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新课结束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t(H)=1 Ar(N)=14 Ar(O)=16 Ar(Na)=23 Ar(Mg)=24
Ar(Al)=27 At(S)=32 Ar(Fe)=56 Ar(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题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答案填在上表对应处)
1.我们每天都与不同的变化打交道,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被消化了 B.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烧开变成水蒸汽 D.人体吸收氨基酸后,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纯净盐酸 C.液态空气 D.生铁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干冰 B.碳酸钙 C.小苏打 D.甲烷
4.现有HCl、Cl2、M、Cl2O5四种物质,是按氯元素的化台价由低到高排列的,其中M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
A.HClO4 B.HClO C.NaCl D.NaClO4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二氧化碳 干冰 CO2 B.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OH)2
C.氧化钙 生石灰 CaO D.碳酸钠 烧碱 Na2CO3
6.下列物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A.鲜橙 B.鸡蛋 C.大米 D.植物油
7.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水稻6.0~7.0、棉花6.0~6.8、甘蔗6.0~8.0、烟草5.0~6.0、茶树5.0~5.5。某土壤显微碱性,这种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茶树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就可以燃烧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回收废电池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D.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薄膜用于包装食品 B.淀粉溶液遇碘呈现蓝色
C.工业酒精能用于勾兑饮用酒 D.吸烟使人精神振奋,有益健康
11.在一般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MnO4→MnO2 B.CaCO3→Ca(OH)2
C.Ca(OH)2→NaOH D.S→SO2
12.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有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质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 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
1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氢氧化钠一定要避光保存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没有热量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可做气体干燥剂
D.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纸张、织物有强腐蚀性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棉花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D.熟石灰放入水中即产生大量的热量
15.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氢元素 C.氮元素 D.金属元素
1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只要温度不变,任何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不变
17.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和潮湿氧气 B.铁和硫酸铜溶液 C.二氧化碳和熟石灰 D.铜和稀盐酸
1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晶体36g
C.20℃时,100g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20℃时,100g水中放入100g氯化钠晶体,搅拌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19.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等四类物质中,经一步反应就可以生成盐的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有①②③④
20.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1.(5分)在甲醛、陶瓷、橡胶、碳酸氢铵、乙醇、熟石灰、大理石、硝酸钾等八种物质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室内装璜时的重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在农业上作为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可以用作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每空选填一种物质的名称)
22.(10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与氢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缓慢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3.(5分)请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把试剂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试剂不能重复使用)。
供选用的试剂:①浓硫酸 ②水 ③稀硝酸 ④稀盐酸 ⑤氢氧化钠溶液
(1)Cu粉(Fe)________(2)CaCO3粉末(CaCl2)________(3)CO(CO2)________
(4)O2(H2O蒸气)________ (5)KNO3溶液(K2CO3) 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4.(3分)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中
B.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C.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手扇等方法熄灭
D.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E.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倒入硫酸中
25.(7分)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查阅到的信息:
⑴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⑵ 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氯化铵和熟石灰
生石灰
A B C
试回答:
⑴ 装置A的作用是 ,反应物中的氯化铵可用___________代替(写出一种替代物的化学式)。
⑵ 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 。
⑶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⑷ 你认为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存在的不足是 。(说出一点即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6.(6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一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红色铁泥”为研究对象,探究红色物质的成分,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小组讨论]
甲观点:红色物质是铜。
乙观点:红色物质是氧化铁。
丙观点:红色物质是氢氧化铁。
丁观点:红色物质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 该厂的“红色铁泥”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使用铁触媒(一种催化剂)后的废弃物。
■ “铁泥”中除红色物质外,还含有受热不分解、不与酸、碱或氧气等反应、不溶于水的物质。
■ 氢氧化铁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铁和水。
[提出假设]
乙、丙、丁三种观点存在合理性。
[实验验证]
Ⅰ 取适量“红色铁泥”晒干,称量其质量为m1 g。
Ⅱ 将“红色铁泥”置于坩埚中充分加热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m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当m1=m2时,则红色物质为 。
⑵当m1>m2>m1时,则“红色铁泥”中一定含有氧化铁吗?
(填写“一定”或“不一定”),理由是
。
⑶假定“红色铁泥”中“红色物质”是氢氧化铁,请写出回收“红色铁泥”中的铁元素制得“铁红”(化学式为Fe2O3,一种重要的涂料)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7.(6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试回答:(1)根据上图判断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一例说明X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8.(4分)现有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钾溶液(密度约为1.1g/mL)。问:
(1)溶液中含氯化钾多少克?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后(水的密度为1.0g/m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多少?(计算结果请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一位小数)
29.(6分)镁条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有一根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镁条样品,其质量为2.56g,把该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0.18g。
问:(1)样品中未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多少?
(2)该镁条未被氧化时的质量是多少?
六、(本题包括2小题,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30题计分.共8分)
30.(8分)某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位于该市郊区,占地面积2600多亩。它是市政府为科学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而建设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垃圾处理的操作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覆土→封场→绿化;对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经导排系统收集后用于供热或发电;对垃圾渗透漏液经调节池集中收集后通过日处理达1500 t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和化学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该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说出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的优点与缺点各一条。
(2)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处理污水时,你认为采取的化学方法处理污水的措施可有哪些?(至少答两点)
(4)我市将投资4.89亿元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焚烧发电设备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说出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优点和缺点各一条。
31.(8分)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 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 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就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3) 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
(5) 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2CuO 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_。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