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2014-5-11 0:30:08下载本试卷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自我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蒸发  B.电灯发光  C.石蜡熔化  D.纸张燃烧

2.下列关于石蜡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熔点很高  B.不溶于水   C.硬度不大   D.不能导电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会破裂

4.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①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合理的实验步骤 ③正确的操作方法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5.从实验得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  )

A.只有水      B.只有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

6.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  B.②  C.①②  D.③

7.将少量的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

A.药匙或纸槽  B.镊子  C.滴管  D.另一只试管

8.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

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

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

C.倾倒液体时,可以快速往试管里倒

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9.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

A.夹在试管的中部   B.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C.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夹在试管的任何地方

10.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③④  C.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的科学。

12.确定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根据图回答:

⑴写出A~F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⑵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4.将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有_______色絮状沉淀生成,用酒精灯加热该沉淀,观察到有_______色的物质生成。

⑴加热后生成的物质与原来的两种物质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⑵这一系列过程中,物质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_______(填:是或否)

三.简答题

15.怎样正确地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

16.滴管取液完毕后,应如何处理和放置?

四.动手做一做

17.向试管内倾倒盛在细口瓶内的食盐水。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及解释

①打开细口瓶的瓶塞,把它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试管内倾倒食盐水约三分之一试管,试管略__________,使食盐水_________________。

倾倒药液时,瓶口应___________,瓶上的标签应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用完毕,盖紧__________,把瓶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想一想

18.已知固态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未。请思考一下,给试管里的碱式碳酸铜加热时,正确的操作和理由是______(填序号)。

A.试管应水平放置,以防止试管内固体滑落

B.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利于水蒸气挥发

C.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凝聚在试管口的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19.指出右图加热液体操作中的错误(编号不够可以增加)。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20.下列化学实验用药品的图 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2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气味来区分空气和氧气

B.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分空气和氧气

C.根据硬度(或比重)来区分石蜡和石灰石

D.用品尝法来区分实验室里的蔗糖和食盐

22.小张同学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面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数为40.5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该是(  )

A.小于40.5mL   B.大于40.5mL   C.等于40.5mL   D.无法确定

23.某班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有如下几步操作:

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

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三分之一试管的食盐水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

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2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塞子倒放在桌上,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液体

B.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水清洗干净放在洁净的小试管内,以备再用

C.实验结束后,将废物和剩余药品都倒入下水道,然后清洗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先移动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在外焰部分加热

25.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滴输0.9%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也是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

A.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来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2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未知质量的固体物质时,误将物质放在右托盘,10g的砝码放在左托盘,然后移动游码,这样称得的固体物质质量为13.2g。若按正确操作,该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10g   B.6.8g   C.13g   D.13.2g

27.请根据生活实践经验和已学的化学知识区分下列物质。

⑴水和酒精

⑵金属铝片和金属铜片

⑶石灰石与食盐

2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步骤正确操作,否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试述下列错误操作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⑴不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就直接加热

⑵药匙取用一种固体粉未后未经擦拭又去取用另一种药品

⑶向容器里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朝外(不朝手心)

29.高一同学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块,切面呈银白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且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的描述,归纳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提示:从色、态、硬度、熔点、密度及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等方面考虑)

30.有两瓶无色气体,已知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区分两瓶气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自我评估

一、l.D 2.A 3.B 4.D 5.C 6.B 7.A 8.D 9.C 10.B

二、11.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12.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13.(1)试管 药匙 试管夹 酒精灯 胶头滴管 量筒 (2)F、E (3)D (4)A  (5)C

  (6) B

  14.蓝 黑 (1)不同 (2)是

三、15.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③先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6.滴管取液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在干净的容器里

四、17.

①倒放在桌上

避免沾污瓶塞后再沾污试剂

②倾斜缓缓流人试管

紧挨试管口 向着手心 防止万一流下的液体腐蚀标签

③瓶塞 放回原处

五、18.C

  19.(1)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2)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下部

  (3)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4)试管不略作倾斜

拓展提高

  20.D 21.C 22.A 23.B 24.C 25.B 26.B

27.提示:(1)闻气味 (2)观颜色 (3)加水溶解或滴入盐酸等

28.(1)造成试管破裂 (2)沾污试剂

    (3)标签可能被流出的液体腐蚀

29.银白色固体、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0.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继续燃烧

是空气

火焰熄灭

是二氧化碳

(或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假 设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甲是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

继续燃烧

甲瓶气体是空气

乙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或向乙瓶内倒人少许澄清石灰水)

火焰熄灭(石灰水变浑浊)

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