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4-5-11 0:16:17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评定____________

一、看准了再选(每题3分共30分)

1.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直线y=ax+b(a<0,b>0)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图1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有(  )

A.145人    B.147人     C.149人    D.151人

4.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 数为(  )

 A.80°   B.100°   C.60°  D.45°

5.一辆汽车由地匀速驶往相距300千米的地,汽车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那么汽车距离B地的路程(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  )


6.已知函数y=x2-2x-2的图象如图3所示, 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可求得使y≥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1≤x≤3  B.-3≤x≤1   C.x≥-3          D.x≤-1或x≥3

7.学校把八年级900人的体重情况调查制成扇形统计图,发现体重在45~55千克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126度,则体重在45~55千克范围内的学生有( )人.

 A.315    B.310    C.280    D.270

8.如图4,已知等边△AEB和等边△BDC在线段AC同侧,则下面错误的是(  ).

A.△ABD≌△EBC  B.△NBC≌△MBD  C.DM=DC  D.∠ABD=∠EBC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y=x+3与两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O坐标原点,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点P(不与点A、B、O重合)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全等,且这个以点P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个数为(  ).

    (A)9个  (B)7个  (C)5个  (D)3个

10.如图5.2(),在直角梯形,动点点出发,由沿边运动,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关于的函数的图象如图5.2(),则的面积为(  )

A.10         B.16         C.18         D.32

二、想好了再填(每题3分共30分)

1.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l , 0 ) ,且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

2.在△ABC中,∠C=90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      cm。

3若直线y=kx+b平行直线y=3x+4,且过点(1,-2),则将y=kx+b向下平移3个单位的直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数据:25,22,21,25,19,26,22,28,24,27,25,26,26,27,29,28,36,24,25,30.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取组距为3,那么应分成________ 组,分别是__________.

5. .某市出租车公司规定:出租车收费与行驶路程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姥姥乘出租车去小明家花去了元,那么小明姥姥乘车路程有__________千米.


6.如图,在中,,若不添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则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7.如图7是一次函数y1 = ax + b, y2 = kx + c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同时满足y1≥0,

y2≥0时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解教学情况,某校抽取了部分初三年级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将所得分数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数取整数,满分120分),如图8所示,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组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是5:16:13:9:7,第一小组的频数为10.

图8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第一小组的频率为_________;⑵在这个问题中,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_____;

⑶若分数在81分以上(含81分)为合格,试估计该校初三学生数学成绩的合格率是_____

三.理解了再写(共40分)

1.如图,在△ABC和△DEF中,B、E、C、F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四个条件,请你从中选三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加以证明.

①   AB=DE,②AC = DF,③∠ABC=∠DEF,④BE=CF.

已知:

求证:

证明:

2.请你根据图中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问题:

(1)分别写出L1L2中变量yx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求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它满足图象中的条件。

3.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t(0C)随着所处的深度h(千米)的变化而变化, t与h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一次函数关系

(1)根据下表,求t(0C)与 h(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岩层温度达到7700C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多少千米?

温t(0C)

···

90

110

300

 ···

深度h(千米)

···

2

 4

8

 ···

4. 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是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

(1)求证:AE=CD;(2)若AC=12cm,求BD的长.

5.有两段长度相等的河渠挖掘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进行挖掘.图中是反映所挖河渠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时)之间关系的部分图象.请解答下列问题:

(1)乙队开挖到30米时,用了_____小时.开挖6小时时, 

甲队比乙队多挖了______米;

(2)请你求出:

 ①甲队在0≤x≤6的时段内,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乙队在2≤x≤6的时段内,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③开挖几小时后,甲队所挖掘河渠的长度开始超过乙队?

(3)如果甲队施工速度不变,乙队在开挖6小时后,施工速度增加到12米/时,结果两队同时完成了任务.问甲队从开挖到完工所挖河渠的长度为多少米?

6.图(1)是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对三种蔬菜的喜欢人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答下列问题:

(1)九年级(一)班总人数为     人;

(2)哪种蔬菜的喜欢人数频率最高?并求出该频率;

(3)请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补全图(2)中的扇形统计图;

(4)根据上述统计的结果,请你为食堂的进货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7.商店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定价20元,茶杯每只定价5元。该店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1)买一只茶壶赠送一只茶杯;(2)按总价的92%付款。某顾客需购茶壶4只,茶杯若干只(不少于4只),若购买茶杯数为x(只)付款数为y(元),试分别建立两种优惠办法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讨论该顾客买同样多的茶杯时,两种办法哪一种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