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一、 择题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y=-2x2 B、y= C、y=-x+3
D、y=2x
2、在函数y=x0+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 x>0 C、 x=0 D、x≠0
3、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行人最少且为90人;
B、步行人数为50人;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4、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1)和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不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条直角边及其对角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6、如下图所示,已知AC⊥BC,AD平分∠BAC,DE⊥AB,那么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ADE=∠ADC B、∠BAC=∠BDE C、DC=DE D、∠ADE=∠BDE
7、如上中图,已知AB=AC,要使△ABD≌△ACE,只需补充条件( )
A、∠BOE=∠COD B、∠DOE=∠BOC C、BO=CO D、BO⊥CO
8、如上右图,AD平分∠BAC,AB=AC,连结BD、CD并延长交AC、AB于点E、F,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A、2 B、3 C、3 D、4
9、如7题图,已知AB=AC,AE=AD,则①△ABD≌△ACE,②△BOE≌△COD,③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 )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只有一个正确; D、只有一个不正确
10、如图,有一池塘,要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
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至E,使CE=AC,连结BC并延长至D,使CD=BC,连结DE,根据△ABC≌△EDC可知,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这里△ABC≌△EDC的依据是( A )
A.SAS B.ASA C.AAS D.SSS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1、已知: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已知:函数为正比例函数,则k=
3、如图,已知:CD=BD,要得到△ADC≌△ADB,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_______ .
4、把直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
5、如图,若△ABC≌△ADE,∠EAC=35°,则∠BAE= ________
|


6、如图,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若CD=2,AB=8,则△ABD的面积是
7、已知:一次函数y=(k-1)x+k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取值范围_______
8、若一次函数y=-x+m²与y=4x-1的图象交于x轴,则m的值为 ___
9、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以随身携带一定重量的行李,如果 超过规定,则需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元)是行李重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图象如图,则旅客最多可以免费携带 千克行李。
10、已知:如图,△ABC中,∠B=∠C=50°,BD=CF,BE=CD,则∠EDF= 度.
11、小明家上月的开支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教育上的支出是150元,则食物上的支出是 元。
12、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30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示计算,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次的频率是 。
三、解答题
1、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y=kx+b的图象,
⑴ 根据图象,求k、b的值;(4分)
⑵ 在图中画出函数y=–2x+2的图象;(4分)
⑶ 求x的取值范围,使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2x+2的函数值。(5分)
2、 如图,AB∥CD,AE=CF,AB=CD。
求证:DE=BF. (8分)
3、 如图,AB=CD,AD=BC,EF经过AC的中点O,分别交AB、CD于E、F。 求证:OE=OF.(10分)
4、 如图:矩形ABCD的长为2,宽为1,现有一动点P(不与A
重合)由A→D→C→B运动,使△ABP的面积为y,P点运
动的路程为x,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图象。(8分)
5、 2003年我国内地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图是该年5月1日至5月14日的内地新增确诊病例数据走势图(数据来源:卫生部每日疫情通报),从图中可知道:
⑴5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 _____ 人;(3分)
⑵在5月9日至5月11日的三天中,共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 ______人;(3分)
⑶从右图可看出,5月上半月新增确诊病例总体呈 趋势。(3分)
6、⑴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这时可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得到AN=BM (4分)
⑵如果去掉“点C为线段AB上一点”的条件,而是让△CBN绕点C旋转成图2的情形,还有“AN=BM”的结论吗?如果有,请给予证明. (5分)
⑶如图3,仍保留原题的所有条件,并设AN、BM交于点F,连接CF,请用刻度尺度量BF、CF、NF的大小,不难发现:BF=CF+NF,为什么?请给予证明. (5分)
试卷答案
(2005.11)
一、 择题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C )
A、y=-2x2 B、y= C、y=-x+3
D、y=2x
2、在函数y=x0+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B
)
A、x≥0 B、 x>0 C、 x=0 D、x≠0
3、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步行人最少且为90人
B、步行人数为50人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4、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1)和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D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不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D )
A、一条直角边及其对角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6、如下图所示,已知AC⊥BC,AD平分∠BAC,DE⊥AB,那么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D )
A、∠ADE=∠ADC B、∠BAC=∠BDE C、DC=DE D、∠ADE=∠BDE
7、如上中图,已知AB=AC,要使△ABD≌△ACE,只需补充条件( C )
A、∠BOE=∠COD B、∠DOE=∠BOC C、BO=CO D、BO⊥CO
8、如上右图,AD平分∠BAC,AB=AC,连结BD、CD并延长交AC、AB于点E、F,则图中有( D )对全等三角形。
A、2 B、3 C、3 D、4
9、如7题图,已知AB=AC,AE=AD,则①△ABD≌△ACE,②△BOE≌△COD,③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A)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只有一个正确; D、只有一个不正确
10、如图,有一池塘,要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
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至E,使CE=AC,连结BC并延长至D,使CD=BC,连结DE,根据△ABC≌△EDC可知,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这里△ABC≌△EDC的依据是( A )
A.SAS B.ASA C.AAS D.SSS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1、已知: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1且x≠2
2、已知:函数为正比例函数,则k=
1
3、如图,已知:CD=BD,要得到△ADC≌△ADB,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AB=AC(只要对就行)
4、把直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
5、如图,若△ABC≌△ADE,∠EAC=35°,则∠BAE= 110°
|


