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历史试卷 - 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4-5-11 0:33:27下载本试卷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 二 历 史 试 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2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1.《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为什么一届政协还把它定为国歌呢?用一成语来表达是

A.知耻后勇 B.居安思危 C.义无返顾 D.勇往直前

2.下列重要文件发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朝鲜停战协定》②《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3.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提任某工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A. 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适应世界形势发展     D.顺应生产关系的新要求

5.“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6、下列党的会议涉及到党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有

①“八七会议” ②遵义会议 ③七届二中全会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7、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

118万条修改意见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布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 辛亥革命 ② 五四运动 ③ 抗战胜利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⑤ 改革开放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其根本特征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首要是指

A.    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自主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变了

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12. 学校举办“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展览”,你将选取下列哪些素材

(1)黄继光以身躯堵枪眼  (2)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 

(3)罗胜教冰下救少年 (4)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A、(1)(2)(4)  B、(2)(3)(4)  C、(1)(3)(4) D、(1)(2)(3)

13. 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1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的是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B、成功的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

C、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D、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15、 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互相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1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诗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什么现象?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背信弃义

18..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2)对国情认识不清 (3)中苏关系恶化 (4)急于求成 

A、(1)(2)(3)(4)  B、(1)(2)(3)  C、(1)(3)(4) D、(1)(2)(4)

19.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是指

A 1956---1966年 B 1966----1976年  C  1976----1986年  D 1965-----1975年

20.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断定是

A 建国初期的 B 抗美元朝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 改革开放以后的

21.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1年  C1953年 D1956年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国有企业

2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A中共12大 B、中共13大  C中共14大   D、中共15大

24.慰问“一五”计划期间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主要应该到祖国的哪个地区?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5.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山东、河南等省、市纷纷到淄博接受教育的地方是:

A.焦裕禄纪念馆       B.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C.马鞍山保卫战纪念馆     D.南麻战役纪念馆.

26.1951年祖国领土基本上得到解放,是指

    A.除西藏外,全部解放

    B.除台湾和一些岛屿外,全部解放

    C.国民党残余部队被全部消灭

    D.国内反革命势力被全部消灭

27.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大批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

    B.“二月逆流”

    C.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

    D.撤销邓小平职务

28.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

    A.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二.综合题

29.材料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材料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材料三: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四: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    目前的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2分)

(2)新中国建立后美国是怎样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的?(2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了哪两个问题?(2分)

 

 

 (4)请你举出现今台湾“台独”势力的代表人物。(1分)

 

 

(5)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3分)

 

30.1956~1966年是我国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中共八大确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分)

(2)在十年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活动违背了这一主要矛盾?(2分)

(3)从中共的上述活动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认识?(4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B

C

B

D

D

A

B

B

A

B

D

D

C

B

题 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 案

D  

B

C

D

B

C

D

B

C

B

A

A

C

C

二、综合题(共18分)

1.①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陷入与祖国分裂局面。(2分)

②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2分)

③“一国两制”;(1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分)

④陈水扁(1分)

⑤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国论”b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d提高自身素质,履行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每点1分,任意3点即可给3分。)

2. ⑴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⑶ 中国共产党是实事求是的,并且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核心;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前进的;凡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和失误。(三者有其一酌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