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4

2014-5-11 0:16:15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数学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装……………………………订………………………线………………………………………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4

一、细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直线L1与L2被L3所截,则∠1与∠2是(  )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以上都有可能

2.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CD,则∠1=∠2  B.若AD∥BC,则∠3=∠4

C.若∠1=∠2,则AB∥CD  D.若∠1=∠2,则AD∥BC

3.一天,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一个礼物,小明打开包装后,利用所学的知识,画出视图,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如下图(3)

俯视图

 

主视图

 
     

根据小明所画的两个视图,你知道小明爸爸送给小明小礼物是什么吗(  )

A.钢笔   B.生日蛋糕   C.光盘   D.一套衣服 

4.下列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边长的是(   )

A.3、4、5   B.7、24、25   C.6、8、10   D.6、11、12

5.数学老是布置10道选择题,课代表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给制成条形统计,如图(4)根据图表,全班每位同学答题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20,18  B.8,9   

C.9,9   D.9、8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4   B.16   C.14或16   D.以上都不对

7.如图(5)是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标柱了字母或数字,则面a在展开前所对的面的数字为(  )

A.2     B.3  

 C.4     D.5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外角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有且只有一条对称轴  ④有一个角为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若∠1与∠2的两边分别平行,且∠1比∠2的倍少30º,则∠2为(   )

A.30º   B.70º    C30º或70º  D.100º

10.如图(6)所示,在△ABC中,AB=AC,PB和P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P作DE∥BC交AB,AC于D、E,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7)已知L1∥L2,∠1=130º,则∠2=      

12.请举出现实生活中两个直棱柱例子           

13.已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36º,则底角为      

14.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cm、 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为    cm.

15.评定学生的学科期末成绩,由期末分数,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这三部分组成,并给予这三个部分权的比为3:3:4,已知小明期末考80分,作业90分,课堂参与85分,则他的数学期末成绩为    分。

16.如图(8),已知直线AB∥CD,AC⊥AB,AB=3,AC=4,则△ABD的面积是  

图(7)

 
   

17.如图(9)在△ABC中,AB=AC=10,BC=8,DE为AC边上中垂线交AB于D,交AC于E,则△BDC的周长为      

18.如图(10)边长为2厘米的立方体中,一只蚂蚁从顶点A出发沿着立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的最短路程是     

图(10)               图(11)

 
           

19.如图(11),钢条中,∠A=15º,焊上等长钢条,用来加固钢架,若P1A=P1B2问这样钢条至多需要    根。

20.用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组成如图(12)塔状图案,则第n个图案的周长9是  

图(12)

 

三、用心做一做:(2122每题6分,2310分)

21.画图题:分别画出几何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22.如图(13),已知△ABC中, B= ∠C,AE平分△ABC的外角∠CAD,判断,AE∥BC请说明理由。

解∵∠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已知)

 ∴∠DAC=∠B+∠C(               )

∵∠B=∠C(      )

∴∠DAC=2∠B(等量代换)

∵AE是∠DAC的平分线(已知)

∴∠DAC=2∠    (      )

∴∠B=∠    

∴AE∥BC(            )

23.八年级要举行投篮比赛,每班各30名,一名代表参加,根据在3分钟时间   

内投中个数决出胜负,某班预选出甲、乙两位同学,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各投篮10次,每次投篮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次 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个)

2

4

6

8

7

7

9

9

10

8

乙(个)

9

5

7

8

7

6

6

7

7

8

(1)请填写下表:

平均数

方 差

中位数

中9个以上次数

7

5.4

1

7

(2)请从不同角度对这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至少写3条)

(3)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将选谁参加比赛?说说你的理由?

24.如图,一根竹竿,在离地面5米处断裂,竹竿顶部是在离竹竿底部12米处,问竹竿折断之前有多长?

25.如图已知AB⊥BD于B,CD⊥BD于D,若AB=ED,BE=DC,则(1)AE=CE 

(2)AE⊥CE请说明理由;

26.如图,已知△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三个条件:

   ①∠EBO=∠DCO  ②∠BEO=∠CDO  ③BE=CD

(1)上述三个条件哪两个条件可以判是△ABC为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

(2)选择第(1)小题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