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期末考模拟卷
姓名: 班别: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上).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如果是方程
的一个解,那么k的值是( ).
A.
B.
C.2
D.4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与
的解相同,则k=( )
A.7 B.-8 C.9 D.-10
4.以下各组数据为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1,4,3 C.5,9,5 D.2,7,3
5.如图所示,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一边长为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
A.2 B.3 C.4 D.3或4
7.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是( )
A.期末考试数学得满分 B.如果两个解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C.今天刮风了,明天会下雨
D.如果,则a=b
8.若用一种正多边形瓷砖铺满地面,则这样的正多边形可以是( )
A.正三、四、六边形 B.正三、四、五边形
C.正三、四、五、六边形 D.正三、四、六、八边形
9.(n+1)边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大( )
A.180° B.360° C.
D.
10.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D,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当x= 时,代数式的值是0.
12.对于方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
.
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为 .
14.已知-4<x<2,则x可取的负整数的和是 .
15.AD为△ABC的高,AB=AC,△ABC的周长为20cm,△ACD的周长为14cm,则AD= .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解方程 17.解方程组
18.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将它们解集在数轴 19.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CD=112°,
上表示出来:
求△ABC各内角的度数。
19.如图,已知∠BAC等于60°,点E、F分别位于 20.已知是方程
∠BAC的两边上.试用刻度的直尺和量角器,在∠BAC 的解,求m 的值。
的内部寻找一点O,使点O到点E、F的距离相等,且
到∠BAC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四、解答题:(21、22题各6分,23题7分,24,25题各8分,共35分).
21. 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2人,这样比原来减少2组.
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
22.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 求△ABC的周长.
23.列不等式解下列应用题
某城市的出租汽车起步价为10元(即行驶距离在5千米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千米后,每行驶1千米加1.2元(不足1千米也按1千米计).现某人乘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17.2元,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4. 如图所示,上午8时,一条船从A处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NAC=42°,∠NBC=84°,则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是多少?
2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北京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
(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车辆数),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
甲同学说:“二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000辆”;
乙同学说:“四环路比三环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000辆”;
丙同学说:“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车流量的2倍”.
请你根据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求出高峰时段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
(2003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