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二
一、细心择一择,你一定很准(每题2分,共24分)
1,计算+
的结果是( )
A.m+2 B.m-2 C.
D.
2,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
A.10 B.8 C.12 D.4
3,3x1-2,3x2-2,3x3-2,3x4-2,3x5-2,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12,
B12,1
C14,
D14,3
4,如图1,有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板拼成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最多可以拼成(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 ![]() | ||||
![]() | |||||
5,如图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为( )
A.0 B.1 C.2 D.3
6,如图3,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AC分别交BE、DF于G、H,试判断下列结论:①ΔABE≌ΔCDF;②AG=GH=HC;③EG=BG;④S△ABE=S△AG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l个 B.2个 C.3个 D.4个
7,Rt△ABC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25 B.7 C.12 D.25或7
8,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9,已知,在△ABC中,AB=1,AC=,∠B=45°,那么△ABC的面积是( )
A. B.
C.
D.
10,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菱形或矩形 B.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矩形或等腰梯形 D.菱形或直角梯形
11,如图4,A、C是函数y=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过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记Rt△AOB的面积为S1,Rt△COD的面积为S2,则( )
A.S1>S2 B.S1<S2 C.S1=S2 D.S1和S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2,若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a可以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仔细填一填,你一定很行(每题2分,共24分)
13,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为了估计鱼塘里有多少条鱼,我们从鱼塘捕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里去,经过一段时间,等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第二次样品鱼200条,若其中带标记的鱼有25条,则可估计鱼塘里约有鱼__________条.
15,某学生在一次考试中7科成绩的和为658,其中有两科的平均分为89,那么另外五科的平均分是________.
16,数据1,2,8,5,3,9,5,4,5,4的众数是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
17,化简:=________.
18,将40cm长的木条截成四段,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则较长的木条长 cm,较短的木条长 cm.
19,梯形ABCD中,AB∥DC, 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梯形ABCD的边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20,已知长方体的体积是100cm3,它的长是ycm,宽是5cm,高是xcm,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
21,如图5,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则∠AEB的度数为_____.
![]() | |||
![]() | |||
22,写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得它在所在的象限内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而增加,这个函数解析式可以为 .(只需写一个)
23,如图6,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P点处,BQ为折痕,则∠PBQ=_____.
24,观察下列各等式:+
=2,
+
=2,
+
=2,
+
=2.依据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
+
=2成立.
三、认真做一做,祝你成功(共52分)
25,计算:.
26,解分式方程:.
27,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y(m)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S(mm2)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7所示.
(1)写出y与S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面条粗1.6mm2时,面条的总长度是多少?
![]() |
28,如图8,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正西方向320km的B处,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km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
(2)若A城受到这次台风影响,那么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
29,如图9,在□ABCD中,点E,F在BD上,且BF=DE.
(1)写出图中所有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G,延长CF交DA的延长线于H(请补全图形),证明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
30,如图10,小刚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刚家到王老师家的路程为3千米,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千米.由于小刚的父母战斗在抗“禽流感”的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小刚上学.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了20分钟,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 |
31,某数学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的纠正情况,收集了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的常见错误,编制了10道选择题,每题3分,对她所任教的初三(1)班和(2)班进行了检测.如图11表示从两班各椭机抽取的1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
(1)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补全下表:
班级 | 平均数(分) | 中位数(分) | 众数(分) |
(1)班 | 24 | 24 | |
(2)班 | 24 |
(2)若把24分以上(含24分)记为“优秀”,两班各有60名学生,请估计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成绩优秀;
(3)观察图中的数据分布情况,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纠错的整体情况更好一些?
32,如图12,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B=900,AB=8cm,AD=24cm,BC=26cm,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D运动,点Q从C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成为等腰梯形?
(2)设梯形ABQP的面积为y,运动的时间x,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当x等于多少时,ABQP的面积是ABCD的一半?
![]() | |||
![]() | |||
33,如图13,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为CD上一点,且CF=CD.求证:△AEF是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
一、1,D;2,A;3,D;4,C;5,C;6,D;7,D;8,C;9,A;10,B;11,C;12,D.
二、13,x≠0;14,800;15,96;16,5、4.5;17,x-2;18,12、8;19,AD=BC;20,y=(x>0);21,15°;22,y=-
(答案不唯一);23,30°;24,-12,-12.
三、25,原式==
-
=
=
=-
;
26,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2)(x-2),得(x-2)x-(x+2)2=8,解得x=-2.经检验:x=-2不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无解;
27,(1)y=,(2)80m;
28,(1)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因为P到BF的距离为160km<200km,(2)影响时间是6小时;
29,(1)△ABE≌△CDF;△AED≌△CFB;△ABD≌△CDB;(2)因为BF=DE,所以BF+FE=DE+EF,即BE=DF.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所以∠ABD=∠CDB.在△ABE和△CDF中:所以△ABE≌△CDF,所以∠AEB=∠CFD,所以HC∥AG;
30,设王老师步行的速度是x千米/时,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3x千米/时,20分钟=小时,由题意,得
,解得x=5.经检验x=5是所列方程的根,所以3x=3×5=15(千米/时).答:王老师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31,(1)
班级 | 平均数(分) | 中位数(分) | 众数(分) |
(1)班 | 24 | ||
(2)班 | 24 | 21 |
(2)(名),
(名).即(1)班有42名学生成绩优秀,(2)班有36名学生成绩优秀.(3)(1)班的学生纠错的整体情况更好一些;
32,(1)6秒,(2)y=-8x+104,(3)0.5秒;
33,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BE=CE=a,CF=
a. DF=
a,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B2+BF2=a2+
,同理在Rt△ADF中,AF2=AD2+DF2=a2+
,在Rt△CEF中,EF2=CE2+CF2=
,所以AF2=AE2+EF2,所以△AEF是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