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无锡市雪浪中学 周晓伟 审核:朱韶红
注意事项:①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在答题卷首。
③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2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展望21世纪,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新材料是高技术的突破口,只有更好地开发和应用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潜力。对于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最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是 ( )
A.物理 B.化学 C.生物 D.地理
2.自然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光合作用 B.钢铁生锈 C.食物腐烂 D.冰雪融化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碘酒 B.食醋 C.牛奶 D.蒸馏水
4.氢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
A.氢分子 B.氢原子 C.氢元素 D.氢离子
5.有一杯浑浊的且硬度较高的水,使它净化并变成软水的操作有:①蒸馏;②加明矾吸附沉淀;③过滤。正确的顺序为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6.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 ( )
A.氧气减少了 B.二氧化碳减少了 C.水蒸气减少了 D.以上都正确
7.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下列①—⑤中的 (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水生动植物的繁殖;④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A.④⑤ B.②③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原子的 (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9.有一种病叫缺铁性贫血症,这里的“铁”指的是 (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氧化铁 D.四氧化三铁
10.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
A.打气筒能将空气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D.海绵能吸水
11.从冰箱取出瓶装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2.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已知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
A.164 B.66 C.49 D.115
13.Y2O3(Y是钇元素的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原料之一,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1 B.+2 C.+3 D.+4
14.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①H2 ②汽油蒸汽 ③面粉粉尘 ④棉尘 ⑤天然气
A.①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粒子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B.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元素的原子共有2个电子层 D.该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
1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都是单质
C.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 D.氧气和臭氧都只含氧元素
1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18.2004年8月希腊雅典奥运会圆满结束,国际奥委会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17H21NO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长期服用兴奋剂会给身体造成很多危害
B.可卡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可卡因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7∶21∶1∶4
D.可卡因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12+1+14+16
19.十八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露珠。后经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确认露珠是水。普利斯特里认为的这种“易燃空气”是指 ( )
A.氮气 B.氢气 C.稀有气体 D.天然气
2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0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 )
A.红磷 B.硫磺 C.氢气 D.木炭
2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氧气 B.冰 C.高锰酸钾 D.五氧化二磷
23.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下列图示中可能表示单质的是 ( )
![]() | ![]() | ![]() | ![]() |
A B C D
24.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2
D.CaO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5.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规定食盐中必须加碘,“碘”是指碘的单质
B.“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是绿色的食品
C.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D.“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42分)
26.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 ,(2)最清洁的燃料是 ,
(3)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 ,(4)+2价的汞元素 ,
(5)碳酸根离子 ,(6)硫化锌 ,
(7)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27.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如水银由 ① 构成,二氧化硫由 ② 构成,食盐有 ③ 构成。
28.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① 气,它与另一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② ,此反应的表达式为(用化学式表示) ③ ,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④ 组成的。
29.现有①蒸馏水,②高锰酸钾,③液氧,④洁净的空气,⑤红磷,⑥四氧化三铁六种物质,其中混合物是 ① (填编号),单质是 ②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物是 ③ 。
30.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 轻度缺水 | 中度缺水 | 重度缺水 | 极度缺水 |
人均水量/(m3•a-1) (a为年的符号) | 1700-3000 | 1000-1700 | 500-1000 | <500 |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 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t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kg,则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 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具体做法 。
31.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据此判断葡萄糖中一定含有 ① 元素,可能含有 ② 元素。
32.吸毒严重危害健康和社会安宁,是世界公害之一。“摇头丸”是国家严禁的一种毒品。根据摇头丸的化学式C9H13N,你知道哪些信息?请你写出三点:
(1) ;(2) ;
(3) 。
33.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① ,其中二氧化锰起 ② 作用。
(2)一种银白色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① ,其中 ② 是常用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① ,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② 。
(4)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 (填编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② 。
34.有A、B、C、D四种元素,A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元素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D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推断:
⑴A元素的符号为 ;⑵C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
⑶D单质的化学式为 ;⑷C、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⑸B的单质在D的单质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35.科学家对“温室效应”问题向地球公民发出严重警告: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由0.03%上升到0.06%,环境温度将上升1.5℃─4℃,会引发许多灾难……
(1)科学家得出此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
(2)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我的建议是(至少写两条)
。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
36.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在下列⑴⑵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⑴小题的答案来评定分数。)
⑴家中有两杯无色液体,已知它们分别是纯净水和食盐水,除了尝味道外,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区别它们?
⑵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气体,已知它们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如何把它们区分开来?
37.如右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
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
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
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
出的结论有:
A B
⑴ ;⑵ 。
38.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蛋黄派等)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⑴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⑵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⑶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 ;② ;③ 。
39.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
⑵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① ,反应完成后要回收二氧化锰,可用 ② (填一种操作名称)的方法。
⑶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① ,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② 。实验时,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③ 。
⑷D装置有多种用途,在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 ① (填“a”或“b”,下同)管通入。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使用了类似的装置,在瓶中放半瓶蒸馏水, ② 管连接储氧钢瓶。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40.维生素C(C6H8O6)又叫抗坏血酸。1907年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现已人工合成。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人体长期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据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研究,服用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试回答:
⑴写出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种: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
⑵维生素C由 ① 元素组成,每个维生素C分子共有 ② 个原子构成;
⑶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①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 。
⑷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1.“新钙中钙”高钙片是一种高浓度的钙补充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经过检测发现每片高钙片(2.5g)含钙500mg。试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高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
初三化学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答案 |
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42分)
26.(1) ,(2) ,(3) ,(4) ,
(5) ,(6) ,(7) ,(8) 。
27.① ,② ,③ 。
28.① ,② ,③ ,④ 。
29.① ,② ,③ 。
30.(1) ,(2) ,(3) 。
31.① ,② 。
32.(1) ,(2) ,
(3) 。
33.(1)① ,② 。
(2)① ,② 。
(3)① ,② 。
(4)① ,② 。
34.(1) ,(2) ,(3) ,(4) (5) 。
35.(1) ,(2) 。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
36.
37.(1) ;(2) 。
38.(1) ;
(2) ;(3)① ;
② ;③ 。
39.(1)① ;② ;(2)① ;② ;
(3)① ;② ;
③ ;(4)① ;②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40.(1)① ;② ;
(2)① ;② ;
(3)① ;② ;
(4)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