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12月份月考数学试题

2014-5-11 0:16:18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 ●●●●●●●●
●●●●●●●● ●●●●●●●●
●●●●●●●● 班级 姓名 学号 ●●●●●●●●
●●●●●●●● ●●●●●●●●

文本框: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八年级12月份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①三角形,②线段,③正方形,④直角.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A 65°,65°         B 50°,80°

    C 65°,65°或50°,80°  D 50°,50°

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 )

   A  9cm   B  12cm  C  12cm或15cm  D   15cm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  C、顶角的平分线  D、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5、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在△ABC和△DEF中,①AB=DE, ②BC=EF, ③AC=DF, ④∠A=∠D, ⑤∠B=∠E ,⑥∠C=∠F,不能保证△ABC≌△DEF的一组是      (   )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⑤  (C) ① ③ ⑤  (D) ② ⑤ ⑥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C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点(4,5)关于x=1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4,5)   B.(4,-5)   C.(-2,5)  D.(5,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分别写出成轴对称的1个汉字、1个阿拉伯数字和1个英文大写字母______     

2、在电脑中用英文写的英文,其中一句倒排 :

则正确的英文为____________.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则该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4、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12o,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

 5、关于直线EF对称的两个图形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全等.

 6、小丽在镜子里看到对面墙上电子钟示数为 ,则此时实际时刻为_________.

7、已知P1,P2关于y轴对称,P2(-2,3),则P1的坐标为________.

8、如图1,AB=AC,∠A=40o,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_______。

9、如图2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则底角∠B=_______.

 

10、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P、Q,使AP=CQ,AQ、BP交于点O,则∠QOB=________.

11、如图4,两平面镜A、B之间的夹角为110°,光线经平面镜A反射到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 =∠2,则∠1=_____ 。

      

2

 

3

 

4

 
    

12、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24cm和15cm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

三、解答题

1、作图题:如图,求作一点P,使P到AB、AC的距离相等,且使PM=PN。(不要写出画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7分)

2、已知M是AB的中点,∠1=∠2,∠C=∠D。

 求证: △AMC≌△BMD;(7分)

 


3、已知: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

求证:AB∥DE  (7分)

4、如图,已知CD平分∠ACB,AE∥D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ACE是等腰三角形

(7分)

5、如图,△ABC中,AB=AC=12,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垂足为D,若BC=7,求△BCE的周长.(7分)

6、已知:如图△ABC中,AB=AC,∠C=30°,AB⊥AD,AD=4cm,

求BC的长.(7分)

7、如图是一座小山的俯视图,在建设桂柳高速公路的过程中,需要打一直线隧道穿过这座小山,要求测量出隧道AB的长度,求你利用所学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8分)

8.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点P可以与点A重合

但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E⊥BC,垂足为E,过E作EF⊥AC,垂足为F,过F作FQ⊥

AQ,垂足为Q,设BP=x,AQ=y.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BP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与点Q重合?(10分)