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二数学上期中测试卷(A卷)

2014-5-11 0:16:09下载本试卷

初二数学上期中测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知函数y=,当x=-2时,函数值为(  ).

  A.  B.±  C.3   D.±3

2.下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

A.25%   B.10    C.22   D.12

3.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30吨   B.31吨    C.32吨   D.33吨

4.下列函数: ①中,的增大而减小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说法:①用一张像底冲洗出来的2张1寸相片是全等形;②所有的正五边形是全等形;③全等形的周长相等;④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

第2题               第3题

6.在青年业余歌手卡拉OK大奖赛中,8位评委给某选手评分如下表.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则有效评分是9.8分的频率是(  ).

评委

1

2

3

4

5

6

7

8

评分

9.8

9.5

9.7

9.9

9.8

9.7.

9.4

9.8

    A.0.5  B.0.3   C.0.4   D.0.6

7.如图,D、E是△ABC中AC、AB上的点,△ADB≌△EDB,△BDE≌△CDE,则下列结论:①AD=DE;②BC=2AB;③∠1=∠2=∠3;④∠4=∠5=∠6.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8.一次函数y=(1-k)x+k,若k>1,则函数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已知,使不等式成立的x值中最大整数是(  ).

A.-2   B. 2   C.1   D.0

10.已知OQ平分∠AOB, 点P为OQ上任意一点,点N为OA上一点,点M为OB上一点,若∠PNO+∠PMO=180°,则PM和PN的大小关系是(  ).

A.PM>PN    B. PM<PN  C.PM=PN    D. 不能确定°

第7题                     第10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ABC≌△A′B′C′,A与A′,B与B′是对应顶点,△ABC的周长为12cm,AB=3cm,BC=4cm,则A′B′=______cm,B′C′=______cm,A′C′=_____cm.

12.关于的一次函数+5m-5,若使其成为正比例函数,则m应取_________.

13.某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情况:优秀有10人,良好有30人,及格有20人,若将其制成扇形统计图,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4.小强调查“每人每天的用水量”这一问题时,收集到80个数据,最大数据是70升,最小数据是41升,若取组距为4,则应分为_________组绘制频数分布表.

15.若一次函数y=3x+b经过点A(1,7),则该函数图像经过点B(4,____)和点C(____,0).

16.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只需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_____.

18.已知A地在B地的正南方向3km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线前进,他们到A地的距离s(km)与所用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当他们走了3h的时候,他们之间相距________千米.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三、解答题(共56分)

19.(本题4分)一慢车和一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相距120千米的B地,所行地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试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慢车比快车早出发   小时,快车比

慢车少用  小时到达B地;

(2)快车用   小时追上慢车;此时相距A地

    千米.

20.(本题5分)已知成正比例, 成正比例,且当时,,当时,,求当的值.  

21.(本题5分)用四根小木棒扎风筝,要求:风筝的两脚的大小相同,即∠B=∠C.小红是这样扎的:取AC=BD,AB=CD的四根小木棒,扎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行吗?为什么?

22.(本题5分)某校学生会在“暑假社会实践”

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组织评委会对

学生写出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学生会随机抽取

了部分评比后的调查报告进行统计,绘制了统计图如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l)学生会共抽取了______份调查报告;

(2)若等第A为优秀,则优秀率为_____________ ;

(3)学生会共收到调查报告1000 份,请估计该校

有多少份调查报告的等第为E ?

23.(本题5分)如图,已知AC=AB,AE=AD,∠EAB=∠DAC,问BD与EC相等吗?说明理由.

24.(本题6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S(次/分)是这个人年龄n(岁)的一次函数.

  (1)根据以上信息,求在正常情况下,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


  (2)若一位63岁的人在跑步,医生在途中给他测得10秒心跳为26次,问:他是否有危险?为什么?

25.(本题6分)某游乐场每天的赢利额y(元)与售出的门票x(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当0≤x≤200,且x为整数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当200≤x≤300,且x为整数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2)要使游乐场一天的赢利超过1000元,试问该天至少

应售出多少张门票?

26.(本题6分)右图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

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分布图.

 (1)求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补上步行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骑车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


 

27.(本题6分)近几年,扬州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等十多个殊荣.到扬州观光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某景点每天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事实表明,如果游客过多,不利于保护珍贵文物,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景点拟采用浮动门票价格的方法来控制游览人数.已知每张门票原价为40元,现设浮动门票为每张元,经市场调研发现一天游览人数与票价之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1)根据图象,求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设,求该景点一天参观的人数的范围.

28.(本题8分)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侧,池塘西边有一座假山D,在DB的中点C处有一个雕塑,张倩从点A出发,沿直线AC一直向前经过点C走到点E,并使CE=CA,然后她测量点E到假山D的距离,则DE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1)你能说明张倩这样做的根据吗?

  (2)如果张倩恰好未带测量工具,但是知道A和假山、雕塑分别相距200米、120米,你能帮助她确定AB的长度范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