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初三化学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

2014-5-11 0:30:04下载本试卷

初三化学第一章(空气氧)测试题(A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研磨胆矾  B、动植物呼吸  C、冰雪融化  D、工业制氧气

2、下列情况能够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1)  粉尘和气体 (2)空气与土壤,长期接触  (3)呼吸作用所释放的气体 (4)汽车排放的尾气

A、(1)(2)  B、(2)(3)  C、(3)(4)  D、(1)(4)

3、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白烟的,在军事上可用作烟雾弹的是(  )

A、碳   B、硫    C、磷   D、镁

5、下列图式所表示的不是氧气的用途的是(   )

     A       B       C     D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1)装药品(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固定装置(4)加热(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3)(2)(4)(5)  B、(1)(2)(3)(4)(5)

C、(3)(1)(2)(5)(4)  D、(2)(1)(3)(4)(5)

7、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这是因为(   )

A、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B、可溶于水,比空气轻

C、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D、可溶于水,比空气重

8、检查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瓶中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9、下列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剧烈氧化的变化是(  )

A、腐烂 B、白磷自燃 C、钢铁生锈  D、汽油燃烧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B、缓慢氧化,自燃,燃烧以及由燃烧引起的爆炸都属于氧化反应

C、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不变

二、填空题

1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氮气约占   ,氧气约占   

12、有三瓶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能指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1)镁带的燃烧                  (     )

(2)木炭的燃烧                  (     )

(3)加热碱式碳酸铜 

                         (     )

(4)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

                          (     )

14、某同学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做了如下的实验,

过一段时间该同学发现     燃烧了,从

而说明可燃烧的条件为:

(1)               

 

(2)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2)此实验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收集完毕应先           ,然后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16、氯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白色固体,区别两种固体可以采用       方法。

17、某同学为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收集了两瓶氧气,并作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帮助这位同学填写完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色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并放出  

生成一种  色并有    气味的   

   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放出    ,生成一种        

18、推断题

 A、B是黑色固体,C、D是白色固体,E、F是无色固体。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C  A——→D+E   B+E——→F 根据上述关系确定:

A、    B、      C、     

D、    E、      F、     

19、将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向乙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三支试管,其中产生氧气最多的是      ,产生氧气最少的是     。产生氧气的速度最慢的是    

20、                 如图:将红磷点燃,放入钟罩内,

塞紧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1、简答题

有人说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水是化合反应,食盐水蒸发后得到食盐和水蒸汽是分解反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序言  第一章(空气 氧)测试题 (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污染的是---------------------------------------------------------------(    )

(1)水源污染(2)大气污染(3)噪声污染(4)三项都存在

A、(1)(2) B、(2)(3)  C、(3)  D、(4)

2、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腊熔化,水结成冰     

B、菜刀生锈,食物腐败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高温下铁变成铁水

D、电灯通电后发光,镁带燃烧

3、汽车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读出量筒内

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药品C、熄灭酒精灯D、液体体积数

5、人类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B、氧气可支持燃烧,即具有可燃性

C、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6、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各瓶混合气体中(V表示体积),无明显变化的是(   )

A、VN :VO =1:4   B、VO :VN =1:4 

C、VN :VO =1:4   D、VH :V稀有气体=1:4

7、日常生活中的物质:①酒精②食盐③食油④液化石油气⑤面粉

⑥味精,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A、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8、在盛满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冷却后使瓶内压强明显降低的物质

是 (   )

①铁②碳③硫④红磷⑤镁带

A、②③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C、化学元素变化和化学反应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D、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10、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12、使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稳,视线与      保持水平。

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照明弹的反应原理            ,(   )

(2)实验室用紫黑色固体受热制氧气

                     , (   )

14、下列氧气的用途体现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15、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氧气,西欧古代最早称氧气为“火气”,而我国古代称氧气为“养气”根据这两个词说明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16、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如下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7、赛跑发令枪中的“发令纸”被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    

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6.4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称完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质量为   克。

19、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制氧气,老师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盛了半盆水,用罐头瓶装满水收集气体,用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的氯酸钾为原料,由于仪器不够用,老师又向某科研所借来了些仪器,让同学自己选。

