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测试卷

2014-5-11 0:16:18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10*3=30)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则它的周长为(   )

(A)17  (B)22  (C)17或22  (D)13

    2、 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   )

       A  1 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3、 以下列三个数为边长的三角形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1, 1 ,2   B  5, 8 10   C 6 ,7 ,8  D 3 ,4 ,5 

4、 已知ΔABC的三边分别是3cm, 4cm, 5cm,则ΔABC的面积是  (   )

A  6c㎡,   B 7.5c㎡   C 10c㎡    D  12c㎡

5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必在三角形的    (  )

A  中线上  B 角平分线上   C 高线上  D 不能确定

6、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  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为40º,则它的底角为(   )

(A)100º  (B)40º  (C)70º  (D)70º或40º

8、下列能断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30º、∠B=60º    (B)∠A=50º、∠B=80º

(C)AB=AC=2,BC=4    (D)AB=3、BC=7,周长为13              

9、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且有一内角为60º,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为(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10、如图∠BCA=90,CD⊥AB,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    )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10*3=30)

1、一个等腰三角形底上的高、________和顶角的________互相重合。

2、在Rt△ABC中,∠C=90度,∠B=25度,则∠A=______度.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______.

4、已知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则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cm

5、Rt△ABC的斜边AB的长为10cm,则AB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

6、在Rt△ABC中,∠C=90º,∠A=30º,BC=2cm,则AB=_____cm。

7、等边三角形两条高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________度

8、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差为24度,则较大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

9、如图,在△ABC中,AB=AC,∠BAC与∠ACB的平分线AF、CE相交于点D,且∠B=70º,则∠ADE的度数为_________

10、如图,在Rt中,CD是AB边上的高,若AC=4,

BC=3 ,则CD=    

 


 

 
三、作图题(2*4=8)

1  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做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a,BC边上的高为h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和证明)

└─────┘a

└──────┘h

3、如图,已知在△ABC中,∠A=75º,                   

∠B=35º,∠C=70º,请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

三角形吗。(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四、解答题(4*8=32)

1、 受台风“云娜”影响,一千年古樟在离地面6米处断裂,大树顶部落在离大树底部8米处,损失惨重,问大树折断之前有多高?   

2、 如图,一块草坪的形状为四边形ABCD,其中∠B=90º,AB=3㎝,BC=4㎝,CD=12㎝,AD=13㎝,求这块草坪的面积。

3、如图,ADBC中,∠A=∠B=90度,E是AB上一点,且AE=BC,∠1=∠2

(1)    Rt△ADE与Rt△BE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    △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ABC中, P是的BC边上一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点Q,交CA的延长线于点R,若AQ=AR,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想一想(附加10分,不记入总分)

 在ΔABC中,AB=AC

 1(1),如图1,如果∠BAD=3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__________

       (2),如图2,如果∠BAD=4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__________

       (3),思考: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与∠EDC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3,如果AD不是BC上的高,AD=AE,是否仍有上述关系?如有,请你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1)         (2)            (3)

第三章自我测评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几何体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

A.正方体   B.三棱柱   C.长方体    D.圆柱

2.一个直棱柱有12个顶点,那么它的面的个数是(  )

 A.10个    B.9个    C.8个     D.7个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四棱柱是四面体     B.直棱柱的侧棱长度不一定相等

C.直五棱柱有5个侧面    D.正方体是直四棱柱,长方体不是直四棱柱

4.下列各图中,不是直四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5.一天,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一个礼物,小明打开包装后画出它的主视图与

俯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小明画的视图,请你猜礼物是(  )

A.钢笔  B.生日蛋糕  C.光盘  D.一套衣服

6.下列各图中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7.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8.如图一枚骰子抛掷三次,得三种不同的结果,

则写有“?”一面上的点数是(  )

(第8题)

 
 A.1   B.2   C.3   D.6

8.下列各图中,不可能折成无盖的长方体的是(  )

  

10.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各小方格内的数字表示

叠在该层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第10题)

 


11.下列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

三视图,这些相同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11题)

 
 

12.由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

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

体的搭法不能是(  )

(第12题)

 


二、填空题(每格3分,共33分)  

13.直六棱柱的其中一条侧棱长为5cm,那么它的所有侧棱

长度之和为   cm.

