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3,4,x,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则x=……………………………………( )
A 4 B 5 C 6 D 7
2、10名初中毕业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
这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30 ,25 B 26.5 ,26 C 26 ,27 D 25,29
3、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500名女生中抽出50名进行检测,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00名女生是总体 B 、500名女生是个体
C、 50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50是样本容量
4、甲、乙两人射靶,他们命中环数的平均数相等,但方差不同,S2甲=2.5,S2乙=1.8,则射击较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甲乙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
5.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前面,则这个正方体的后面是…………………………………( )
A.0 B. 8 C.快 D.乐
6.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②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③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④直六棱柱有六个侧面、都是长方形;⑤圆锥的三视图中,主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7.下图右侧的展开图能折叠成的长方体是…………………………………………( )
|
8. Rt△ABC中,∠C=90o ∠A为30o, CB长为5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 )
A、5cm B、15cm C、10cm D、2.5cm
9、∠B的相邻外角是100°,要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底角∠A的度数是………( )
A.80 B。50° C。80°或50° D.60°
10.如图,将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沿一边的中线剪开,然后将剪开后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重新拼成新的四边形,则四边形中对角线最长的拼图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分析下列四种调查:①了解我班同学的视力状况; ②估计小明家的一年总用电量;③登飞机前,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④了解中小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其中应作普查的是:
(填序号).
12.如图所示,,则
= 度。
13.某百货店用每斤13元的甲种糖4斤与每斤10元的乙种糖6斤混合成杂糖出售,那么这种杂糖平均每斤售价应为 元.
14.如图,在△ABC中,∠A=40º,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 .
15.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三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已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3,正放置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则S1+S2=_______。
16、已知样本的方差是5,则样本
的方差是
。
17、如图,棱长为1的立方体中,一只蚂蚁从A顶点出发沿着立方体的外表面爬到B顶点的最短路程是
。
18.如图,在等边中,
,点
在
上,且
,点
是
上一动点,连结
,将线段
绕点
逆时针旋转
得到线段
.要使点
恰好落在
上,则
的长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本题8分)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在最近的的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
甲 | 585 | 596 | 610 | 598 | 612 | 597 | 604 | 600 | 613 | 601 |
乙 | 613 | 618 | 580 | 574 | 618 | 593 | 585 | 590 | 598 | 624 |
(1) 两人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从而说明谁的成绩更稳定?
(2) 从历届比赛的成绩看,成绩达到5.96m就有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6.10m就能打破记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
20.(本题共12分,每小题6分)
(1)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和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为直角三角形,∠ACB=Rt∠,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并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2)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21. (本题6分)如图, OA
OB,OA=45cm,OB=15cm,一机器人在点B处发现有一个小球从A点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去拦截小球,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求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的长度.
22.(本题10分)如图,△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F为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过点F作FG⊥BC于G点,并交AB于E点,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
(1)AD∥FG;
(2)AE=AF
23.(本题10分)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10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如下4个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确定每个演讲者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分):
方案1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平均数.
方案2 在所有评委所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其余给分的平均数.
方案3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中位数.
方案4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众数.
为了探究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先对某个同学的演讲成绩进行了统计实验.上面是这个同学的得分统计图。
(1)分别按上述4个方案计算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
(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合作为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
(命题人:庄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