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1

2014-5-11 0:16:06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相信自己有能力选得又快又准,每道小题四个选择支中只有惟一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后表。

1、函数是研究 (    )

A.常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       B.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

C.变量与常量之间对应关系的    D.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

2、 点A(1,m)在函数y=2x的图象上,则m的值是 (    )

A.1     B.2       C.       D.0

3、要清楚地表明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不是

4、 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 (        )

A.(-5,13)   B.(0.5,2)   C.(3,0)     D.(1,1)

5、下列说法:①用一张像底冲洗出来的2张1寸相片是全等形;②所有的正三角形是全等形;③全等形的周长相等;④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

6、在△ABC和△A’B’C’中, AB=A’B’, ∠B=∠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

△ABC≌△A’B’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A.BC=B’C’   B.∠A=∠A’   C.AC=A’C’  D.∠C=∠C’

7、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x≥3     B. x>3    C.  x≤3      D.  x<3

8、已知△ABC≌△DEF,若∠A=60°,∠F=90°,DE=6cm,则AB等于(  )cm。

A. 5      B .6       C .7        D .8

9、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   )


A.         B.          C.        D.

   

A        B          C          D

10、下列各图象中,y不是x函数的是 (    )

 

    A          B         C          D

1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关于时间t(分)的函数图像,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像大致是        (   )


  A        B           C          D

12、在10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取50个作为样本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中

54.5 57.5这一组的频率是0. 12,那么估计总体数据落在54.5  57.5 之间的约有(   )
 A.120个      B.60个     C.12个     D.6个

07-08学年茅箭区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2题,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细心填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在匀速运动公式 S=3t中,3表示速度,表示时间, S表示在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     ____,常量是__     _.

14、若一次函数y=(k-2)x-4的y随x增大而减小,则取值范围为      

15、把直线y= —2x—3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直线_         

16、.如图所示,直线AD、BE相交于点C,AC=DC,BC=EC.

   则有:△ABC≌△DEC ,是根据         判定的。

17、点A(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

析式是       

18、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在AB的垂线BF上

取两点C,D,使BC=CD,再画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

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16米,则AB=      米。

19、,已知:中,,AM平分

CM =20cm,那么MAB的距离是      cm。

20、设地面(海拔为0km)气温是200C,如果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0C,

则某地的气温t(0C)与高度h(km)的函数关系式是        

21、如图:已知∠ABC=∠DEFAB=DE,要说明△ABC≌△DEF若“SAS”

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某校九年级一班5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

按图中划分的分数段,这次测验成绩中所占百分比最大的分数段是_________________。

 
. 解一解: (本大题共8小题,共计54分) 通过认真思考,完整解答下列各题。

23、(本题6分)如图,已知:的中点,,∠1=∠2.

求证:.

24、(本题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4时,y的值为9;当x=2时,y的值为-3.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5、(本题6分)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一次函数y1=-x+1 与y2=2x-2的图象, 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方程组           的解是         。

(2)直接写出,当x       时,y1 <y2 


26、(本题6分)右图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条形图和扇形分布图。

(1)求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补上步行、骑车条形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骑车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


27、(本题6分)已知直线平行于直线y=-3x+4,且与直线y=2x-6的交点在x轴上,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8、(7分)如图,在△ABC中,∠ACB=90°,CE⊥AB于点E,AD=AC,AF平分∠CAB交CE于点F,DF的延长线交AC于点G,求证:(1)DF∥BC;(2)FG=FE.

29、(本题7 分)已知某山区的平均气温与该山的海拔高度的关系见下表.

海拨高度/米

0

100

200

300

400

平均气温/℃

24

23.4

22.8

22.2

21.6

(1)若海拔高度用x(米)表示,平均气温用y(℃)表示,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种植物适宜生长在18~21℃(包括18℃,也包括21℃)的山区,请问该植物适宜种植在海拔为多少米的山区?

30、(本题10分)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⑴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两点的坐标;

⑵若点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到轴的距离为1,到轴的距离为,请判断点是否在这条直线上?(写出判断过程)

⑶在第⑵题中,作轴于,那么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与△全等?若存在,请写直接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