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水平测试(六)
一、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4分,共32分)
1.温家宝总理有一句名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
亿,都会变得很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_______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十三个国家之一.
2.如图1所示,是某校初中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则学生最多的年级是_______.
3.年,兄妹两人的年龄分别是
岁和
岁,那么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
倍时,应是_______年.
4.
为数轴上表示
的点,将点
沿数轴向右平移
个单位到点
,则点
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
5.如图,时钟的钟面上标有
,
,
,…,
共
个数,一条直线把钟面分成了两部分.请你再用一条直线分割钟面,使钟面被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且各部分所包含的几个数的和都相等,则后分得的两个部分所包含的几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已知下列等式:
①;
②;
③;
④;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
7.某“中学生暑期环保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
,
,
,
,
,
,
,10,5,9.
利用上述数据估计该小区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只.
8.在一次主题为“学会生存”的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春华同学为了锻炼自己,他通过了解市场行情,以每件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件印有
北京奥运标志的文化衫到自由市场去推销,当销售完
件之后,销售金额达到
元,余下的每件降价
元,很快推销完毕,此时销售金额达到
元,春华同学在这次活动中获得纯收入_______元.
二、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24分)
1.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综合体现了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据统计,其混凝土浇灌量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2.与算式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B.
C.
D.
3.平面上有三个点,如果
,
,
,则( )
A.点在线段
上 B.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
C.点在直线
外 D.不能确定
4.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后标价,再打
折(标价的
)销售,售价为
元,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
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图中方式经过两次对折,并在如图3位置上剪去一个小正方形,打开后是( )
6.甲、乙、丙、丁四名运动员参加米接力赛,甲必须为第一接力棒或第四接力棒的运动员,那么这四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接棒顺序有( )
A.种 B.
种 C.
种 D.
种
7.宾馆客房的标价影响住宿百分率.下表是某一宾馆在近几年旅游周统计的平均数据:
客房价(元) | | | | |
住宿百分率 | | | | |
在旅游周,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价应选( )
A.元 B.
元 C.
元 D.
元
8.图4表示的是某校一位初三学生平时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临近中考他又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准备再放弃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原运动时间的
和其他活动时间的
,全部用于在家学习,那么现在他用于在家学习的时间是( )
A.
小时 B.
小时
C.小时 D.
小时
三、用心做一做,马到成功!(本大题共64分)
1.(本题8分)
(1)计算;
(2)解方程.
2. (本题10分)图5是由一些小正方体搭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它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 |
3.(本题10分)如图
所示,已知
,
,求
的度数.
4.(本题12分)下表记录的是今年长江某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这一周的上周末的水位已达到警戒水位米(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水位 变化(米) | | | | | | |
(1)本周哪一天长江的水位最高?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
(2)与上周周末相比,本周周末长江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5.(本题12分)为了了解学校开展“孝敬父母,从家务劳动做起”活动的实施情况,该校抽取八年级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按七天计算)做家务所用时间(单位:小时)得到一组数据,绘制成下表:
时间 | 划记 | 人数 | 所占百分比 |
|
| | |
| 正正正 | | |
| 正正 | | |
| 正 | | |
| 正 | | |
| 正 | | |
| 正 | | |
合计 | | |
(1)请填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每周做家务的时间不超过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3)针对以上情况,写出一个20字以内的倡导“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句子.
6.(本题12分)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我市建立了一套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保障机制,其中一项就是免交“借读费”.据统计,2004年秋季有名农民工子女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预计2005年秋季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的农民工子女比2004年有所增加,其中小学增加
,中学增加
,这样,2005年秋季将新增
名农民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学习.
(1)如果按小学每生每年收“借读费”元,中学每生每年收“借读费”
元计算,求2005年新增加的
名中小学学生共免收多少“借读费”?
(2)如果小学每增加名学生需配备
名教师,中学每增加
名学生需配备
名教师,若按2005年秋季入学后,农民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增加的人数计算,一共需要配备多少名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