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 | 七年级(下)数学(第五、六章)试题 |
第二学期 |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题号 | 一(22分) | 二(30分) | 三(解答题68分) | 总分(120分) |
得分 |
一、耐心填一填,你能行!(每格2分共22分)
1、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即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且a∥b,若∠1=118°,则∠2的度数= 62度_______
2、如图(2),AC⊥BC,AC=3,BC=4,AB=5,则点B到AC的距离为 4 ;
![]() |

![]() |
3、已知,如图(3),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C+∠BOD=90°,则∠BOC= 135 度 ;
4、如图(4),如果AB∥CD,BC∥AD,∠B=50°,则∠D= 50 0 ;
![]() | ![]() | ||
5、如图(5)所示,△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若∠ACB=80°,
∠ABC=33°,则∠EDF= 67 度 ;
6、如果点M(a,b)第二象限,那么点N(b,a)在第 四 象限。
7、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的题设是 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 结论是 这两个角相等 。
8、已知点M与点N
关于
轴对称,则x + y =
1 。
9、已知点M在
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 (0,7) 。
10、若点P到轴的距离为2,到
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3,2)、(3,-2)、(-3,2)、(-3,-2) 。
二、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12、下面各语句中,正确的是( D ).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若a∥b,c∥d,则a∥d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3、如图(6):已知AB∥CD,∠B=1200,∠D=1500,则∠O等于( D ).
(A)500 (B)600 (C)800 (D)900
14、如图(7),已知∠1=∠2,∠BAD=∠BCD,则下列结论(1)AB//CD;(2)AD//BC;(3)∠B=∠D;(4)∠D=∠ACB。其中正确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
A′(3,4),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B)
A.(9,3) B.(-1,-3) C.(3,-3) D.(-3,-1)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B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7、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点Q
在( D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8、将点P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P′,则点P′的坐标为( B )
A、 B、
C、
D、
19、已知点A,如果点A关于
轴的对称点是B,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C,那么C点的坐标是( D )
A、 B、
C、
D、
20、给出下列说法: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
(3)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4)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B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三、用心做一做,马到成功!(共68分)
21、完成推理过程并填写推理理由:(每空1分,共15分).
1、已知:如图BE//CF,BE、CF分别平分∠ABC和∠BCD
求证:AB//CD.
证明:∵BE、CF分别平分∠ABC和∠BCD(已知)
∴∠1=∠
ABC ∠2=
∠
BCD (角平分线的定义 )
∵BE//CF(已知)∴∠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C=
∠BCD(等量代换 ) 即∠ABC=∠BCD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如图,已知:∠BCF=∠B+∠F。
求证:经过点C画CD//AB
∴∠BCD=∠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CF=∠B+∠F,(已知)
∠BCF=∠BCD+∠DCF
∴∠DCF=∠F( 等量代换 )
∴CD//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B//E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3、如果点A的位置为(,
),那么点B,C,D,E 的位置分别为
(-2,2)、(0,2)、(2,1)、(-2,1)。
22、做一做(共32分)
1、(本题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
(1)(1,0)、(6,0)、(6,1)、(5,0)、(6,-1)、(6,0);
(2)(2,0)、(5,3)、(4,0);
(3)(2,0)、(5,-3)、(4,0).
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像什么?如果要将此
图形向上平移到轴上方,那么至少要
向上平移几个单位长度.
2、(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 45°,则∠DAC的度数是多少?
(写出解答过程)
![]() |
![]() |
3、(10分)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直角梯形OABC中,
CB∥OA,CB=8,OC=8,∠OAB=45°
⑴求点A、B、C的坐标;(6分)
⑵求梯形OABC的面积(4分)
23、(6分)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举例:如图,右图中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图形,你能构思出其它的图形吗?请在右框中画出与之不同的一个图形,并写出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 |
24、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5分)
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号称为世界三大棋种.国际象棋中的“皇后”的威力可比中国象棋中的“车”大得多:“皇后”不仅能控制她所在的行与列中的每一个小方格,而且还能控制“斜”方向的两条直线上的每一个小方格.如图甲是一个4×4的小方格棋盘,图中的“皇后Q”能控制图中虚线所经过的每一个小方格.
① 在如图乙的小方格棋盘中有一“皇后Q”,她所在的位置可用“(2,3)”来表示,请说明“皇后Q”所在的位置“(2,3)”的意义,并用这种表示法分别写出棋盘中不能被该“皇后Q”所控制的四个位置.
![]() |
25、(10分)如图,已知直线 ∥
,且
和
、
分别交于A、B 两点,点P在AB上。
(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 ∠1、∠2、∠3 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 ∠1、∠2、∠3 之间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
L2
温馨提示:请同学做完试卷后,再认真仔细地检查一遍,预祝你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