一种物质?  (  )

 (A)液态碳氢化合物(C6H14)

 (B)固态二氧化碳(CO2)

 (C)氯化钠(NaCl)晶体

 (D)碘化银(AgI)晶体

1 7.根据选文的资料。下列何者为目前人造雨技术所应用的原理?  (  )

 (A)使云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

 (B)促使地面水分蒸发以增加云量

 (C)使云的高度上升以降低其温度

 (D)将云块驱赶到集水区域的上空

●化学答案

1.C 2.A 3.D 4.A 5.B 6.C 7.A 8.D 9.D 1 O.C 1 1.B 1 2.C 1 3.D 1 4.C 1 5.D l 6.A 1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