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中的十类“陷阱”
一、 情境陌生 浸有氯化钠溶液 载玻片
的石蕊试纸
1、 如付图所示:把一条红色石蕊试纸(将试纸浸在
紫色石蕊和酸的混合溶液中,再晾干即成)用氯化
钠溶液浸湿,贴在载玻片上,在6伏电源的两端各
连上一段细碳棒(或铅笔芯),让碳棒在纸上移动。
连接阳极的碳棒可以写出白字,而连接阴极的碳棒
可以写出蓝字(注意:两根碳棒要同时与试纸接触)。
请看信息: 电池
NaCl + H2O→NaOH + Cl2↑+ H2↑,NaOH可使紫色石蕊变蓝并且可以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Cl2具有漂白作用,可使有色物质褪色。请你回答:
(1)阳极产生的物质是 ,产生白字的原因是 。
(2)阴极附近有 溶液,你判断的依据是 。
(3)你认为阴极产生的气体是 ,如何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2、金属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工业上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需把浓硝酸用等体积水稀释成稀硝酸再与铜反应。试简答:
(1)用稀硝酸而不用浓硝酸的原因:
(2)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考虑、设计制取硝酸铜的最适宜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铁与稀硝酸的反应皆为放热反应且生成物中一定有硝酸铁与水生成,另外还有一种还原产物视具体情况而定。铁在热的稀硝酸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2O,而在冷的稀硝酸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O,但溶液更稀时,其主要还原产物是NH4+。请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另外,Fe3+在中性溶液中可与单质Fe反应生成Fe2+)
![]() |
|
|
|
|
![]() |
|
,
0 a b c d
(1)假设在任一气体产生的曲线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试配平由b点到c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 HNO3 = Fe(NO3)3 +_______________ + H2O
(2)o点到a点的还原产物应为________________
(3)a点到b点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到d点时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4、今有三个化学反应:
(1)2FeCl3 + 2KI = 2FeCl2 + I2 ↓+2KCl ; (2) 2FeCl2 + Cl2 = 2FeCl3;
(3)2KMnO4 +16HCl = 2KCl +2MnCl2 +5Cl2 ↑+ 8H2O
某溶液中有Fe2+、I—、和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5、据报道,德国INTEGRAL公司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里昂)而活动德国环境大奖。关于这一“新”制冷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致冷剂在水的凝固点附近温度就难以发挥作用
B、该致冷剂与蒸馏水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该致冷剂对环境有无污染尚待评估
D、该致冷剂的作用原理与氟里昂完全相同
6、2001年的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2001年十大科技成就,名列榜首的是纳米电子学。其中美国的IBM公司的科学家制造出了利用电子的波性来传递信息的第一批纳米碳管。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lnm~100nm之间的材料。下列有关纳米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碳管化学性质和金刚石应该极为相似 D、纳米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7、我国在1993年成功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B、这种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为10
C、这种气体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8、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H2、O2和CH4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甲烷能与灼热的氧
|
化铜反应:4CuO +CH4 ==== 4Cu + CO2 +2 H2O 。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溶液
增重5.3克,再通过灼热的装有足量氧化铜的玻璃管,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6.4克,尾气通入1℃的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8.0克(假设每一步的反应或吸收均完全,反应过程中未发生爆炸) 。(注:O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429g/L 、H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0.09g/L)
①若混合气体含有两种气体,该气体的组成是 ,原混合气体的质
量是 克。
②若混合气体含有三种气体,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用序号表示)
a、CO、CO2、H2 b、CO2、H2、CH4 c、CO、CO2、CH4 d、CO、H2、CH4
③混合气体是否可能有五种气体组成? (填“能”或“不能”)
9、在化学学习中我们知道“质量守恒”是普遍规律,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知道“能量守恒”也是普遍规律,同时我们还知道燃料燃烧产生热量,那么CO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CO2质量和烧掉CO质量的 ;2个CO2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比2个CO分子与1个O2分子所具有的能量和要 (填“高”、“低”或“相等”)。
10、在酒、醋的酿造过程中发酵时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做酒、醋的原料在发酵时发生了
变化而产生的。这种反应和“燃烧”的不同点是(1) ,(2) ;相同点是(1) ,(2) 。
11、在同温同压下,各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某有机物气体10mL和氧气30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产物的体积。
(1)若产生的V(CO2):V(H2O)=3:2,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2)若产生的V(CO2):V(H2O)=1:1,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或
(3)如果氧气有剩余,反应前后有比例关系:V(CxHy):V(CO2):V(H2O)=1:2:1,
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12、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一定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 MnO2 B.CaCO3 C.稀盐酸 D.NaHCO3
13、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 )
![]() |
A、CH4 B、CO2 C、Cl2 D、NH3
14、自英国科学家狄拉克提出反粒子存在的预言,人类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反物质的例证。后又聚焦于反物质的合成研究。1997年人类首次合成了9个反氢原子。2002年是人类合成反物质的丰收年,合成了5万个反氢原子,也是对狄拉克诞辰100周年祭典的一份厚礼。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组成应该为( )
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15、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及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 |
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
A、一样多 B、①多 C、②多 D、无法判断
16、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人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18℃到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C、金属镓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D、金属镓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17、“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
( )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是( )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 D、CH3OH和H2
18、已知氢元素有1H、2H、3H三种同位素,氧元素也有16O、18O二种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它们之间形成不同的化合物种数有( )
A、30种 B、18种 C、21种 D、33种
19、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成酸,酸=碱+质子,此式中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的碱的共轭酸,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反应。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魔(HSO3F-SbF5)是已知最强的超酸,它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即质子化)。NH3的共轭酸是( )
A、NH4+ B、NH2- C、HCONH2 C、NH2+
20、饮用水的消毒剂有多种,其中杀菌能力强且又不会影响水质的理想消毒剂是( )
A、液氯 B、漂白粉 C、臭氧 D、熟石灰
21、高空大气中O2吸收紫外线后,可变成臭氧(O3),O3可按下式分解:O3→O2+O,O3能和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物NO发生反应:
NO+O3→NO2+2O NO2+O→NO+O2
从反应过程和最终产物分析判断,NO是:
A、氧化剂和还原产物 B、还原剂和氧化产物
C、氧化剂和催化剂 D、还原剂和催化剂
22、1997年,英国的“克隆羊”备受世界关注。“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只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23、为实现“绿色奥运”这一目标,北京市在未来几年内将全面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下面对这两类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以甲烷为主的混合物
B、它们燃烧的废气中,SO2、NO2等污染物的含量少
C、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它们分别与空气混和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
24、印制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 +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25、已知铝不仅能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生成氢气[注意: Al+4HNO3(稀)=Al(NO3)3+2 H2O + NO↑] ,而且还能和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而产生氢气,如:2Al + 2NaOH+H2O==== 2NaAlO2+ 2H2↑。现有两种澄清透明溶液,分别是由H +、Mg 2+、Fe 2+、OH —、Cl —、K +、CO32—、NO3— 中的某几种大量共存而形成,这两份溶液都能和Al反应生成较多的H2 。
(1)其中一种为无色溶液,取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酚酞试液,酚酞显红色。则此溶液和Al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另一种溶液则显浅绿色,则此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 , 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