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相似形》复习达标检测

2014-5-11 0:16:16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装………………………………订………………………………线………………………………………………
八年级《相似形》复习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等边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与一条中位线的比值是

(A)  (B)  (C)  (D)

2、已知: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要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5米的位置上,则球拍球的高度应为

(A) 2.7m  (B) 1.8m  (C) 0.9m  (D) 6m
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一点,且

,下面有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 若∠AEF=90°,则一定有    

(A)ΔADE∽ΔAEF  (B) ΔECF∽ΔAEF 

 (C)ΔADE∽ΔECF  (D) ΔAEF∽ΔABF

5、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互补的角就是平角;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⑤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个   C、2个   D、3个

6、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分别是,它们的周长相差,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

(A)(B)(C)(D)

7、在△ABC中,M、E把AC边三等分,MN∥EF∥BC,MN、EF把△ABC分成三部分,则自上而下部分的面积比为  

(A)1∶1∶1 (B)1∶2∶3 (C)1∶4∶9 (D)1∶3∶5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1、O2、O3分别是对角线BD上的三点,且BO1=O1O2=O2O3=O3D,连接AO1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EO3并延长交AD于点F,则AF:DF等于(   )

(A) 19:2   (B) 9:1   (C)8:1  (D) 7:1 

9、一个钢筋三角架三 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和50cm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0、某公司在布置联欢会会场时,需要将直角三角形彩纸裁成长度不等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30cm,BC=40cm.依此裁下宽度为1cm的纸条,若使裁得的纸条的长都不小于5cm,则能裁得的纸条的张数  ------------------------------(   )

(A) 24  (B) 25 (C) 26 (D) 27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若2:= :8,则   

12、如果线段,且的比例中项为,那么线段    

13、下列命题: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为      

14、设,则k的值为      

15、梯形的上底长为,下底为,高为,延长两腰后与下底所成的三角形的高为; 

16、在△ABC中,已知∠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CF的交点,则∠BHC=        。

17、如图,ΔABC与ΔADB中,∠ABC=∠ADB=90°,AC=5cm,AB=4cm,如果图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则AD的长=            。

18、如图,AD是△ABC斜边BC上的中线,,BE交AD于点G,则   

19、如图,BD是等腰△ABC底角平分线,若底角∠ABC=72°,腰AB长4㎝,则底BC长为

    cm.

20、如图,四边形ADEF为菱形,且AB =,BC =,AC =,那么BE =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三.解答题(共70分)

21.如图,ABCDADBC相交于点O,若OA = 2,OD = 4,AB = 3.

试求:(1)的值;(2)CD的长度.

22、(10分)如图:已知∠ACD=∠,求证:·    

                             

   

23、(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900,AD∥BC。(1)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ABD∽△DCB,并证明你补充的条件符合要求;(2)如果AD=6,BD= 4,求BC的长。



24、(10分)已知,如图,CD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DE⊥AB交BC于F,交AC的延长线于E,

求证:(1)△ADE∽△FDB; (2)CD2=DE·DF。

25、(10分)在一次测量旗杆高度的活动中,某小组使用的方案如下:AB表示某同学从眼睛到脚底的距离,CD表示一根标杆,EF表示旗杆,AB、CD、EF都垂直于地面。若AB=1.6m,CD=2m,人与标杆之间的距离BD=1m,标杆与旗杆之间的距离DF=30m,求旗杆EF的高度。

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装………………………………订………………………………线………………………………………………
26、(10分)如图,在△ABC中,∠C=90°,P为AB上一点,且点P不与点A重合,过P作PE⊥AB交AC边于点E,点E不与点C重合,若AB=10,AC=8,设AP的长为x,四边形PECB周长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7、(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CD上一动点(与C、D不重合).使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P点重合,并且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直角边与正方形的某一边所在直线交于点E。

(1)观察操作猜想哪一个三角形也△BPC相似.请证明你的猜想.

(2)当点P位于CD的中点时,你得到的三角形与△BPC的周长比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