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中试卷
学号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3cm,6cm B.7cm,4cm,5cm C.3cm,4cm,8cm D.4.2cm,2.8cm,7cm
3、将如图图案绕中心O按逆时针旋转90O,得到的图案是: ……………………( )
4、如图,把图形沿BC对折,点A和点D重合,那么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在一个装有黑色围棋的盒子中摸出一颗棋子,
摸到一颗白棋是………………( )
A.必然事件 B.不确定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无法判断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C.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7、下列各组中,两个图形是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 …………………( )
8、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朝上一面的点数出现以下情况的概率最小的是…………………………………………………………………………………( )
A.偶数 B.奇数 C.比5小的数 D.数6
9、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
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带( )去配。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C、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D、三角形三条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的内部
11、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这个转盘,当它停止转动时,
指针最可能停留的区域是………………………………………( )
A.1 B. 2 C. 3 D. 4
1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0o<α<90oº B、60o<α<90oº C、60o<α<180oº D、60oº≤α<90o
1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4、如右图,已知△ABC≌△DEF,若∠A=∠D,BE=6,BC=4,
则CF等于…………( )
A、4
B、3
C、2
D、不能确定
15、
![]() |
16、 如图,已知△ABC中,∠B=45°,∠C=75°,AD是BC边上的高,
AE是∠BAC的平分线,∠DAE=( )度。
A、15 B、30 C、45 D、25
1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 )
A、12 B、12或15 C、15或18 D、15
18、右图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把跳棋棋子在棋
盘内沿直线隔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为一步。已知点A为己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跳进对方区域(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小步数为( )
A、2步 B、3步 C、4步 D、5步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9、“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蕴涵的图形变换是__________变换。
20、在△ABC中,∠A+∠B=1100,∠C=2∠A,则∠A= ,∠B= .
21、如下图,甲、乙、丙中分别有__ ___、__ ___、__ ___个三角形;
若在△ABC的边BC上任取n个点,则有___ __个三角形。
22、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理由是 __ .
23、从装有8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子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到可能性较小的是 球.
24、如图,△ABC≌△DEF,点B和点E, 点A和点D是对应顶点,则AB= ,CB= ,
∠C= ,∠CAB= .
25、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26、如图,△ABC中,AB=AC=13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
交AC于E,若△EBC的周长为21cm,则BC= cm.
27、一批成品运动鞋共100双,其中次品5双.从中任选一双运动鞋,
是次品的概率是
.
28、把一个长方形作相似变换,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则放大后
的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原长方形的 倍,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长
方形面积的 倍.
29、如图,已知AC=BD,要使得ΔABC≌ΔDCB,只需增加
|

30、如上图,映在镜子里的号码的实际号码是 .
三、 解答题。(共42分)
31、(6分)已知ΔABC和直线m,以直线m为对称轴,画ΔABC经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
32、(8分)如图(四—1)在△ABC中,∠B=40
,∠BCD=100
,EC平分∠ACB,求∠A与∠ACE的度数。
33、(8分)已知AD平分∠CAB,且DC⊥AC, DB⊥AB,那么AB和A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
34、(10分)如图,在△ABC和△DEF中,∠A=∠D,AC=DF,AE=BD,则∠C=∠F。请说明理由(填空)。
解:∵AE=BD( )
∴AE-BE= -BE。
∴AB=DE
在△ABC和△DEF中,
= ,
= ,
= ,
∴△ABC≌△DEF( )
∴∠C=∠F( )
35、(10分)如图,在ΔABC中,已知∠ACB=90º,CA=CB,AD⊥CE于点D,BE⊥CE于点E,说出AD=CE的理由.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能测试答卷座位号
学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9、 20、 , 21、 , , ,
22、 23、
24、 , , , 25、 ,
26、 27、 28、 ,
29、 30、
三、解答题。(共42分)
31、(6分)已知ΔABC和直线m,以直线m为对称轴,画ΔABC经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
32、(8分)如图(四—1)在△ABC中,∠B=40,∠BCD=100
,
EC平分∠ACB,求∠A与∠ACE的度数。
33、(8分)已知AD平分∠CAB,且DC⊥AC, DB⊥AB,那么AB和A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 |
34、(10分)如图,在△ABC和△DEF中,∠A=∠D,AC=DF,AE=BD,则∠C=∠F。请说明理由(填空)。
解:∵AE=BD( )
∴AE-BE= -BE。
∴AB=DE
在△ABC和△DEF中,
= ,
= ,
= ,
∴△ABC≌△DEF( )
∴∠C=∠F( )
35、(10分)如图,在ΔABC中,已知∠ACB=90º,CA=CB,AD⊥CE于点D,BE⊥CE于点E,说出AD=CE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