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方程-6x=48的解是 .
2.若方程 ,则用含
,则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的代数式表示 为x=       
。
为x=       
。 
3.若代数式-2x5m-3y3与37x2y2n-1是同类项,则m= ,n= .
 x=3
      x=3    
4. 已知 是方程mx+2y+2=0的解,则m= 。
y=5
5.不等式1-2x<6的负整数解有 。
6.关于x的方程x+k=2的解大于1,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k的值 。
7. 用不等式表示“x的一半不大于3”是:
8.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 个钝角.
9.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则周长为 cm.
 10.两条线段分别长8CM、5CM,第三条线段长 CM,要使这三条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
CM,要使这三条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 的取值范围是            
。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11.若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A ) 1 B) 2 C) -1 D) -2 .
12.当x=   时,代数式 的值比–4小1
的值比–4小1
A ) 1 B) 2 C) -1 D) -2 .
 x+2y=4
      
x+2y=4    
13. 方程组 的解是
x-y=1      
 



 x=4       
 x=2      
x=1      
x=-1
   x=4       
 x=2      
x=1      
x=-1
A) B) C) D)
y=3 y=1 y=0 y=2
14.方程x+2y=6的自然数解有 组

 A ) 2     B) 3     C)4     D )5
 A ) 2     B) 3     C)4     D )5 

 15.如图,图中共有三角形    个。
15.如图,图中共有三角形    个。
 A ) 5  B)  6  C) 7   D ) 8
A ) 5  B)  6  C) 7   D ) 8
16.当取下列值时,能使不等式
 都成立的是
都成立的是        
A)-2.5 B)-1.5 C)0 D)1.5
 
       
 
 
17.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的解集是         
 A)   B)
  B) C)无解    D)
  
C)无解    D)
18. 若 ,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B) C)
  
C) D)
   
D)
19.某班分组活动,若每组6人,则余下5人;若每组8人,则又少4人。设总人数为 ,组数为
,组数为 ,则可列方程组
,则可列方程组          



 A)
A)  B)
  B)   C)
   C)  D)
   D) 
   
     
     
     
20.有20道竞赛题,对于每一题,答对得6分,答错或不答扣3分,小明在这次竞赛中的得分不少于80分,但又不多于90分,则小明答对的题数是 题
A) 14 B)15 C)16 D)17
三.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每题5分,共10分)
 21.
 21. 
 22.   3x-2y=12
       22.   3x-2y=12
5x+y=7
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3.当X取何值时, 代数式 .
 .      
24.  
 
五.解答题(25、26、27题各7分,28题9分,共30分)
25.  如图,
如图, 中,
中, ,    B
,    B

 BD平分∠ABC,求 ∠ADB的度数。
  BD平分∠ABC,求 ∠ADB的度数。
A D C
1、 26. 已知甲处干活的有31人,乙处干活的有20人,现调来18人支援,使甲处干活的人是乙处干活的人的2倍,问向甲处和乙处各分配多少人?
27. 一人上午10时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从甲地步行到乙地,到达乙地时,已超过下午2时,但不到2点20分,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在什么范围内?
28.某牛奶加工厂现有鲜奶9吨,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可获取利润500元,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利润1200元,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获利润2000元,该工厂的生产能力为:如制成酸奶,每天可加工3吨,制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受人员限制,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气温条件限制,这批牛奶必须在4天内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该加工厂设计了两种可行性方案:
方案一:尽可能多的制成奶片,其余直接销售鲜牛奶。
方案二:将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余制成酸奶销售,并恰好4天完成。
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