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7.7

2014-5-11 0:15:42下载本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7.8  平行线

[基础训练]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B、不相交的线段互相平行

C、不相交的射线互相平行    D、有公共端点的直线一定不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我们通常用“//”表示     。

3、经过直线外一点,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    

5、在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中,有哪几组平行线。

并用“//”表示出来。

(1)           (2)       

6、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有且只有   个交点。

7、如图,长方体ABCD-EFGH,

(1)图中与棱AB平行的棱有哪些?

(2)图中与棱AD平行的棱有哪些?

(3)连接AC、EG,问AC、EG是否平行。

8、如图,已知直线AB和它两旁的两点M,N,

(1)用直尺与三角板过点M,N分别画直线AB的平行线。

(2)请你判断所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综合提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                       (   )

 (1)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  (2) 过一点与一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3)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因为a//d, b//c,所以c//d  B、因为a//c, b//d,所以c//d

C、因为a//b, a//c,所以b//c   D、因为a//b, d//c,所以a//c

3、已知∠AOB与其内部任意一点P,若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OA平行,那么这样的直线(   )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两条  C、有无数条  D、不存在

4、下列四句话,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A、1   B、2    C、3    D、4

5、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B、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

C、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线段,若它们不相交,则一定互相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二、填空题

6、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7、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 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8、将长方体沿着上下两个底面的对角线切开,所得的截面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有     组。

9、在同一平面内,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

10、平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个。

三、解答题

11、在∠AOB内部有一点P,过P点分别作OA、OB的平行线,并用“//”表示出来。

12、如图所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并用“//”表示出来。

13、请你举出实际生活中利用平行线的例子,并写出几个来。

[探究创新]

平面内有若干条直线,当下列情形时,可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

(1)有一条直线时,最多分成2部分。

(2)有两条直线时,最多分成2+2部分。

(3)有三条直线时,最多分成    部分。

……

(4)有n条直线时,最多分成      部分。

            

7.8 平行线 

基础训练:

1 D 2 . 不相交,平行; 3 .有且只有; 4.平行 ; 5. AB∥CD,AD∥BC ; 6 . 2; 

 7. (1)EF,HG,DC;(2)BC,EH,FG,(3)平行 8. (1)略 (2 平行) 

综合提高: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B  5. D

二.填空题:

6.无数,1  7. (1)平行 ,(2)相交, (3)重合 8.2; 9.相等或互补  10. 0或1或2或3;

三.解答题:

9.     略 12.AB∥IH,DE∥FG;13. 略

探究创新:

  (3)7  (4)n(n+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