6、如图,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若CD=2,AB=8,则△ABD的面积是 8
7、已知:一次函数y=(k-1)x+k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取值范围 0<k<1
8、若一次函数y=-x+m²与y=4x-1的图象交于x轴,则m的值为 ± 0.5
9、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以随身携带一定重量的行李,如果 超过规定,则需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元)是行李重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图象如图,则旅客最多可以免费携带 30 千克行李。
10、已知:如图,△ABC中,∠B=∠C=50°,BD=CF,BE=CD,则∠EDF= 50 度.
11、小明家上月的开支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教育上的支出是150元,则食物上的支出是 225 元。
12、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30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示计算,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次的频率是 0.4 。
三、解答题
6、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y=kx+b的图象,
⑴ 根据图象,求k、b的值;(4分)
⑵ 在图中画出函数y=–2x+2的图象;(4分)
|
解:(1)∵函数过点(-1,0)和(0,2),代入y=kx+b得
得
∴y=2x+2
(2)见图
(3)要使y=2x+2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2x+2的函数值,就是前一个函数的图象在后一个函数的上方,
∴x>0
7、 如图,AB∥CD,AE=CF,AB=CD。 求证:DE=BF (8分)
证明:∵AB∥CD
∴∠A=∠C
∵AE=CF
∴AF=CE
∵AB=CD
∴△ABF≌△CDE
∴DE=BF
8、 如图,AB=CD,AD=BC,EF经过AC的中点O,分别交AB、CD于E、F。 求证:OE=OF (10分)
证明:∵AB=CD,AD=CB,AC=CA
∴△ABC≌△CDA
∴∠OAE=∠OCF
∵∠AOE=∠COF,O为AC中点
∴AO=CO
∴△AOE≌△COF
∴OE=OF
如图:矩形ABCD的长为2,宽为1,现有一动点P(不与A
重合)由A→D→C→B运动,使△ABP的面积为y,P点运
动的路程为x,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图象。(8分)
解:
函数为
图象略
9、 2003年我国内地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图是该年5月1日至5月14日的内地新增确诊病例数据走势图(数据来源:卫生部每日疫情通报),从图中可知道:
⑴5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 138 人;(3分)
⑵在5月9日至5月11日的三天中,共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
262 人;(3分)
⑶从右图可看出,5月上半月新增确诊病例总体呈 下降 趋势。(3分)
6、⑴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这时可以证明 △ACM ≌ △MCB ,得到AN=BM (4分)
⑵如果去掉“点C为线段AB上一点”的条件,而是让△CBN绕点C旋转成图2的情形,还有“AN=BM”的结论吗?如果有,请给予证明. (5分)
⑶如图3,仍保留原题的所有条件,并设AN、BM交于点F,连接CF,请用刻度尺度量BF、CF、NF的大小,不难发现:BF=CF+NF,为什么?请给予证明. (5分)
|



(2)成立。方法同(1)略
(3)在BF上取一点E,使得BE=NF,
由(1)知∠CNF=∠CBE,由CB=CN得
△ CBE≌△CNF,∴CF=CE,∠BCE=∠NCF,
∴∠ECF=60°即△CEF为等边三角形
∴CF=EF,∴BF=CF+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