14.如图,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它是由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组成的.

1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的四个正方形

内标有数字1,2,3和-3.要在其余正方形内分别填

上-1,-2,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形后,相对面上的两

(第15题)

 
数互为相反数,则A处应填    

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半径相同的圆,则这个几何体是     . 

17.如图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现将它折叠成立方体,则左侧面上标有的

数字是    

文本框: H文本框: X文本框: H

(第19题)

 


18.一个正方体各面上写有A、E、H、W、X、Y中的一个字母,从三个不同的方向

看所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与X相对的面上所写的字母是     

19.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cm3

 20.如图,由几个小立方块叠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

小立方体的个数,根据主视图所提供的信息,   

俯视图

 

俯视图

 

(第20题)

 

(第21题)

 

三、计算、简答题

21.画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9分)

22.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和有关的尺寸如图所示,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按1:2的比例画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2分)

          

23.如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cm,4cm,4cm,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

表面从点A爬到点B,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10分)


第四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2,3,4,x,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则x=(  )

A 4      B 5     C 6       D 7

2、A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  )度

A 41       B 42      C 45.5        D 46

3、10名初中毕业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如下:

25,26,26,27,26,30,29,26,28,29。这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30       B 26.5         C 26        D 25

4、上题这组体育成绩的众数是(  )

A 25        B 26        C 27        D 29

5、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500名女生中抽出50名进行检测,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00名女生是总体   B 500名女生是个体 

C 50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50是样本容量

6、甲、乙两人射靶,他们命中环数的平均数相等,但方差不同,S2=2.5,S2=1.8,则射击较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甲乙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

7、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  ) 

A x      B 2x       C 2x+5      D10x+25

8、已知某5个数的和是a,另6个数的和是b,则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每题4分,共28分)

9、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40.8,19.3,20.8,25,16,30。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

10、某食品店购进2000箱苹果,从中抽取10箱,称得重量分别为(单位:千克)

16,16.5,14.5,13.5,15,16.5,15.5,14,14,14.5。若每千克苹果售价为2.8元,则利用样本平均数值估计这批苹果的销售额是      元。

11、已知一个样本:1,2,3,4,5,那么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12、已知n个数据的和为128,他的平均数为16,则n=       

13、某校举行演讲比赛,六名评委对某位选手打分如下:77,82,78,99,85,68。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分。

14、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580,650,880,900,1200,650,730,810

问:(1)公司所有员工的平均工资是      

    (2)所有员工工资的中位数是       

    (3)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是       

    (4)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或是众数描述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答    

15、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若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2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三、解答题:(6/+6/+6/+6/+8/+8/

16、某超市招聘收银员一名,对三名申请人进行了三次素质测试,下面是三名后选人的素质测试成绩:

素质测试

测试成绩

小李

小张

小赵

计算机

70

90

65

语言

50

75

55

商品知识

80

35

80

公司根据实际需要,对计算机、语言、商品知识三项测试成绩分别赋予权:4,3,2,这三人中谁将被录用?

17、八年级一班有学生46人,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58米。小明身高为1.59米,但小明说他的身高在全班是中等偏下的,班上有25个同学比他高,20个同学比他矮,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

18、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总评成绩是多少?这样总评成绩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19、请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校八年级学生的零用钱的用途。(只需写出步骤)

20、某校拟派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对甲、乙两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米)如下:

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

乙:1.60 1.73 1.72 1.61 1.62 1.71 1.70 1.75

(1)    要评价这2位运动员的平均水平,你选择什么统计量?求出这个统计量。

(2)    请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这两个方差的大小反映了什么?

(3)    经预测,跳高1.65米就很肯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取跳高比赛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比赛?若预测跳高1.70米方获得冠军呢?

21、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本不变,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景点

A

B

C

D

E

原价(元)

10

10

15

20

25

现价(元)

5

5

15

25

30

平均日人数(千人)

1

1

2

3

2

(1)    该风景区称调整前后5个景点门票的平均收费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

(2)    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整前,实际上是增加了9.4%,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

(3)    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