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5-11 0:15:38下载本试卷

枣庄市2005 ~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

2.迭择题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如不用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在题前的口琴格内.

3.填空题、解答题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填写.

4.考试时,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

题号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5+a5=a10   B.a6·a4=a24    C.a0÷a-1=a    D.a4-a4=a0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2x-y) (x+y) =2x2-y2        B.(a-b)(2a-b)=2a2+2ab+b2

C. (2x-3y) (2x+3y) =4x2-9y2      D.(-a-b)2= a2+2ab+b2

3.某种奖券的中奖率是1 %,小花买了100张奖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花一定会中奖         B.小花一定不中奖

C.小花中奖的可能性较大      D.小花中奖的可能性很小

4.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为20cm、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则应在下列木棒中选取

  A. 10cm的木棒           B. 20cm的木棒

  C. 50cm的木棒           D. 60cm的木棒

5.一束光线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在地面上放一个平面镜,欲

使这束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光线,则平面镜与地面所

成的锐角的度数为

    A . 450     B. 600     C. 750   D. 800

6.下列命题: (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同位角相等;(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4)若两条线段不相交,则这两条线段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 1个    B. 2个    C.3个   D.4个

7.如图,AB=AD,AC=AE,∠BAD=∠CAE,

那么△ACD≌△AEB的依据是

    A. ASA     B. AAS

    C. SAS     D. SSS

8.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且DE=BC,以

D、E为顶点,作出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

角形与△ABC全等,则这样的三角形一共可以作出

A.2个     B.4个

C.5个     D.6个

  

9.如图,L、L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

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它们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A.甲比乙快   B.乙比甲快

   C.甲、乙同速  D.不一定

10.某人账户存款a元,每月支出b元,收入c元(b < c),则账户余额与月份的之间的关系是下列图中的

A.①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③

11.如图,△ABC中,AB = AC=4cm,BC=3cm, AC的垂

直平分线交AB于D,连接CD,则△BCD的周长为

    A.4cm    B.7cm

    C.10cm    D.11cm

12.在△ABC和△ADC中,有下列三个论断:(1)AB=AD, (2)∠BAC=∠DAC,

(3) BC=DC.将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三个命题:

(1)若AB=AD,∠BAC=∠DAC,则BC=DC;

(2)若AB=AD,BC=DC,则∠BAC=∠DAC;

(3)若∠BAC=∠DAC,BC=DC,则AB=AD;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1纳米=0.000 000 001米,则250纳米等于       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4.小明将写在纸条上的一串数字放在镜子前,从镜中看是69301,你认为小明写在纸条上的一串数字是          .

15.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质数2和5,若第三边的长也是个质数,那么第三边的长是      .

16.如图,在Rt△ABC中,∠ABC=900,∠A = 300,若将BC

边向BA方向折过去,使点C落在BA边上的C′点,折痕为BE,

则∠AEC =     .

17.如图,要得到△ABC≌△ADE,除公共角∠A外,在下

列横线上,写出还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并在括号内写出由这些

条件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

(1)∠B=∠D, AB = AD (ASA )

(2)      ,       (  )

18.如图,长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互相平行的两条直

线上,A D=10cm,当B、C在平行线上运动时:

  (1)如果设AB的长为x (cm ),长方形ABCD面积

为y ( cm2),则可以表示为        ;

(2)当AB长15cm变到30cm时,长方形的面积

    cm2变到     cm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19.(本题满分8分)

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2x-y) 2- (2x+y) (2x-y)+4xy]÷(-2y)的值与字母x、y的取值是否有关?

20.(本题满分8分)

如图,C、D、E在同一直线上,∠1=1200,∠A=600,直线  

AB与CD平行吗?请补全所空内容.

解:直线AB与CD平行.

因为C、D、E在同一直线上,所以∠1+∠2 =  .

因为∠l =1200,所以∠2 =     .

因为∠A =600,所以∠2=∠A .

所以       ,理由是            .

21.(本题满分 10 分)

育人中学初一(1)班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a)如图①,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结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 = AC, EC=BC,最后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b)如图②,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CD=BC,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间题:

(1)方案(a)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2)方案(b)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22.(本题满分10分)

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 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3.(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ABC中,AD⊥BC, BE⊥AC,垂足分别为D、E,AD与BE相交于点F,若BF=AC,求∠ABC的大小.

24.(本题满分12分)

现有如图①的瓷砖若干块.

(l)用两块这样的瓷砖拼成一个长方形,使拼成的图案呈轴对称图形,请在图②的两

个长方形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两种拼法不同,所画图案中的阴影部分用斜线表示);

 (2)用四块如图①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成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③的三个正方形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同(1) ,

(3)在第(1)题中,请你计算用如图①的瓷砖拼成的所有长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成功率是多少?

枣庄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