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煤气燃烧 B . 面粉发酵 C. 瓷碗摔碎 D. 食物腐败
2.下列各组气体中,属于大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CO2、SO2、N2 B.SO2、CO2、CO
C.SO2、NO2、CO D.CO2、CO、NO2
3.下列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蒸发 B.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
4.如果把仅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浸泡片刻,乒乓球就会恢复原状,这是因为
A.乒乓球内原来的气体分子变大了
B.乒乓球内的气体在不停地运动
C.组成乒乓球壳的分子在热水中间隔变大了
D.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了
5.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方针,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节能性社会。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B.为了能够升级,长期把挂在线上
C.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用洗米水浇花
D.节约用纸,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在右盘上,砝码放在左盘上
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操作过程如右上图所示
C.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在水下用玻片盖好,再取出正立在桌上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然后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下列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8.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9.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 D.葡萄酒
10.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①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 ②氧气有可燃性 ③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⑤氧气能支持燃烧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以上叙述都正确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如测出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那么该物质必是单质
D.如测出某种物质中含多种元素,那么该物质必定是化合物
12.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
13.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横线前面的)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O2 和N2----能否供给呼吸 B.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2 和CO2----能否支持燃烧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1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1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 B.86 C.136 D.222
1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18.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 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镁用于制照明弹
20.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增大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21.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铁粉和铜粉 B.食盐和蔗糖 C.酒精和水 D.泥砂和食盐水
22.某物质经分析得知,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
23.以下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湖水 C.高锰酸钾 D.液氧
2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硬水易生水垢 B.软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
C.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2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三.(本题包括9小题,共46分)
26.用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填空
(1)氮元素 (2)氦元素 (3)银元素
(4)Cl (5)Na (6)Cu
27.用粒子名称或物质名称填空
(1)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的原子是 (2)充人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
(3)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8.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硫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金属汞是由_________构成。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9.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镇江香醋 ③氧化铁 ④二氧化锰 ⑤高锰酸钾 ⑥红磷 ⑦5%的过氧化氢溶液 ⑧冰水 ⑨石灰水 ⑩水银。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填写编号、下同), 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的化学符号为ClO2 ,则一个二氧化氯分子由_______ 构成。
(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钙、镁化合物,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1)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来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在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但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
32.右图是电解水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电源的_____极,与之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____,
用点燃的小木条检验,看到__________,说明该气体有______性。
(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⑴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
说明 。
⑵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 。
34.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
(1)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2)甲与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35.请设计简单实验区分下列物质。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二种黑色粉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2)二种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
36.有一种无色液体,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液体,并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 我的猜想 | 实验方案 | 结论 |
37.张同学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② 。
⑵张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他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装置A还缺少的一种用品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 _________。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管进气(填a或b)。
(3)张同学实验结束后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张同学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写一种原因)
(4)实验室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的氧气可选用气体发生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五、(本题共7分)
38.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③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 ________ (写编号)
化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26.
(1) (2) (3) (4) (5) (6)
27.
(1) (2) (3) (4)
28.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__________(填写编号、下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___ __。
(2)___ ____,
(3)_______ ,
(4)___ ____。
3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
32.
(1)___ __, __ ___, _____ _____, _ 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⑴ , 。
⑵ , 。 。
34.
(1)
甲: 乙:
丙: 丁:
(2)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35.请设计简单实验区分下列物质。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选做第 题
答:
36.
| 我的猜想 | 实验方案 | 结论 |
37.
⑴① ; ② 。
⑵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
(4) ,
五、(本题共7分)
38.
(1)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H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 (写编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C | C | A | D | B | C | D | B | C | C | A | C | D | B | B | B | A | B | B | D |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D | AC | BD | B | BD |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26.
(1) N (2) He (3)Ag(4) 氯 (5) 钠 (6) 铜
27.
(1) 氢原子 (2) 氮气 (3) 水 (4) 氧分子
28. ___分子__、_原子___, _二氧化硫分子____, _汞原子_____。___氢原子、氧原子、__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29. _2_、7、9________(填写编号、下同), _3、4、5、8____, __1、6、10__; _3、4、8__。
30.
(1)_过滤__。
(2)_活性炭___,
(3)___一个氯原子和二个氧原子 ,
(4)__煮沸。
31.
(1)____略_________;
(2)____略_________;
(3)____略_________;
(4)__ _略_________
____1、3__ ____, ____ 4 _______
32.
(1)___正 _, _氧气__, ___燃烧更旺___, _ 助燃性 _____。
(2)___略_________。
33.⑴ 水都变成红色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⑵ 液面低与刻度 , 分子间有间隔 。 便与观察液面变化 。
34.
(1)
甲: 氧气 乙: 氮气
丙: 二氧化碳 丁: 木炭
(2)
略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35.请设计简单实验区分下列物质。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选做第 二 题
答:用燃着的小木条试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36.
| 我的猜想 | 实验方案 | 结论 |
| 澄清石灰水 |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 | 是澄清石灰水 |
37.
⑴① 酒精灯 ; ② 水槽 。
⑵ AD 、 AE _。__棉花___; 略 _________。 b
(3) 装置气密性不好 。
(4) B C , 略
五、(本题共7分)
38.
(1)B_二氧化锰_、D__氧气____、E_过氧化氢___、H__二氧化硫__
(2)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①②___ (写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