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矩形、菱形、正方形(3)

2014-5-11 0:16:13下载本试卷

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案

3.5 矩形、菱形、正方形(3)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菱形的特征的过程,在操作活动和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

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和初步审美意识,进一步了解和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菱形的意义,利用特征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菱形的性质及其性质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图片中是你熟悉的图形吗?通过观察:你能得出这些图形的特征吗?

二、新课讲解:

1、菱形的概念:

画一个△ABC,取BC的中点M,把△ABC绕点M旋转180°后得一个△A′B′C′, △A′B′C′与△ABC拼成一个怎样的图形?当△ABC中AB=AC时, △A′B′C′与△ABC又拼成一个怎样的图形?

结论:(1)                叫做菱形;

(2)菱形既是 图形,对称轴是      ,又是   图形,对称中心是       

2、菱形的特征:

注意: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还具有哪些特殊性质?

讨论: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⑴图中的哪些线段相等?哪些角相等?

⑵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有什么特殊位置关系?你能说明理由吗?

(3)若AC=6,BD=8,则AB=    ,S菱形ABCD=    

结论: (1)、菱形的    相等。菱形的对角线     ,并且          

(2)、菱形的面积=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8cm,∠ABC:∠BAD=2:1,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BD、AC的长及菱形的面积。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且DE⊥AB.

(1)求∠ABD的度数;

(2)若菱形的边长为2,求菱形的面积.

四、课堂练习

1、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代号)

①对边平行且相等;②4条边都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④对角相等

⑤对角线相等;⑥对角线互相垂直;⑦轴对称图形;⑧中心对称图形;

2、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等于    cm2,周长等于    cm。

3、若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AC=10cm,则∠ABD=   °,∠ABC=    °。

4、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求菱形的边长和它的另一条对角线长。

五、课堂小结:

1、菱形的概念及性质;

2、数学思想与方法

 菱形           转化成

3、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P100 6、9

思考题:在宽为6厘米的矩形纸带上,用菱形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图案,如果菱形的边长为5厘米,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5个这样的菱形设计图案,那么至少需要多长的纸带?

(2)设菱形的个数为x,所需的纸带长为y,请你用x的代数式表示y,现有长为25厘米的纸带,要设计这样的图案,最多需要多少个菱形?

主备人:俞永亮   审核人:夏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