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4-5-11 0:15:14下载本试卷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 等腰三角形有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条对称轴。

  2、某种商品原价为m元,若降价15%出售,则实际售价为____,这是按原价的___折出售。

   3、人最多坚持1分钟不吸入空气,时间再长就会缺氧闷死,人要“吐故纳新”,不断地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据统计,人要从肺排出1升二氧化碳,就要吸入20升空气,一个成人每天大约要呼出400升二氧化碳,需要吸入__________空气.

   4、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①第四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___块;

②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___块。

   5、、若2x m 2 n y 3与-xy n是同类项,则m =     ,n =      

  6、三角形有两边的长为2cm和6cm,第三边的长为xcm,则x的范围是    

   7、工人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右图中所示的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即图中的AB,CD两根木条),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                  。

   8、已知,如图1,AC⊥BC,CD⊥AB于D,则图中有    个直角,它们是     

     ,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图1              图2          图3

9.如图2,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了八个角,若a∥b,那么这八个角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个(不含∠1)

  1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11、计算:x·x2·x3      ;  (-x)·(-x)=        

(-)0          ;   (a+2b)(        )=a2-4b2

(2x+y-1)2         

二、选择题

1、在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2+a)(a+2)                       B.(a+b)(b-a)

C.(-x+y)(y-x)                         D.(x2+y)(x-y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8+28=29                   B.a3+a3=a6

C.(a3)2=a5                    D.(-3)5÷33=32

   3、如图3,直线a、b相交,∠1=120°,则∠2+∠3=    

A.60°            B.90°         C.120°        D.180°

   4.如图4,要得到a∥b,则需要条件    

A.∠2=∠4                      B.∠1+∠3=180° 

C.∠1+∠2=180°                D.∠2=∠3

  5.如图5,AB∥ED,则∠A+∠C+∠D=   

A.180°            B.270°            C.360°            D.540°


图3            图4            图5

6、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有且只有两条的是___。

A、等腰三角形  B、一个角 C、矩形 D、正方形

   7、如图所示,下列说话最准确的是___。        

A、是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B、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8cm,则腰长为___。

A、 7cm B、23cm C、7cm或23cm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9、如图,光线a照射到平面镜CD上,然后在平面镜 AB和CD之间来回反射,这时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1=∠6,∠5=∠3,∠2=∠4。若已知∠1=55°,∠3=75°,那么∠2等于(  )

A.50°  B.55°  C.66°   D.65°   

   10、小明用所示的胶滚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到墙上,正面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用图示胶滚涂出的是____。

                  

A               B

                 C              D

11、如图所表示的乘法公式是    

  A.平方差公式

  B.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C.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D.以上都不是。

  12、要使ΔABC≌ΔDEF,已知∠A =∠D,∠C =∠F,则不需要加的条件是    

A.AC=DF  B.BC=EF   C. ∠B =∠E  D.AB=DE

三、解答题

1、用乘法公式计算:498×502

2、用乘法公式计算:   3、计算: 

4、如图:设P,Q为线段BC上两点,且BP=CQ,A为BC外一点, 

∠BAP=∠CAP, 求证:AB=AC

5、求证: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6、如图,AP∥BC,∠PAB的平分线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E,CE的延长线交AP于D,求证:AB=AD+BC。

  7、如图,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C、D两处参加植树劳动,现要在道路OA、OB的交叉区域内设一个茶水供应站P,使P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且PC=PD,有一同学说:“只要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个茶水供应站的位置就确定了。”你说对吗?如果对,请在示意图上找出这个点的位置;如果不对,说明为什么(不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