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溶解现象练习上海教育版

2014-5-11 0:30:08下载本试卷

溶解现象练习

测试时间  45  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三思而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3分×10=30分)

1.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大

2.在25℃时,向足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入16g硝酸钾粉末,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6g    B.等于25g     C.大于16g而小于25g   D.大于25g

3.某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该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是(  )

A.20g           B.25g         C.30g         D.40g

4.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质量

5.20℃时,NaC1的溶解度为36g,向100gNaC1饱和溶液中加5克食盐晶体后,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25%          B.26.5%          C.29.5%       D.30%

6.现有一杯20℃时的Ca(OH)2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

A.温度不变,往溶液中加蒸馏水

B.温度不变,往溶液中加入Ca(OH)2固体

C.温度不变,往溶液吕通入CO2气体

D.温度由20℃升到50℃(忽略水的蒸发)

7.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                 (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不断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蒸发完毕后,待其冷却,由于食盐无毒,可用手指将食盐转移到纸上称量

8.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2.5gM物质;30℃时,80g水中最多溶解4.0gN物质,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较是                                        (   )

A.M>N         B.M<N        C.M=N        D.无法比较

9.t℃时的硝酸钾溶液200g蒸发20g水后,析出晶体8g,又蒸发20g水后析出晶体12g,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A.60g           B.50g         C.40g         D.100g

10.20时120g质量分数为15%的A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22g水后析出2g溶质,则A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

A.20g           B.9g          C.18g         D.16g

二、有空来做做(本大题共8小题,除注明分数外,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1.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这是因为          。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         

2.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碘酒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硫酸溶液      ;澄清石灰水      ;碘酒      ;锌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硝酸钾溶液     

3.把5g食盐、20g蔗糖完全溶解在100g水里,此时形成的混合物中,溶质是    ,溶剂是    ,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g。

4.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向石灰水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静置一会儿就有       (填化学式)沉淀下来,这时滴加稀盐酸,待沉淀恰好完全消失,剩余溶液中       是溶质,        是溶剂。

5.如图4-2所示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在     ℃时,Y与Z溶解度相等。

(3)t3℃时,X,Y,Z的饱和溶液各Wg,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4)要从含X,Y,Z的混合物中分离出Z,最好采用      

6.t℃时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Ag水时,析出晶体ag;再恒温蒸发Ag水双析出晶体bg(a≠b),回答下列问题:(本小题4分)

(1)a       b( “>”或“<”)

(2)时KNO3的溶解度为         

7.根据你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你能想到哪些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②            ,你的预测                 

因素①            ,你的预测                 

8.(1)图4-3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2)温度高于t℃时,将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同时从相同的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 是a    b(填大于、等于、小于);

(3)t℃时,将接近饱和的a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要求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若要求溶液的温度不改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图4-3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碱产地之一,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4月为天然碱的开采期,这时,人们砸开湖面上的冰层,深入湖底捞取“碱块”,称之为“破冰取碱”。试简要解释其中的道理。

 

5.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CH4+2O2 =    CO2+2H2O  C3H8+5O2=3CO2+4H2O

现在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为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石油的进入量

B.增大空气的进入量,减少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的进入量,也增大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D.同时减少空气、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四、综合题(共6分)

两瓶试剂瓶中分别盛放蒸馏水和食盐溶液,试分别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分别鉴别出来。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8分)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1、KNO3、Ca(OH)2TK 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1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

实验结论: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 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六、计算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9分,共14分)

1.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有NaC1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水60g,与NaC1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混合来配制溶液中NaC1质量分数为15%的选种液,则配制这样的选种液需NaC1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多少克?

2.现有20%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不同物质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20%硝酸钾溶液

2%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固体

示 例

4

7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专题四 参考答案

反三新活题训练A 1.C       2.D     3.D 

反三新活题训练B 1.B    2.A     3.D

反三新活题训练C 1.B    2.C     3.A

化学新课标活题测试卷四

一、1.C     2.D     3.B     4.B     5.B     6.B     7.B   8.D   9.A  10.A

二、1. 对于CO2来说,压强减小,溶解度变小,因此有气泡逸出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 H2S4 Ca(OH)2  碘(I2)    ZnC12   KNO3

3. 食盐和蔗糖    水   125

4. Ca(OH)2   水  CaCO3  H2O

5. (1)Y>X>Z   (2)t2    (3)Z  X

100b

 


A

 
6.(1)<   (2) =====g

7.①温度    温度升高(或降低)食盐溶解加快或减慢

②晶体颗粒大小    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说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8.(1)a=b  (2)大于      (3)降低温度      (4)加入a物质

三、1.天然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冬天(10月至来年4月),湖水温度降低,天然碱的溶解度变小,大量碱从湖中析出,人们可以从湖底捞取“碱块”。

2.这两个实验说明: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四、从物理角度考虑鉴别的方法有:天平称量法、天平平衡法、密度测定法、浮力在小比较法、导电性能比较法。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鉴别的方法有:溶质溶解法(饱和食盐水中不能再溶解食盐了)、AgNO3溶液试验法、蒸发溶剂法。从生物角度考虑鉴别的方法有:味道品尝法、植物失水比较法。1

五、(1)温度,不相等           (2)温度,不相等

六、1.解:设需10%的食盐溶液质量为X

60g×30%+X×10%=(60g+X)×15%

解得X=180g

2.硝酸钾固体:水=1:9

20%硝酸钾溶液:水=1:1

2%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