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化学试卷 - 初中化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4-5-11 0:30:08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题  06.11.18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卷时,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

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40分)

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为创建“国家卫生文明城市”,今年泰兴城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3.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

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属于混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4.今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加工“碧螺春”茶叶的过程中添加了化工产品“铅铬绿”。经检测,有的茶叶中铅、铬含量超标高达60倍,这里的铅、铬是指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6.2006年10月12日,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己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又获得了一次重大的突破。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 

B.两种原子核外电子数都为2

C.原子核内含有1个中子

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容易失去2个电子

 7.为及时发现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H)。乙硫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4CO2 + 6H2O + 2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X的化学式是SO2   

C.CO、C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    D.乙硫醇是由四种元素组成

 8.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

 9.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B.3             

10.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③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④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⑤加热能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①③     B.②⑥       C.⑤⑥    D.④⑥

12.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x,假设研磨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A.12      B.13       C.15     D.26

1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14.我市被称为“银杏之乡”。某果农原计划每亩果田施用氮肥硫酸铵[(NH4)2SO4]13.2kg,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改施用尿素[CO(NH2)2],如果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则每亩菜田需施尿素为

A.3 kg       B.6kg       C.6.6 kg      D.13. 2kg

15.某同学观察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减小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①C6H12O6  ②C3H6  ③C2H2  ④C2H5OH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7.有关气体的制备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O2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一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

C.过氧化氢稀溶液制O2时加入少量MnO2,可加快反应速率

D.实验室制CO2时,可用石灰石代替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18.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未能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C.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做实验

19.电子消毒橱是饮食行业中常用的设备,其中的臭氧(O3)发生器在消毒过程中,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设备消毒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氧气和臭氧在物质分类上都属于单质

C.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

D.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20.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不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35分)

21.(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②2个氮分子___ __ ③亚铁离子_______

④ 负二价的硫元素___ _ ⑤硫酸铝_____   _  ⑥2个汞原子__ __

22.(8分)

(1) 用H2O2、H2O、O2、H、O等符号填空。在反应H2O2→H2O+O2中,反应

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生成的新微粒是      ,该化学变

化中最小微粒是    

(2) 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

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1个H3+粒子中含有   个质子,  

电子。

(3) 物质的性质中,有些对我们人类有利,也有些对我们有害,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种物质填写下表:

物  质

有利的一面(用途)

不利的一面(危害)

示例: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引起金属生锈和食物腐败

23.(2分)右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

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

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表示

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 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4) 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5) 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  

25.(5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表1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 H

+1

2 He

0

3 Li

+1

4 Be

+2

5 B

+3

6 C

+4 —4

7 N

+5 —3

8 O

—2

9 F

—1

10 Ne

0

11 Na

+1

12 Mg

+2

13 Al

+3

14 Si

+4 —4

15 P

16 S

+6 —2

17 Cl

+7 —1

18 Ar

0

(1) 15号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推测该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____,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 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表中第三横行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      ,它们的单质易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4) 根据以上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4分)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 小婵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 小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7. (5分)在某无色液体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会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C;取淡黄色固体D点燃放入C中,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请你推断(用化学式填空)A是     ;B是    ; C是      ;D是       ;E是       

四、 (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28.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________,固体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

29.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 万超同学说:“选择A与E或  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

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周琦同学说:“B可作实验室制取_______的发生装置;但应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渊同学说:“D装置还可以收集和储备氧气,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应将水从(填a或b)    端通入。”                  

(4) 东升同学说:“我看到课外资料上介绍‘实验室可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H2S),文字表达式为: 硫化亚铁+稀硫酸→硫酸亚铁+硫化氢。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我现在明白了: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5) 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条)

                                

3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

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

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 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      部的火柴梗最先发黑,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说明蜡烛燃烧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应证明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一实验加以验证:                    

(4) 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火焰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你提出一个与蜡烛有关,需要再探究的新问题:_________   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

31.(3分)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氨基酸。

(1) 蛋氨酸中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 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 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至少为    g。

32.(3分) 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O2↑。现有质量分数为80%的过氧化钠样品975g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友情提醒:试题结束,请认真检查。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初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C

B

D

B

B

D

C

D

B

D

B

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D

CD

AB

D

—2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35分)

21.①2OH   ②2N2     ③Fe2+   ④S   ⑤Al2(SO4)3   ⑥2Hg

22.⑴H2O2  H2O、O2   H、O       

⑵3  2          

氢气

清洁燃料

使用不当会引起爆炸

23.2SO2 + O22SO3

24.(1)过滤 (2)活性炭 (3)ClO2 (4)加热煮沸(或蒸馏)

(5)工农业生产中减少甚至消除水体污染物的产生或农业生产中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

25.⑴非金属 -3  P2O5 ⑵核电荷数(质子数) (4)金属元素的原子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去电子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到电子等

26.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⑵③④   ②④  ⑶乙

⑶金属元素原子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电子

27.H2O2  MnO2  O2  S   SO2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每空均为1分)

28.⑴1-2mL  ⑵盖满试管的底部  ⑶镊子   (4)胶头滴管

29.⑴G  2KMnO4K2MnO4 + MnO2 + O2

⑵二氧化碳  将导气管堵住并向长颈漏斗中注足量的水,静置,观察漏斗颈中水位是否下降   ⑶a   ⑷B  G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0.⑴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⑵物理  外焰  蜡烛火焰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⑶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杯壁有水雾生成

⑷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     ⑸蜡烛燃烧时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

31.解:

⑴ 1∶1          ---------------------------------------------------(1分)

w(N)=9.4%         --------------------------------------------------(1分)

⑵2.88              -------------------------------------------(1分)

32.解: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过氧化钠的质量=975g×80%=780g

2Na2O2+2CO2==2Na2CO3+O2↑------------------------------------------(1分)

156          32

780g          x

--------------------------------------------------------------(1分)

x=160g--------------------------------------------------------------(1分)

  答:可生成氧气1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