(1)请你帮助同学们选取出还需要的仪器         

(2)同学们收集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瓶口应向    ,放置在桌面上,老师让同学们看了看,又闻了闻,同学们直摇头,其原因是氧气             。

老师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木条      ,说明氧气具有   性。

18、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色的粉末变成  色使管内壁上出现   ,生成的无色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    ,放出   ,生成一种     

19、某一绿色粉末A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B、C、D三种物质。在常温下,三种物质的状态各不相同,其中B的状态与A相同,C是一种气体,它可由黑色固体单质E在无色气体F中充分燃烧制得。试推断:A     B     

C      D     E     F     

20、如图所示:A、B两瓶内固体燃烧完毕后,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此现象说明了解情况                   ,

试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

21、专用仓库要求控制空气内氧气的含量,需要对库内空气取样检查,你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从仓库内取出气体试样?请说明需要的仪器和操作方法。

序言  第一章(空气 氧)测试题(C)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加碘食盐  B、无铅汽油   C、无氟冰箱   D、环保饭盒

2、下列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有可能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做床,金做马。《红楼梦》             

B、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宗一堆草没了。《红楼梦》

C、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D、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        B、        C、       D、

4、喜马拉雅山顶上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A、大于21%    B、小于21% 

 C、等于21%    D、无法确定

5、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

A、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    B、用铝作导热材料

C、汽油作燃料         D、镁作照明原料

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转化变为臭氧(O3),此变化可

表示为3O2通电 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与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

C、此反应既是分解反应又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的条件是放电

7、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含碘食盐不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8、国外最近开发出一种水果保鲜技术,在3℃潮湿的条件下,通过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在水果的贮藏过程中,释放出乙烯(C2H2)它能催熟水果,转变为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压水银灯是反应条件    

B、光化学反应中乙烯是催化剂

C、乙烯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

D、乙烯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   

9、已知物质的着火点为T,假定

该物质在空气中失火,则下列图      A   B

中各点可以灭火的是(  )           C

A、A点和D点  B、A点和B点       D

C、D点和C点  D、B点和D点

10、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现有M克混合物且二氧化锰占20%,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二氧化锰的含量占残留固体的25%,此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M/2     B、M/3    C、M/4    D、M/5

二、填空题:

11、以下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是:

⑴汽油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⑵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天然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⑶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

           

⑷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12、如果把自然界中溶解在水里的气体都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小于78%,说明氮气和氧气二者相比较    更易溶于水。

13、某固体粉末与氯酸钾混合共热,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明显加大,由此得出粉末在该反应中     催化剂。(填“一定是”“可能是”“不是”)

14、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

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木条的燃烧,且

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是             

15、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Mg+N2---Mg3N2,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氮化镁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16、火柴头上主要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火柴盒两侧的磨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1)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滑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

(2)  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  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杆着火。

请写出(1)(2)(3)三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3)                 

17、存放易挥发可燃物质仓库门口贴有如图

所示的标志。试从燃烧的条件说明两点理由:

                     ,

                     

18、如图所示:

(1)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现将瓶内装满水,

氧气从  端进入。

(2)  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实验时,

水应从   端进入。

(3)  若用此装置收集比空气小的气体,

装置应该             

19、某同学如右图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中部有一可以左右移

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

璃管口与空气相连,实验开始前活塞在5厘米处。

(1)  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             ,活塞向(左、右)  移动。

(2)实验结束,恢复至室温,活塞应停在    厘米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20、雷利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它曾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装有铜屑的烧红的玻璃管中,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的氮气密度是1.2572g/L。

方法二:将氨气通过灼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测得氮气密度为1.250g/L。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测得氮气密度不同,你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1、如图所示:空瓶A连接玻璃弯管B,并在B中装有少量的红墨水。A瓶中套一只大试管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的氧气,用胶塞塞紧。弯管中的水面相平,实验开始时,将燃烧匙中的硫点燃,迅速插入试管中,试回答:

(1)实验开始时,弯管内液面的变化是           

(2)如果试管底部是漏的,则装置至室温后,弯管内的液面变化      ,如果把硫换成磷,且试管底部是漏的,则装置至室温后,弯管内的液面变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