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一年数学期末测查参考试卷

2014-5-11 0:15:24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号数 姓名 南安市2005年秋季初一年数学期末测查参考试卷(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  满分:150)

题号

总分

1~13

14~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

 

 

 

 

 

 

 

 

 

 

 

 

 

一.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每小题3分,共39分)

1.-2的绝对值是    

2.单项式-的系数是      

3.在, 3.14,2003,-4,-5℅各数中,属于负分数的有     个.

4.对代数式3a的实际背景作出解释:                 

5.用计算器计算: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6.把多项式按字母x降幂排列是          

7.如图1:AB<AC+BC,其理由是                  

8. 60021/的角的补角等于     

9.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西270,那么此时从A观测C处的方向为      

10.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a+b   0(填“>”或“<”或“=”号).

11.如图3,在ΔABC中,画出

BC边上的高,并量出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cm.

12.将一根绳子两端分别涂上红色和白色,再在中间随意画3个圆点,涂上白色或红色,然后在这三个圆点处把绳子剪断,这样所得到的各小段两端都有颜色.则两端颜色不同的小段数目一定是    答奇数或偶数)        

13.试用代数式表示图4中由几个小正方形和长方形并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至少3种)                                   

二.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4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共28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是整数  B.0没有倒数  C.0 是最小的数  D.-1是最大的负整数

15.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  )

A.20     B.-20     C.12       D.10

16.下列事情中,必然发生的事情是(  )

 A.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有理数    B.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夏季的平均气温低

 C.2月份有30天          D.从装有3个红球、5个黄球的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它们恰好都是黄球

17.据测算.我国每天国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若一年按365天

计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

A.5.475× B.5.475×(元) C.0.5475×(元) D.

18.如图5所示的三棱柱的三视图是(   )

A.三个三角形  B、三个长方形  C.两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D.两个长方形,且长方形内有一条连结对边的点的线段,

和一个三角形

19.如图6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20.在图7中,∠1与∠2是同位角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三.请你来算一算,千万别出错哟!(每小题8分,共32分)

21.17-(-8)÷(-2)+4×(-3);

22.

2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24. 若“三角”      表示运算a-b+c,“方框”    表示运算

x-y+z+w,

求:     ×      表示的运算,并计算结果.

四.识图与计算,一定要看准了!(每小题6分,共12分)

25.如图8,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若AD=10,DB=6,求CD的长.


26.如图9,已知: AD∥BC,∠1=∠C,∠B=600.求∠C的度数.

五.探索题,看准了,别被迷惑哟!(276分,288分,共14分)

27.(1)看一看,下列两组算式:(3×5)2与32×52 ;[]2.每组两算式的计算结果是否相等?(2)想一想,当n为正整数时,(ab)n等于什么?

28.观察图形10,回答问题:若使AD∥BC ,需添加什么条件?

(要求:至少找出4个条件)

答:①                

              

                

              

六.数学无处不在.(2912分,3013分,共25分)

29.学期结束前,学校想调查学生对初一数学实验教材的意见,特向初中一年级400名学生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意  见

非常喜欢

喜  欢

有一点喜欢

不喜欢

人  数

200

160

32

8

(1)计算出每一种意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2)请作出反映此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3)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30.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已进入普通百姓冢。某市电信局对计算机上网用户提供三种付费方式供用户选择、(每个用户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付费方式):

(A)计时制:3元/时.另加付通信费1.2元/时;

 (B)包月制:60元/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另加付通信费1.2元/时;

 (C)宽带网:78元/月,不必另付通信费.

(1)   某用户某月上网的时间为x小时,请你分别写出(A)、(B)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应该支付的费用:   

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上网时间

58

43

52

50

57

48

42

(2)   某用户为选择适合的付费方式,连续记录了7天中每天上网所花的时间.

(单位:分)

根据上述情况:①请你估计该用户每天上网约为多少时间?

       ②该用户选择哪种付费方式比较合适,请你帮助选择,并说明理由(每

个月以30天计).

初一年数学期末测查参考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39分)

1.2; 2.; 3.2; 4.答案不唯一(略); 5.12.3; 6.; 7.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119039/; 9.南偏东270; 10.<; 11.画出BC边上的高2分,量出点A到直线BC的距离1分; 12.奇数;

13.①,②,③等.

二.(每小题4分,共28分)

14.C;15.C;16.B;17.B;18.D;19.D;20.C;

三.21.解:原式=17-4-12                   6分

       =1                        8分

22.解:原式=9-(-125)×-8               6分

=9-20-8=-19                     8分

23.解:原式=    4分

      当时,原式==-   8分

24.解:原式=          3分

    ==-2+4-=            8分

四.25.解:AB=AD+ DB=10+6=16               2分

因为C为线段AB的中点

所以AC=                   4分

所以CD=AD-AC=10-8=2                 6分

26.解:由于AD∥BC,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可得∠1=∠B                      4分

因为∠1=∠C,所以 ∠B=∠C               5分

因为∠B=600,所以 ∠C=600              6分

五.27.解:(1)因为(3×5)2=32×52=225,[]2==4,所以每组两算式相等, 4分;  (2)(ab)n=abn(n为正整数)         6分.

28.解:①∠EAD=∠ABC;②∠BAD+∠ABC=1800;③∠DAC=∠ACB;

④∠ADB=∠DBC等.                每个条件2分,共 8分

六.29.解:(1)非常喜欢:50℅;喜欢:40℅;有一点喜欢:8℅;

不喜欢:2℅;                         4分

    (2)画扇形统计图略,8分; (3)开放式题目,如从统计图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实验教材等.                     12分

30.解:(1)采用计时制应付的费用为:3x+1.2x=4.2x(元),采用包月制应付的费用为:1.2x+60(元);                   4分

(2)①该用户每天上网约为:

(小时)         6分;

②该用户一个月上网约为(小时),当x=25时,       7分

计时制的费用为:4.2x=4.2×25=105(元),             9分

包月制的费用为: 1.2x+60=1.2×25+60=90(元),          11分

因为105>90>78,                       12分

所以该用户应选择宽带网比较合算.                 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